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 | 2023年全球十大最有价值和最强半导体品牌》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4-12
  • 日前,英国品牌估值咨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最新“全球半导体品牌价值20强(Brand Finance Semiconductor 20 2023)”报告,英特尔稳居全球最有价值半导体品牌的宝座,略高于台积电;而在最强品牌排名中,台积电位列第一。另外台湾省还有有两家企业进榜,分别是联发科和日月光。

    最具价值品牌:英特尔

    报告显示,虽然英特尔蝉联榜首,但品牌价值下降了10.6%,为229亿美元;

    台积电则迅速追赶,品牌价值同比增长5%来到216亿美元;

    第三名是英伟达,品牌价值169亿美元;

    SK海力士品牌价值减少2.3%至91.46亿美元,名列第四;

    高通公司排名第5,品牌价值86亿美元,也是唯一一家入围前10名的通信半导体厂商。

    近年来风头无两的ASML,则以69亿美元排名第8。

    前10名按照顺序为:英特尔、台积电、英伟达、SK海力士、高通、博通、AMD、ASML、美光、德州仪器

    根据报告,联发科的排名进步一名到第11,日月光也前进一名到第13。

    根据 Brand Finance 报告给出的排名理由,英特尔建立了一个基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除了服务器和工业市场)的部分面向消费者的品牌,而台积电实质上是一个企业对企业 (B2B) 品牌,致力于为 Apple、AMD、Nvidia 和移动设备厂商制造芯片。

    “计算能力和效率——在全球贸易、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和政治中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和重要的领域,” 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估值总监 Alex Haigh 说。“围绕半导体生产、分销和使用的明显冲突正在浮出水面,这反映了这些品牌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为了保持品牌实力和价值,芯片品牌需要保持技术优势和生产效率,同时与有意帮助某些品牌的政府建立关系。”

    增长最快品牌:博通

    博通(Broadcom)品牌价值增长 29% 至 82 亿美元,是今年排名中增长最快的品牌,这主要与对 Broadcom 网络和数据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有关。Broadcom 在为最终用户和网络运营商部署无线和有线连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对企业品牌。排名中增长第二快的品牌是ADI(Analog Devices),品牌价值增长 21% 至 19 亿美元,它也是新上榜的品牌。

    AMD 品牌今年增长了 15%,达到 69 亿美元,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品牌价值实现了非凡的增长。在 2020 年初的大流行时期之前价值 14 亿美元,该品牌现在的价值几乎是三年前的五倍。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品牌价值增长 13% 至 23 亿美元,是全球对智能设备兴趣的主要受益者,它为许多不同的产品制造微芯片,例如电动汽车、工厂机器、智能手机和电动牙刷。近年来,STMicroelectronics 的品牌价值因其强大的品牌组合、可靠的分销网络和供应商基础而不断增长。

    最强品牌:台积电

    Brand Finance除了计算品牌价值,也会透过市场环境、股东权益、商业表现等诸多指标,评估品牌的相对强度,虽然台积电的品牌分数从80.3分微降到78.9分,却已成为半导体产业最强的品牌,获得AA+评级。

