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本地含量要求成本》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6
  • 剑桥大学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ISI)的科学家们研究了2014年至2017年间由印度当局举行的28次太阳能拍卖会的本地含量要求(LCR)成本。

    他们表示:“利用拍卖的成本估算,我们计算了印度太阳能组件(相对于国际组件)的额外成本以及在整个项目中印度政府的成本”。

    这些拍卖会都是在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国家太阳能任务的第二阶段举行的。与该项目的第一阶段不同,第二阶段首次包括绑定LCR。两轮采购最终向开发商授予了6.5吉瓦的太阳能发电量。

    上述研究人员发现,在2014至2017年间,根据LCR采购的太阳能电池板比进口光伏组件贵14%。这导致每千瓦时的成本提高了6%左右。

    科学家们解释道:“根据LCR政策,每安装一吉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这种额外成本累计高达6900万至8800万美元。”

    他们还试图了解,在附带LCR要求的拍卖会上选择的项目的实现率是否低于在没有LCR的采购活动中选择的项目。然而,他们发现两者的实现率几乎相同,有关依赖更多印度组件的项目并没有特别的延误报告。

    研究小组表示:“就这两类招标活动(不公开拍卖和公开拍卖)而言,97%的项目已经建成,只有一小部分仍在建设当中。而今后的工作应该探究按照两种类型的拍卖建造的太阳能光伏项目的竣工时间、项目质量和‘容量因子’是否存在差异。”

    该小组还研究了LCR是否能在新专利和创新方面为印度光伏产业带来短期利益。他们发现,自2014年LCR政策出台后,由印度实体提出的新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2014年至2018年间,印度太阳能产能从0.2吉瓦增加到0.8吉瓦。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我们很难将印度太阳能光伏板生产的加速仅仅归因于LCR,但如果没有LCR,印度太阳能电池板的国内制造量大幅增长也很难解释得通。”

    他们还补充说,印度光伏组件制造商并没有利用保护主义措施来提高他们产品的价格。

    他们强调:“2014年至2017年间,印度制造的太阳能光伏板与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差距(据我们计算约为14%)保持不变。这一成本下降表明,尽管有保护措施,国内企业也能够凭借经验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成本。”

