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牵手比亚迪共拓全球充电桩市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1
  • 3月24日,壳牌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提升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借此推进能源转型。双方计划首先在中国和欧洲范围内开展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合作,并适时将市场扩展至全球。

    根据协议,壳牌将在欧洲地区为比亚迪客户提供充电服务,并建立电动汽车服务中心,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数字服务。壳牌将依托冷却液等产品帮助比亚迪节省成本并提升硬件性能。未来,双方还有意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开展研发合作。

    此外,壳牌和比亚迪还计划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预计将在深圳安装和运营超1万个充电桩。根据壳牌的规划,到2025年,公司在全球运营的充电桩数量将超过50万个。

    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表示,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与使用领域遥遥领先。2021年,中国共销售350多万辆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约1.6倍。预计未来中国市场对充电桩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本次合作的达成将促使中外企业携手探索相关市场,并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报记者 董梓童)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2/03/31/detail_20220331120726.html
相关报告
  • 《壳牌CEO:将大力投资亚洲充电站建设 中国需求尤其火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15
    •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英国能源巨头壳牌正采取新旧能源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提高油气产量,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另一方面在亚洲各地大力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壳牌将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投资100亿至150亿美元用于低碳能源技术,包括生物燃料、氢、电动汽车充电和碳捕获。该公司2022年利润超过420亿美元。 壳牌首席执行官Wael Sawan周三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大力倾斜”的一个领域是为电动汽车建造充电站,尤其是在亚洲 。 作为全球最大的油品零售商,壳牌在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6万座加油站。Sawan表示,壳牌可以把充电桩安装在和加油站同样的位置。 Sawan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他表示,在中国电动汽车用户的“渗透率很高” 。 “实际上,在中国,我们发现我们的电动汽车充电的客户数量是内燃机客户的两倍。”他称。 去年3月,壳牌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能源转型,携手提升比亚迪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用户的充电体验。双方将首先在中国和欧洲开启合作,并计划将这一合作关系扩展到全球。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达到330万辆,是2020年的三倍。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 由于中国对电动汽车的偏好日益增加,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尤其高。此外,Sawan表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许多购买电动汽车的居民都住在高层建筑中,因此不太可能拥有个人充电桩。 中短期油气需求“非常强劲” 针对油气需求前景,Sawan表示,他不知道未来10到15年油气需求将会如何。“说实话,任何知道这一点的人现在都会赚很多钱。事实是,我们不知道,”他称。 但从短期和中期来看,壳牌认为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非常强劲”。 “我们已经非常明确,我们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致力于我们的油气业务,”Sawan表示。
  • 《盘点2017年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十大合作:比亚迪牵手宝钢、蔚来牵手康得新、上汽牵手中铝、东风牵手佛吉亚等》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28
    • 汽车轻量化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对于时下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而言,重量的减轻直接意味着续航里程的增加。研究表发现,对纯电动汽车而言,整车重量降低 10kg,续驶里程可以增加 2.5km。所以越来越多的整车、零部件厂都开始重视轻量化。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2017年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十大合作。 1、比亚迪-宝钢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揭牌 开展四个方向的合作 2017年4月,比亚迪-宝钢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比亚迪-宝钢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以宝钢研究院和比亚迪汽车工程院为责任部门,双方将在基础研究、新材料及先进成形技术应用、小总成整体解决方案、新车型EVI等四个研发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并定期开展年度工作会议、推进会议、技术交流等,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2、FCA牵手汉高 提升金属预处理工艺并实现轻量化 2017年6月,外媒报道汉高与FCA将开展合作,双方将商谈在突破性全新多金属预处理工艺方面的合作事宜,该工艺将被应用于最新款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车型中。汉高与FCA已合作近3年,双方共同开展研发工作,汉高根据FCA的具体需求为其订做材料及系统。两家公司将在轻量化、多金属预处理工艺及汉高泰罗松产品上开展合作。 3、宝武集团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6月,宝武集团与一汽集团在宝武大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通过项目合作方式在汽车用材供应,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产业链整合与发展,供应链“互联网+”的探索与建设,党建交流等多维度、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 戴志浩主持签字仪式。他表示,宝钢汽车板跟随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宝武集团成立后,宝钢股份将通过深度整合融合,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整体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追求更大的技术进步。