    除了计算品牌价值外,Brand Finance还通过评估营销投资、利益相关者权益和业务绩效的平衡计分卡来确定品牌的相对实力。

    排名 品牌 总部所在地 品牌价值/年增长率

    1、英特尔(Intel) 美国 229.36亿美元/-10%

    2、台积电(TSMC) 中国台湾 215.64亿美元/+5%

    3、英伟达(NVIDIA) 美国 169.22亿美元/+5%

    4、海力士(SK Hynix) 韩国 91.46亿美元/-2%

    5、高通(Qualcomm) 美国 85.83亿美元/+10%

    6、博通(Broadcom) 美国 82.08亿美元/+29%

    7、超微半导体(AMD) 美国 69.36亿美元/+15%

    8、阿斯麦(ASML) 荷兰 54.06亿美元/-9%

    9、美光(Micron Technology) 美国 52.76亿美元/-17%

    10、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美国 45.60亿美元/+5%

    11、联发科(MediaTek) 中国台湾 37亿美元/-7%

    12、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德国 37亿美元/-11%

    13、日月光(ASE Technology) 中国台湾 28亿美元/0%

    14、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美国 24亿美元/-17%

    15、意法半导体(ST Microelectronics) 瑞士 23亿美元/+13%

    16、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 日本 22亿美元/-10%

    17、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 美国 21亿美元/+4%

    18、恩智浦(NXP) 荷兰 21亿美元/+3%

    19、亚德诺半导体(Analog Devices) 美国 19亿美元/+21%

    20、科磊(KLA) 美国 19亿美元/-3%

相关报告
  • 《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科技品牌排行榜》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10-19
    •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科技品牌”(Tech 100 2020)榜单,亚马逊品牌价值2208亿美元名列榜首。进入前十名的品牌还有谷歌、苹果、微软、脸书、三星、华为、微信、Youtube和腾讯QQ。 100个上榜品牌的总价值为18172亿美元,其中美国品牌占总价值63.2%。共有20个中国科技品牌上榜,排名最高的华为品牌价值650.84亿美元。 100个科技品牌中,最有价值的三大软件品牌是谷歌、微软、甲骨文;最有价值的三大电子品牌是苹果、三星、华为;最有价值的三大电子商务品牌是亚马逊、淘宝、天猫;最有价值的三大媒体和游戏品牌是脸书、微信、Youtube。 排名 品牌 所在地 所属领域 价值/年增长 所属集团 1、亚马逊(Amazon) 美国 电子商务 2207.91亿美元/+17.5% 2、谷歌(Google) 美国 软件 1597.22亿美元/+11.9% Alphabet 3、苹果(Apple) 美国 电子 1405.24亿美元/-8.5% 4、微软(Microsoft) 美国 软件 1170.72亿美元/-2.1% 5、脸书(Facebook) 美国 媒体和游戏 798.04亿美元/-4.1% 6、三星电子(Samsung) 韩国 电子 777.93亿美元/+3.9% 7、华为(Huawei) 中国 电子 650.84亿美元/+4.5% 8、微信(WeChat) 中国 媒体和游戏 541.46亿美元/+6.8% 腾讯 9、Youtube 美国 媒体和游戏 444.76亿美元/+17.5% Alphabet 10、腾讯QQ(Tencent QQ) 中国 媒体和游戏 440.91亿美元/-11.3% 腾讯 11、淘宝(Taobao) 中国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集团 12、国际商业机器(IBM) 美国 科技 13、天猫(Tmall) 中国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集团 14、英特尔(Intel) 美国 半导体 15、Instagram 美国 媒体和游戏 脸书 16、埃森哲(Accenture) 美国 信息技术服务 17、甲骨文(Oracle) 美国 软件 18、思科(Cisco) 美国 电子 19、奈飞(NETFLIX) 美国 媒体和游戏 20、阿里巴巴(Alibaba.com) 中国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集团 21、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 美国 科技 22、LG(LG Group) 韩国 科技 23、思爱普(SAP) 德国 软件 24、优步(Uber) 美国 物流 25、塔塔咨询服务(TCS) 印度 信息技术服务 26、网易(NetEase) 中国 媒体和游戏 27、京东(JD.com) 中国 电子商务 28、索尼(Sony) 日本 电子 29、美的(Midea) 中国 电子 30、松下(Panasonic) 日本 电子 31、爱彼迎(Airbnb) 美国 休闲和旅游 32、赛福时(Salesforce) 美国 软件 33、缤客(Booking.com) 美国 休闲和旅游 缤客集团 34、诺基亚(Nokia) 芬兰 电子 35、格力(Gree) 中国 电子 36、佳能(Canon) 日本 电子 37、Adobe 美国 软件 38、惠普(HP) 美国 电子 39、百度(Baidu) 中国 软件 40、3M 美国 电子 41、台积电(TSMC) 中国台湾 半导体 42、高知特(Cognizant) 美国 信息技术服务 43、雅虎(Yahoo! Group) 日本 科技 44、eBay 美国 电子商务 45、领英(Linkedin) 美国 媒体和游戏 微软 46、海尔(Haier) 中国 电子 47、Playstation 日本 电子 索尼 48、高通(Qualcomm) 美国 半导体 49、博通(Broadcom) 美国 