《兰卡斯特大学研究揭示英国太阳能发电土地需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7
  • 兰卡斯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为满足2050年90吉瓦(GW)的太阳能发电目标,仅需占用英国未开发太阳能场地的0.39%土地。该研究由兰卡斯特大学与NextEnergy Capital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能源进展》杂志。

    研究通过分析英国卫星图像发现,若太阳能部署延续现有屋顶与地面光伏比例(地面占比约55%),实现2030年50GW目标仅需额外0.22%土地。而达到2050年90GW峰值目标,则需0.39%未开发土地。若全部采用地面安装方式,该比例将升至0.4%至0.72%。

    研究数据集首次采用卫星图像手动数字化技术,统计显示英国现有太阳能项目占地15,580至17,364公顷。范围差异源于部分已注册项目因图像时间差未被纳入统计。此前数据显示,地面光伏占英国总土地面积约0.08%,该数据基于样本电厂发电能力与占地规模推算。

    研究主要作者霍莉·布莱兹博士指出:“准确掌握太阳能发电土地使用情况,对制定能源、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及净零排放战略规划至关重要。”数据显示,约95%的太阳能用地为农业用地,其中2/3为可耕地,1/3为改良草地。

    研究合著者阿洛娜·阿姆斯特朗教授强调:“随着净零目标推进,英国太阳能发电用地将持续增长。平衡能源开发与粮食生产、生态保护的关系,将是未来土地利用的核心挑战。”她同时指出,光伏系统周边土地可通过生态修复创造野生动物栖息地,甚至支持牲畜放牧。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3442.html
相关报告
  • 《美国最大太阳能发电项目威胁生态惹众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27
    • 日前,美国本土最大太阳能发电项目获批开建。但这个被赋予了“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带领美国走出疫情影响”使命的项目,却因为存在威胁生态环境的隐忧而招致了大量“差评”。业内指出,一直以来,美国的太阳能、风能发电项目时常因破坏生态环境遭环保界诟病,加上当前美疫情严重,这个争议颇大的太阳能项目能否按期投产也由此打上了问号。 开工在即的明星项目 5月中旬,美国内政部对内华达州双子座太阳能和电池存储项目(Geminisolarandbatterystorageproject)签发了批准文件,这个耗资10亿美元、预计装机69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将在一个月内开工建设。 据美联社报道,这将是美国迄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同时有望成为全球第8大太阳能发电站。根据美内政部签署的批准文件,项目将在拉斯维加斯东北部的沙漠中展开,将覆盖7000多英亩联邦土地,全部投产后可为26万户家庭供电,且每年能抵消约8.3万辆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据了解,双子座项目是内华达州最大公用事业公司NVEnergy综合资源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是“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子公司。《华尔街日报》消息称,澳大利亚私募股权公司QuinbrookInfrastructurePartners和美国加州开发商AreviaPower的合资公司已于去年底与NVEnergy围绕双子座项目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购电协议。 项目首阶段装机440兆瓦,预计2021年完成;第二阶段装机250兆瓦,预计2022年完成,届时不仅将满足内华达州的用电需求,还将向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输送电力。鉴于该项目还配备了380兆瓦/1400兆瓦时的电池存储系统,在太阳下山或阴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电力传输。 美内政部部长DavidBernhardt表示,双子座项目将创造约2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并带来7.125亿美元的经济效应,每年将为美财政部带来超过300万美元的收入。 威胁生态广招差评 然而,由于双子座项目将在荒漠地区修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环保组织和生态维护者的强烈反对。多年来,诸多美环保组织努力游说内政部下属土地管理局寻找其它地方建设这个项目,但随着批准文件下发,这一努力最终落空。眼下,该项目已经在内华达州掀起了新一轮舆论争议。 美环保组织“盆地和荒原看护”(BasinandRangeWatch)指出,太阳能项目本身具备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但如果在错误的位置进行投建,则将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该组织负责人KevinEmmerich表示:“我们一直就主张使用那些被‘惊扰’过的土地,因为这些土地已经进行了动植物‘搬离’。” 另一个环保组织“西部分水岭”(WesternWatershedsProject)的生物学家LauraCunningham则强调,该项目投建地区的稀有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都将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沙漠龟的灭绝。 美内政部承认该项目将对沙漠龟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但DavidBernhardt表示:“总的来说,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储能相关的收益超过了对沙漠龟的影响,包括在鼎盛时期创造多达900个建筑工作岗位,并为当地社区增加1100个工作岗位。” 事实上,美国生态圈一直对清洁发电设施“侵害”生态系统颇有微词,认为太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将导致生态失调,从而失去物种多样性。根据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太阳能开发似乎正在成为破坏美自然生态系统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利用未垦荒的沙漠土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来投建太阳能发电设施,而不是建设在受影响较小且已经被开发过的土地上。 