与一汽集团的合作,除了继续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外,还将在拓展新材料、新技术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4、蔚来联手康得复材,推进轻量化车身规模量产 2017年6月22日,蔚来与康得新、康得复材在上海正式签署智能电动汽车碳纤维部件量产定点采购协议,就碳纤维部件的样件开发和量产供应展开深度合作。 据悉,康得复材将为蔚来提供大规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总成部件,价值高达十余亿元人民币。这是继康得复材与北汽集团签订中国首个碳纤维部件量产订单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国内首次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国产车型结构件上大规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 5、东风汽车与佛吉亚签订复合材料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7月4日,东风汽车旗下东风鸿泰与佛吉亚复合材料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东风鸿泰举行,这也标志着东风鸿泰与佛吉亚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根据协议,东风鸿泰和佛吉亚将深化在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合作,共同推进复合材料在汽车技术上的研究与应用。 佛吉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战略执行副总裁顾翰伟、中国区总裁蔚蓝,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成政、副总经理廖圣寿、总经理助理崔立新等出席签字仪式。潘成政和蔚蓝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6、康得集团联手北汽和常高新, 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基地 2017年11月6日,常州康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项目”(即康得碳纤维工业4.0华东综合基地),在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区正式奠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业4.0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制造基地,项目首期将于2019年6月建成投产。 “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项目”由康得集团、北汽集团、常高新集团三方共同投资120亿元,分三期建成,规划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600万件。 7、推动轻量化发展 上汽集团与中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1月2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与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将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助力节能减排。同时,此举将加快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推动上汽集团“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战略落地。 根据协议,上汽集团与中铝公司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区域、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在原材料集中采购、轻量化车型开发、铝制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双方将建立集中采购平台,对上汽集团需要的主要铝制产品和其他大宗原料通过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在汽车产品以铝代钢轻量化升级过程中,中铝公司将积极为上汽集团轻量化车型设计开发提供铝材及相关数据库、应用技术、CAE(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等支持。中铝公司还将为上汽集团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材料选择及技术支持,例如合金铝液直供。双方将合作研究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用新型铝材及其相应的应用技术,共同推进新型铝材应用的产业化合作, 首个产业化项目“轻量化滑移门合作开发”即将启动。 8、海源机械与吉利汽车签署汽车轻量化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海源机械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签订关于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全面合作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约定,海源机械与吉利新能源公司将建立全面的科技创新及产品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业务合作与资本合作全面开展,后续订单值得期待。协议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业务合作与资本合作两个部分: 1、吉利新能源公司作为汽车主机厂,拟与海源机械达成相关汽车零部件采购意向; 2、海源机械拟以其在义乌出资设立的海源义乌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为平台,开展LFT-D、SMC、碳纤维等材料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双方同意,吉利新能源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海源义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海源义乌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优先供应吉利新能源公司,并保证供货周期与质量; 4、吉利新能源公司有权在海源义乌新材料有限公司评估价值的基础上收购其不高于40%的股权。 9、中德联手!“欧洲轻量化之父 “助力北汽新能源技术创新 德国时间2017年12月12日上午,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与“欧洲轻量化之父“胡芬巴赫的德国未来交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中德汽车轻量化技术工程中心(德累斯顿)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德累斯顿研发中心)在其位于德累斯顿的办公新址举办了揭牌启动仪式,中德两国政府、德累斯顿工大和戴姆勒公司的代表参会祝贺。这不仅标志着北汽新能源德累斯顿研发中心正式启动了开展技术合作项目的实际工作,也意味着在科技部的领导下,中德轻量化技术又一联合研发中心的落地运行,从源头实现创新,为两国科研与产业合作注入新动力。 10、爱驰亿维携手乔治费歇尔 开拓轻量化车身领域 2017年12月25日,爱驰亿维与全球轻量化铸件专家-来自瑞士的乔治费歇尔在苏州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CEO、CFO谷峰, 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中国区总裁张牧笳,与双方团队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就先进超高真空铝压铸技术、汽车铸造零部件强度优化提升、汽车铸造零部件轻量化解决方案及全球业务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