半导体 50、印孚瑟斯(Infosys) 印度 信息技术服务 51、飞利浦(Philips) 荷兰 电子 52、海康威视(Hikvision) 中国 电子 53、凯捷(Capgemini) 法国 信息技术服务 54、优酷(Youku) 中国 媒体和游戏 阿里巴巴集团 55、小米(Xiaomi) 中国 电子 56、慧与(HPE) 美国 科技 57、海力士(SK Hynix) 韩国 半导体 58、DXC Technology 美国 信息技术服务 59、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 日本 电子 60、携程(ctrip.com) 中国 休闲和旅游 61、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美国 半导体 62、繁德信息技术(FIS) 美国 软件 63、Xbox 美国 电子 微软 64、任天堂(Nintendo) 日本 电子 65、联想(Lenovo) 中国 电子 66、威睿(VMware) 美国 软件 戴尔 67、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美国 媒体和游戏 68、乐天(Rakuten) 日本 电子商务 69、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美国 电子 70、NTT Data 日本 信息技术服务 NTT集团 71、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美国 电子 72、HCL 印度 信息技术服务 73、英伟达(Nvidia) 美国 半导体 74、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美国 半导体 75、艾默生(Emerson) 美国 电子 76、中兴(ZTE) 中国 电子 77、费哲金融服务(Fiserv) 美国 软件 78、威普罗(Wipro) 印度 信息技术服务 79、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美国 半导体 80、Spotify 瑞典 媒体和游戏 81、艺电(Electronic Arts) 美国 媒体和游戏 82、富士通(Fujitsu) 日本 科技 83、推特(Twitter) 美国 媒体和游戏 84、Samsung SDS 韩国 信息技术服务 85、源讯(Atos) 法国 信息技术服务 86、塞内(Cerner) 美国 软件 87、夏普(Sharp) 日本 电子 鸿海精密 88、亿客行(Expedia.com) 美国 休闲和旅游 89、京东方(BOE) 中国 电子 90、Naver 韩国 媒体和游戏 91、CDW 美国 软件 92、CGI 加拿大 信息技术服务 93、QVC 美国 电子商务 94、Servicenow 美国 软件 95、艾玛迪斯(Amadeus) 西班牙 软件 96、阿斯麦(ASML) 荷兰 半导体 97、京瓷(Kyocera) 日本 电子 98、日本电产(Nidec) 日本 电子 99、爱立信(Ericsson) 瑞典 电子 100、红帽(Red Hat) 美国 软件 IBM
  • 《2020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日前,Gartner 发布了对2020年半导体行业(含应用处理器、DRAM、闪存芯片等)的统计报告,按照销售收入来看,前十名分别是:英特尔、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德仪、联发科、铠侠和英伟达。 在前十大半导体厂商当中,九家都保持了同比营收增长,只有排名第七的德州仪器的营收同比出现了下滑,下滑幅度为2.2%。 可以看到,在前十半导体厂商当中,占比最高的是存储芯片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这四家企业都是存储芯片厂商;其次则是PC/手机芯片厂商,如Intel、高通、联发科。 十大半导体厂商中,英特尔(intel)依然稳坐龙头,预计他们在2020年的营收超过700亿美元,增长了3.7%,这得益于其核心客户端和服务器CPU业务的增长。 2018年之际,三星曾借着存储器涨价周期,销售额一度超过英特尔好几个季度,但随着近两年存储器价格回落,英特尔再次回到榜首。 排名第二是三星电子,得益于存储芯片的销售,2020年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营收为561.9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7%,市场份额为12.5%。 虽然先进制程工艺落后台积电,三星在2020年还是把5nm工艺做出来了。1月12日,三星就发布了首款基于5nm制程工艺的手机处理器,Exynos 2100,在处理器性能上,这款芯片的单核跑分成绩已经超过了麒麟9000系列芯片。 排名第三的SK海力士2020年的营收是25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市场份额为5.6%。 2020年,SK海力士以90亿美元成功接下英特尔的固态硬盘(SSD)、NAND flash、晶圆业务以及其于中国大连的产线,SK海力士也凭借此举在市占方面超过铠侠,成为全球第二大存储器公司。 美光是全球最大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芯片供应商之一。榜单中,美光科技以221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第四,与去年相比,美光销售额增长了9.1%。 2020年12月,美光在中国台湾的晶圆厂遭受了两次生产中断。 其中一次是工厂突然停电,导致产线瘫痪。另一起则是受地震影响,撤下了一些生产线。生产线的中断势必将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上的DRAM供应。 除了联发科之外,高通在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也高达31.5%,达到了179.06亿美元,超过了博通,排名全球第五。 根据高通发布的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其中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9.6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5.06亿美元,同比大增485%;营收为83.