推迟投产不可避免 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指出,双子座项目因为配备了储能系统,使得其成为美国独一无二的太阳能项目,装机总量不低且可以持续为电网供电,这是太阳能行业的新兴趋势,但新冠肺炎疫情和环保争议颇大的现状,可能会推迟该项目的完工时间表。 彭博社日前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美国至少13个太阳能项目被取消,总装机2.5吉瓦。经济缩水使得开发商筹措资金变得十分困难,并且限制了对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需求,这使得美国太阳能电站的盈利前景变得暗淡,当前位于加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等重灾区的大批太阳能项目仍处于停工状态。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日前下调了今年美国太阳能和风能增长预期,并表示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会在“未来几个月”影响新项目建设。美联社指出,这意味着按计划6月中旬前启动建设工作的双子座项目,恐怕将面临“一段时间”的延期,环保组织和生物学家们不出意外将利用这段“缓冲期”继续为暂停该项目奔走。 根据EIA的数据,今年美国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新增装机,预计将较疫情前预期下滑10%,至12.6吉瓦。
  • 《IEA: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太阳能发电或将加冕为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29
    •  CNN 10月13日伦敦报道,未来十年里,全球电能80%的增长或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将成为行业翘楚。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在大多数国家,太阳能发电成本一贯低于燃煤发电或天然气发电。   国际能源署总部位于巴黎,他们表示,由于目前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加之各项利好政策,投资成本不断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已经成为史上成本最低的供电来源之一。   光伏发电系统以电池板的形式,在每家每户与各大企业安装运行,也可以在各个太阳能公园进行部署。   国际能源署称,新冠疫情过后,未来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三种趋势。化石燃料前景将会岌岌可危,可再生能源发电则将由“前景光明”发展为“一飞冲天”,而太阳能发电将会首屈一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是一个国际政府间组织。该机构表示,去年,大规模太阳能光伏设施全球平均发电成本,已从2010年的约38美分/千瓦时(约合人民币2.5元),降低至6.8美分/千瓦时(约合人民币0.5元)。   国际能源署执行理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声明中表示:“我认为,太阳能将在世界电力市场中加冕为王。根据现行政策判断,2022年后,太阳能每年的并网功率都将创下新纪录。”   国际能源署提出第一种趋势:2023年初之前,新冠疫情将得到控制,全球能源需求将恢复疫情前水平,而光伏发电系统数量将会激增,在2030年前,太阳能发电总量将年均增长12%。同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据全球新增发电量的80%左右,到2025年将取代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   可以预计,电能将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比越来越大。   国际能源署提出的第二种趋势:即使疫情持续蔓延,破坏经济,太阳能发电也会继续保持较低成本。   第三种趋势,即IEA所认为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太阳能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为达成《巴黎气候协定》预期目标,清洁能源政策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投资数额也会激增。201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和风力发电量共占发电总量的8%,而到了2030年,占比将接近30%。   比罗尔表示:“如果各国政府与投资机构对清洁能源项目加大投入,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发展会更加兴旺,也将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呼声越来越高涨,人们认为应该利用这次疫情的契机,加速化石燃料转型,以应对气候危机。于是,部分国家政府已将环保措施纳入新冠疫情复苏规划的一部分。   包括英国石油公司与荷兰皇家壳牌在内的数家石油企业已经公布了其低碳能源转型计划,这也标志着疫情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了根本性转变。   煤炭即将谢幕   太阳能之星冉冉升起,而煤炭,这一过去几十年里全球能源系统的中流砥柱,正在走向消亡。   国际能源署报告中显示,由于疫情造成了“全球煤炭需求结构性崩溃”,于是经济活动衰退、电力需求下降。报告中还预测,2025年以前,煤炭发电总量将减少275千兆瓦。   即使明年全球经济能够从疫情中恢复,到了2030年,全球煤炭发电总量也将从37%降低至28%。   太阳能成本下降必然促使煤炭需求衰减。今年6月,国际能源署指出,明年即将投入使用的太阳能项目,平均价格或将为3.9美分/千瓦时,比2019年下降42%,不到燃煤电厂成本的80%。   相较而言,石油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疫情封锁期间,工厂停工、航班停飞、汽车停开,于是石油需求急剧下降。虽然后期有所回升,但部分分析师还是认为,疫情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发生了永久性转变,石油需求总量或许再也无法回到2019年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十年里,石油需求总量将不再增长,但如果政策没有重大改变,石油需求总量并不会骤减。比罗尔表示:“从当前各国政策中可以看出,一旦全球经济复苏,石油需求总量就将回到疫情前水平。”    国际能源署报告预测,今年能源需求将下降5%,同时,碳排放量预计将下降7%,能源投资将减少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