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政府重振美国核工业》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08-17
  • 2017年8月15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核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马克·希布斯(Mark Hibbs)的一篇文章称,美国政府应该与该国核工业进行“结构性对话”,以恢复和发展核电行业。

    “5个月前宣布的西屋即将破产,可能对美国的出口以及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核设施的经济可行性、安全性和安全性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Hibbs说。

    然而,他指出,中国和俄罗斯的核工业“似乎对西方企业所困扰的问题免疫,并准备利用这些问题”。这两个国家都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世界各地输出其核电技术。

    他说:“核电站出口商及其政府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府应该对中国和俄罗斯雄心勃勃的进军未来核电市场的雄心壮志,有四个基本原因。”

    首先,他指出,计划在海外建设核反应堆的中国和俄罗斯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这使它们处于竞争优势。“美国核工业是一个战略性行业,但西屋电气和通用电气是私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他表示。然而,他建议联邦政府对西屋的救助“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他建议,“华盛顿的两极分化的政治文化将会阻止其他建设性的部分解决方案,比如征收碳税,这将使核能比其他能源更具竞争力。”

    Hibbs表示,中国和俄罗斯也有“战略贸易渗透”。北京和莫斯科都与潜在的客户国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其他双边协议。这些将为他们提供“在未来几十年里,在技术、能源和外交政策方面的战略决策”。

    中国和俄罗斯政府也致力于核能技术,文章还在继续。“进口核电站的国家承诺在100年的项目生命周期中管理这项技术。”他们将不太倾向于从那些没有信心的合作伙伴那里购买转向关键的商品,因为他们将使用核能超过一、二十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和俄罗斯在国内建造了几十个反应堆,西方的主要供应商几乎停止了建造新的反应堆。”Hibbs表示:“西方企业长期丧失的国内专业知识和政治支持,将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在未来几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设施安全都受到威胁。”

    他还警告说,“面对未来向新来者和拥有核技术的国家转变,美国可能会失去其在国际核治理方面的领导地位”。

    Hibbs表示,西方核电公司希望它们的中国和俄罗斯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然而,他们不希望“牺牲与中国和俄罗斯工业合作带来的真正利益,以市场准入和机会来利用非西方公司真正的较低的因素成本”。

    他说,特朗普政府应该与美国核工业讨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加强美国的核出口,并鼓励一个水平的国际竞争领域,以出口核设备、材料和技术,特别是向风险承受目的地”。

    “这可能导致白宫更好地利用美国进出口银行,并建立官僚体系,以支持联邦政府在核贸易方面采取更协调和战略性的观点。”

    评论这篇题为《美国核工业有前途》的文章吗?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核能研究所(Nuclear Energy Institute)的供应商项目主管泰德•琼斯(Ted Jones)表示:“美国核工业不仅在与外国公司竞争,而且还在与本国政府竞争——这些国家政府寻求核能供应商的独特战略利益。”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在美国的核出口和数以万计的美国就业岗位上,美国面临的风险要远远超过数十亿美元。