    科学家们最近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发表文章《印度太阳能拍卖会本地含量要求的短期成本》(The short-term costs of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in the Indian solar auctions)公布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相关报告
  • 《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7
    • 11月5日,经过14个月的建设,全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项目,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的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蒙西蓝海光伏电站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并网发电。 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总投资约120亿元,是国家“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点配套项目。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境内,占地约10.5万亩,面积相当于1万个标准足球场,铺设超过590万块光伏组件。 电站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跨越千里将绿电送至山东消纳,可满足200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绿色能源保障,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建设概要 在项目建设期,国电电力提出“火光打捆、联合送出、综合示范、技术引领”的顶层思路,以“突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含量,全力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为目标,从勘察、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多个环节做到生态优先、产业带动、效益多重、绿色低碳、安全稳定,形成“五新应用、五个示范、八项优化”的鲜明特点,为我国“沙戈荒”地区大型光伏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内蒙古综合能源在项目现场建设起国内首个“沙戈荒”气候区大型光伏户外实证基地,对不同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进行组合验证,形成30余种实证方案,探索最适宜“沙戈荒”地区光伏规模化开发的有效路径。 五新应用 “一体化支架+组件施工”的技术 啥叫一体化? 就是把组件和支架拼装成安装模块。 组装机器人正抬起一块光伏板送入流水线进行自动拼装 拼装好的模块如何安装? 吊车将组装好的一体化模块吊装在支架上。 展开说说? 全球首次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设计组件和支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创新设计的安装槽实现四边紧固连接,檩条以上的支架通过承插式连接方式实现拼装,形成光伏组件及支架一体化模块结构。该连接方式利用组装机器人,在场外安装形成一体化模块,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与传统组件相比,一体化结构综合成本降低0.01元/Wp;光伏组件的厚度尺寸小,能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安装效率25%,有效保障安装质量。 平单轴和H型钢桩 平单轴 建设者在紧固平单轴螺栓。 利用平单轴架设光伏组件,组件便可以如向日葵一般追逐阳光,可提高约8%的发电效率。 H型钢桩 相比混凝土预制桩,H型方钢打桩直径由400毫米降至100毫米,可承托同等面积和质量的光伏板,有效减少混凝土桩对草原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不需要引孔和焊接,可避免作业带来火灾、触电风险,且在电站安全运营25年后,约90%的钢管桩还可用作钢材回收,较传统混凝土桩的垃圾排放量减少约60%。 N型光伏组件 N型光伏组件 VS P型光伏组件 N型单晶电池极限效率高于P型,具有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弱光响应好、工作温度低等优势。相同板型下,N型组件拥有更高的功率,可节约相应成本,提高项目发电量。 蓝海光伏电站国内首次大规模使用N型组件,使用容量约250万千瓦,根据实际测算,N型双面组件相较于P型双面组件,资本金收益率高0.55%,年平均利用小时数高2.3%。N型光伏组件的应用可降低组件全寿命周期衰减,有效提高2%的发电量。 稀土合金新型接地材料 材料性能 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的风险更小,更加环保。 安装优势 安装方式为机械连接,不需要焊接。该材料埋到项目地下形成地下接地网,相比于传统材料,安装更加方便,可减少人工成本、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 与传统热镀锌扁钢接地材料对比: 使用稀土合金接地材料相较于使用热镀锌扁钢接地材料,可以节约成本约30%,且可减少或消除触电、职业病危害、环境污染、草原火灾等多种安全隐患。 智慧运维系统 蓝海光伏电站应用智慧运维系统,构建光伏能效闭环的智慧运维体系,可提高设备智慧化管理水平,采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太阳能板清洁装置,预期可实现全天候光伏组件自动清洗,减少80%以上人力,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200万元,节水量达90%以上;高标准建设运维中心一体化管控系统,提升基地电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和能力。 生态环保 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治理好草原,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综合能源为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打造“板下种植、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工业旅游”的“光伏+生态”场景,在地表原生植被较多的区域,种植紫花苜蓿及沙打旺,在地表原生植被较少的区域,种植耐旱性更好的草木樨、沙地柏和籽蒿,大范围光伏组件的覆盖起到了遮风挡雨、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提高草场涵养水分的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可以有效修复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土地,使土地伤疤得以恢复。 植被的生长为牛羊提供优良饲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板下种植的柠条(内蒙特有的抗沙植物)在推动“农光互补”的同时,还可以用于火电厂进行生物质掺烧,降低发电使用的化石燃料比例,达到降碳减污目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国家能源集团在能源布局的创新变革使曾经的“沙戈荒”变为新能源产业的宝地,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融合传统,助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 《趋势: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下降到一毛左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21
    • 近日,PVMagazine(光伏杂志)的报道,指出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太阳能发电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据国外专家预测,光伏学习曲线将导致到2030-2035年在阳光相对充足的地区,光伏发电的价格达到1至2美分。   两会期间,刘汉元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我国本应具备绝对的成本优势,但由于国外的税费、财务费用、土地租金和其他相关费用较国内更低,光伏发电较国内更具成本优势。“目前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项目约有三分之二已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到2021年将全部实现平价上网。”他说。   以下为PV Magazine原文报道:   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太阳能发电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这促使一位美国技术专家预测,光伏学习曲线将导致到2030-2035年在阳光相对充足的地区,光伏发电的价格达到1至2美分。   清洁能源投资者和技术专家拉姆兹.纳姆(Ramez Naam)推断,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项目所产生的电力价格将持续10年,并计划在年底前开始投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目前的价格走势遵循赖特定律的预测,即制造业产出每翻一番,生产成本就会固定下降25%。   纳姆研究了(除组件成本之外)的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成本,同时分别调研了印度、中国和美国的平均成本,(除组件成本之外的)这些成本占太阳能发电厂平均成本的2/3,根据赖特定律得出结论:光伏发电能力每增加一倍,太阳能电力价格就会下降30-40%。   这位技术专家表示:“太阳能价格下跌的速度比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预测的都要快。通过建模得出的数据预测可知,光伏发电的价格下跌速度将继续超出预期,最终价格将低于几乎所有人的预期。以任何标准衡量,这些价格都是疯狂的、足以改变世界的便宜。”这种价格下跌将使太阳能越过能源转型的临界点,届时新太阳能项目的建设成本将低于现有化石燃料发电设施的运营成本(边际成本),哪怕是在天然气价格极低的时代。   截止2019年底,太阳能仅占全球能源结构的2%,纳姆表示,他预计学习曲线,或者说是经验曲线,会因为赖特定律的应用而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全球至少再增加两倍的光伏发电容量,达到2.4太瓦,也就是今天全世界电力需求的8%。纳姆认为,到那个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比目前水平下降一半。   纳姆的研究指出:“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阳光充足的地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补贴光伏电价在0.01-0.02美元/千瓦时之间。”在加州,我们可能会看到每千瓦时0.025美元的无补贴太阳能。在北欧,我们可以看到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通常定价为0.04-0.05美元/千瓦时。   目前,光伏成本已经比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2014年太阳能技术路线图中的预测提前了30-40年,比纳姆在在2015年的预测提前了7-10年,当时他的预测仅使用了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美国的数据。   IEA声称,它公布的是未来太阳能应用的可能情景,而不是预测,以重申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纳姆说:“很明显,新政策在部署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同样明显的是,无论你对全球能源政策的预期如何,成本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如果你总是预期一项技术的成本是其实际成本的2-4倍,就无法真实的预测它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