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8.14亿美元增长73%,其第四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16.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7亿美元增长76%。 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手机芯片销售是该公司当季盈利的主要推动因素,物联网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其他使用其5G芯片的设备对高通也有好处。 此前,半导体及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博通,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财年的业绩,营收、净利润同比均有增长。 从营收来源来看,半导体解决方案仍是博通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财年,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的营收为172.67亿美元,较2019财年的174.41亿美元有减少;基础设施软件方面的营收为66.21亿美元,2019财年为5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在前十名的榜单中,只有德州仪器的增长率为负数。2020年,TI以131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七,同比下滑了2.2%。 和博通2.4%的缓慢增长对比,TI的-2.2%更加惨淡。TI的业绩下滑主要发生在2020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同比下滑了12%,对此TI的董事长解释,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的疲软,影响到了相关半导体元器件的需求。 在前十厂商当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联发科,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8.3%,达到了110.08亿美元。这也是联发科自2017年以来首次进入Gartner的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榜单(2016年排名第十),排名第八。 据联发科1月11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其年增高达30.8%,营收高达3221.45亿元(折合745亿人民币、115亿美元),刷新了最高销售成绩。 同时,联发科4G芯片市占比增长,5G手机芯片也大量出货。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联发科凭借31%的份额,成功反超高通,位列全球第一。 自2019年东芝存储改名铠侠后,2020年是以铠侠名发展完整的一年。 整个2020年,铠侠交出了102亿美元的销售成绩单,以30.4%的高增长从去年的14名冲入前十,排名第九。 铠侠原本计划在2020年10月份进行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但由于2020年国际贸易越来越紧张,铠侠募资变得保守,投资者兴趣不够,铠侠宣布推迟IPO计划。 英伟达在2020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也高达37.7%,达到了100.95亿美元,排名第十。这也是NVIDIA首次进入Gartner的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榜单。 英伟达营收的飞跃主要来源于其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英伟达在2020年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其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为6.55亿美元,首次超过游戏业务。 Gartner 研究副总裁安德鲁·诺伍德(Andrew Norwood)表示:“2020年初,人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将对所有终端设备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实际影响很小。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的某些领域受到企业和消费者支出减少的打击。但是,居家隔离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在线学习的时间,从而使该市场从中获益。” “服务器需求强劲,因为超大规模客户(2020年占服务器需求的65%以上)急于增加容量以应对2020年上半年锁定期间的额外需求。此外,企业和消费者对PC的强劲需求也将随之而来。在家工作和学习的增加导致CPU、NAND闪存和DRAM的强劲增长。” Gartner 指出,存储器是2020年表现最佳的市场,得益于服务器的增加以及PC和超移动设备(从家庭工作和学习的转变)的需求。2020年,全球存储器收入增加了135亿美元,占2020年半导体总体收入增长的44%。 在存储器中,NAND闪存表现最佳,收入增长23.9%,达到528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02亿美元。2020年的供应有限,这导致在2020年上半年价格飙升。尽管超大规模客户和PCOEM的需求强劲,但疫情的影响确实导致2020年下半年的供过于求状况,从而抑制了整体年度收入增长。 尽管2020年全球遭受到了新冠疫情和芯片缺货的问题,但从行业来看,整体的市场销售规模增加了7.3个百分点。而且从目前的环境来看,2021年的市场规模只会更加扩大,因为所有行业现在芯片都比较紧缺,在产能跟上之后,半导体领域有希望来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