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建造全过程零碳排放船舶交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3
  • 2月10日,记者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为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GREEN RIZHAO”轮日前正式命名交付。该船凭借在建造过程中的卓越环保表现,斩获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成为国内首艘实现建造全过程零碳排放的新造船舶。

    据介绍,该船总长225.00米、型宽32.26米、型深21.00米,设计航速15节。

    该船货舱密封性、干燥性良好,可充分保证纸浆货品运输质量和安全。船舶升级“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功能,增加针对新能源车的“一对一”温度监测和预警系统,可在安全高质量承运进口纸浆的同时,安全运输新能源车,助力新能源车大批量出海。

    该船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国际公约最高要求,振动噪音满足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最新生效的《绿色生态船舶规范》要求,同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远超国际海事组织第三阶段要求。

    在“GREEN RIZHAO”轮的建造过程中,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创新性引入国家能源局颁发的绿电证书,将其充分应用于项目建造全过程。通过这一举措,该项目在建造阶段成功实现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中和,最终获得碳中和评价证书。这标志着国内船舶行业首次开展并成功通过碳中和评价。这一创新举措,有望为船东和承租方带来更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助力绿色航运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4843-1.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最大规模LNG船舶建造项目首船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8-06
    • 8月5日,中国海油中长期FOB(离岸交付)资源配套LNG(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首艘大型LNG运输船在上海开建。   LNG运输船开工仪式 刘忠强 摄 据悉,新建船舶采用我国第五代17.4万方新型船,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节,预计2024年10月底建造完毕交船。该型船对船体线性进行了优化,采用世界最先进的主机系统和最新的货舱技术,可实现船舶油耗的大幅下降。新建船舶搭载多项低碳节能技术,可实现碳减排达50%,远高于国际海事组织(IMO)30%的要求,具有低温性能好,综合能耗低,舱型兼容性广,全球通用性强等优点,并获得了船级社认证的“绿色船舶”证书。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油以“云签约”方式牵头签订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计划建造12艘LNG运输船,建造金额约160亿元,是国内建造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LNG船舶建造项目。   LNG运输船开工仪式 刘忠强 摄 FOB是LNG国际贸易方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下,买方可对LNG货物进行自主运输。掌控自主运输能力,对买方意味着延伸了LNG供应链的控制范围和贸易的主动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证资源的灵活调度,在面临突发紧急情况下,可适时调整进口能源战略,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实现LNG产业链安全可靠不断链的运行。 该批建造的LNG运输船交付后,将投入到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运输业务中,通过调度优化船舶运输,实现资源组合配置,增加国际贸易灵活度,根据国内能源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能源进口策略,对打造中国海油自有的LNG运输船船队,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利器”。此次新建的LNG运输船单船最大装载量为17.4万立方米,汽化后将达1.08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供北京全市居民生活用气约16天。 开工仪式切割钢板 刘忠强 摄 自2010年起,中国海油自觉承担能源央企责任担当,进军LNG运输产业,致力促进我国LNG产业链整体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10艘国产大型LNG运输船,拥有1艘3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在建1艘1.2万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LNG一体化服务能力,已成为国内LNG运输领域领军企业之一,2021年LNG进口量占全国的43%,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商。
  • 《全球最大、我国首艘,成功交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3
    • 全球最大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 “新海鲟”交付。 9月19日,全球最大、国内首艘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15000方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交船仪式在江苏启东举行。 “新海鲟”由中交上航局投资、中交疏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包、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振华重工承建。该船总长155.7米、型宽32米、型深13.5米,设计泥舱最大舱容16808立方米,配置1550立方液化天然气双耳罐。“新海鲟”轮主机、辅发电机、锅炉均为LNG双燃料型,通过最先进的“功率控制中心”,以“一拖二”复合驱动模式满足船舶在航行、疏浚、抛泥、吹岸等各种工况下的动力需求。在燃气模式下,该轮能够减少80%的氮氧化物及20%的二氧化碳排放,消除硫氧化物及颗粒物的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 TierⅢ的排放要求,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等显著特点,船舶性能、环保指标、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海鲟”轮不仅配置了自动寻迹、疏浚控制、全船功率管理等常规耙吸式挖泥船信息化系统,还安装了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系统,将首次在国内实现典型工况条件下的“无人疏浚”功能。同时搭载综合智能管理平台,集成智能机舱、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等系统,通过全船的集成化设计、安装和控制,有效提升全船智能化管理水平,操作更便捷、施工更高效、航行更安全。 “新海鲟”轮顺利交付开启了我国LNG清洁能源在挖泥船上应用的序幕,标志着我国疏浚业在绿色、环保和节能等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