相关报告
  • 《法国加快重振核电步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03
    • 近日,法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为本土核电产业提供超过1亿欧元拨款,不仅用于培育本土民用核能项目,还将投入核电领域用工培训,保障核能工业人才供应。这一拨款是今年上半年法国通过《加速核能发展法案》后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半年来,作为欧洲最大核电产出国,法国正通过各项措施为核电工业发展扫清障碍,重振本土核电工业。 ■ 发力解决人力短缺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电力公司统计显示,未来10年,法国核电工业需要至少新增10万个工作岗位,而当前该领域总就业人数为22万人,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当前,法国核电工业人手短缺最为严重的岗位种类高达20种,包括自动化工程师、锅炉制造商、维修技术人员、焊工等。 作为法国最大核电运营商,法国电力公司工业质量和核能技术副主管阿兰·特兰泽公开表示,到2030年,公司每年招聘需求将维持在1万至1.5万人之间,远高于2019年至2022年期间的招聘需求;到2030年前后,法国核电工业就业人数可超过30万人。 虽然需求高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分析认为,由于核电设施存在高温和高辐射环境,进入其中的工人需要三年左右的培训以获取专业技能,严格的入职门槛和严峻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了核电工业用工。与此同时,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欧洲多国转变了对核电的态度,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也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法国进入核电工业工作的人数有所下降,罢工事件更是时有发生。 法国核电工业的用工短缺现象已对该国核电产出造成不利影响。法国电力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让-伯纳德·利维就曾指出,高技术工人短缺让法国核电站运维困难。去年下半年,法国电力公司发布最新核电站运行数据称,受用工短缺影响,法国现存核电站停运维修出现延迟,进而导致去年法国核电产出创下近30年来最低水平。 为解决上述难题,法国政府表示,将拨款4200万欧元用于创新性核电培训项目,同时也将与诺曼底地区政府机构共同追加资金支持,用于培训当地工人。 ■ 全方位加速振兴产业 法国政府还提出,将向法国科研机构以及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本土核电技术创新。路透社报道称,法国政府计划拨款约4000万欧元用于建设重离子加速器研究机构,推动相关研究;同时,将向多家核电领域初创企业拨款超过2500万欧元,推动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以及快堆等技术发展。 事实上,自去年欧洲出现能源供应危机后,法国就加紧振兴核电的步伐。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表示,法国将大力支持核电这一低碳能源,并提出到2035年新建6座核电反应堆。 今年上半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完成重振核电的立法工作。根据这一法案,法国取消2015年设定的“到2035年核电占比不超过50%”的上限要求,并简化行政手续以促进新反应堆建设,未来核电站项目建设时间有望缩短两年。 作为欧洲最大的核电产出国,法国在重振本土核电产业同时,还在欧盟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规划时始终“力挺”核电。在近期举办的法国电力联盟年会上,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更是强调,法国不会放弃与核电相关的任何竞争优势。 ■ 低迷现状短期内难以缓解 尽管法国政府对核电的态度快速转向积极,但经过数年投资低迷后,法国核电工业要全面复苏面临诸多挑战。 据业界估算,法国新建6座核电站的成本预计在500亿欧元至600亿欧元,而法国电力公司作为最主要的核电运营商,近两年来已陷入严重亏损。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净亏损额高达179亿欧元,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此外,该公司去年还因为核电站老旧和安全问题而被迫关停了一半左右反应堆,整体负债规模超过400亿欧元。 法国电力公司的困境也影响到法国能源供应安全。2022年,法国结束了数十年电力净出口记录,成为电力净进口国。为“拯救”法国电力公司,去年底,法国政府启动该公司全面国有化计划,希望借助政府力量降低该公司融资成本。今年2月,法国政府还曾呼吁欧洲投资银行以投资低碳技术的名义为法国核电项目提供资金。 与此同时,法国在建核电站还遇到成本超支问题。法国电力公司在去年底指出,在建的弗拉芒维尔3号核电站项目已被推迟至少6个月,成本将再增加5亿欧元,至此,该核电站项目已较原计划延迟10年,成本也不断攀升。
  • 《日本首相顾问呼吁:未来10年需投资880亿美元重振芯片产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4
    •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日本政府半导体委员会的高级顾问表示,日本应在下一财政年度提供税收优惠,并在未来10年刺激10万亿日元(约880亿美元)的投资,以重振日本芯片制造业。 日本首相高级芯片顾问、东京电子公司(Tokyo Electron)前首席执行官Tetsuro Higashi说,日本政府本周批准的约70亿美元的补充支出,应该只是日本为扭转芯片产业数十年来下滑势头的开始。 12月20日,Higashi表示,“我预计,至少未来几年,日本政府会将类似规模的投资持续下去,如果没有政府的初期投资,没有私企会愿意投入资金。政府将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直到芯片行业重振。”Higashi呼吁日本政府和私营部门在未来10年为重振日本芯片业投资10万亿日元。据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表示,日本公营和私营部门将为国内半导体生产投资逾1.4万亿日元。 新冠疫情期间,芯片短缺扰乱了全球制造业,促使各国政府开始支持本国的芯片生产和供应。美国将为本国的芯片行业投入520亿美元,并吸引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在美国建造新芯片厂。中国已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其发展目标的关键支柱产业。台积电和三星已将投资额度定得非常高,将在未来几年投入数千亿美元来改善和扩大芯片产能。 多年来,日本在芯片行业投资不足,在芯片市场的份额也被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抢走。今年,日本将重振芯片行业列为国家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将国内半导体公司的年营收提高约三倍,至13万亿日元。 台积电最近宣布将投资70亿美元在日本西部建设工厂,日本政府承诺将为该工厂的建设成本提供一半的资助,这标志着日本改变了以往只依赖国内企业的做法。日本自由民主党高级成员Akira Amari早些时候说,与台积电的合作被视为未来几年提高日本芯片产能的关键。 Higashi称,对芯片制造商免除研究和开发费用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削减芯片制造商的水和公用事业成本,这类支持措施也值得考虑。 Higashi表示,日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当代芯片制造的前沿水平,这一目标将决定从自动驾驶到医疗保健等日本经济诸多方面的命运。在未来十年,他希望在日本看到2纳米和3纳米芯片的量产。 Higashi表示,“除非日本确保其芯片行业的基础,否则我们将不得不依赖其他国家来获取芯片知识产权,而其他国家将夺走芯片行业所有的附加值。各个行业都需要注意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