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琛工业大学】研究新型干燥工艺》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11-29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工程(PEM)主席正在研究一种新型混合干燥工艺,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槽,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政府资助研究项目“HyDry”。

    当薄膜或膜必须用另一种材料薄涂时,这通常是用湿法完成的——无论是用于电池生产的电极还是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单元。即使涂层工艺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它们在一个方面是相同的:为了从液体电极或催化剂涂层中去除溶剂,它们必须被干燥。当薄膜或膜必须用另一种材料薄涂时,这通常是用湿法完成的——无论是用于电池生产的电极还是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单元。即使涂层工艺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它们在一个方面是相同的:为了从液体电极或催化剂涂层中去除溶剂,它们必须被干燥。

    在新工艺中,由PEM主任Achim Kampker领导的亚琛研究人员使用了巴伐利亚研究合作伙伴Lambda Technology开发的解决方案。它涉及两种能源的混合干燥过程-对流和“近红外”(NIR)。Kampker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过程,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干燥和降低能耗。”

    根据RWTH的说法,与纯红外助推器相比,能量需求将减少30%。与以前的对流干燥系统相比,它甚至有可能减少70%的能耗。这是因为Lambda技术不仅利用两种不同的能源来最佳地利用它们的优势。该过程还应该能够回收废气和近红外辐射的热能——这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能源需求。

    作为联合项目的一部分,RWTH PEM主席正在研究一种创新干燥方法的自动质量保证过程。此外,PEM团队将开发一个试验台进行试验,研究人员可以在两年的项目阶段中为新工艺确定合适的操作策略。

    还将开发一个计算模型,以确定产品和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在后期,计算模型将与产品和工艺参数相结合,以便能够对卷对卷生产进行陈述。

     “HyDry”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BMWK)资助。

    图片来源:Lambda Technology

  • 原文来源:https://www.electrive.com/2024/11/27/hydry-rwth-aachen-university-researches-new-drying-processes/
相关报告
  • 《锂离子电池激光干燥工艺的行业相关规模 化指日可待》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4-17
    • 创新的工艺技术可实现阳极和阴极的节能干燥,同时减少空间要求。 作为IDEEL(实施激光干燥工艺以生产经济和生态锂离子电池)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来自工业和研究的项目合作伙伴正在开发一种激光干燥工艺,用于更环保、更经济的锂离子电池批量生产。现在,首次有可能在连续过程中将该工艺扩大到5米/分钟的涂层和干燥速度,从而证明工业实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作为IDEEL研究项目的一部分,Fraunhofer ILT今年首次成功地在Coatema GmbH的R2R系统(卷对卷)中将激光干燥过程扩展到5米/分钟的卷筒纸速度,并展示了两级激光干燥。卷筒纸速度翻了一番(与上一年相比)是通过使用激光束源和Laserline的干燥光学器件实现的,这些光束源和光学器件是专门为激光干燥的要求而开发的。Optris 的高精度热像仪与专门为此过程开发的激光功率控制相结合,可确保均匀干燥。结合所用激光束源的短响应时间,这种控制概念可实现高度动态的过程控制。此外,热成像图像还可以可靠地检测电极中的缺陷,例如层厚度的变化或层中不需要的颗粒。 同时,工厂和机器制造商 Coatema 的研发团队使用 CFD 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来优化干燥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最终电极质量。主要重点是改进用于适应涂层工艺的宽槽喷嘴的设计。此外,计划中的原型激光干燥装置最近在多尔马根的Coatema实施。今年,Laserline开发的激光光学器件将被集成到系统中,干燥过程的进一步升级(高达30 m/min)将在研发中心使用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进行测试。 此外,项目合作伙伴、亚琛工业大学电动汽车部件生产工程系主任PEM已成功将LFP阴极和石墨阳极的干燥时间缩短了60%以上,从而降低了能耗和一氧化碳。2足迹与预测一致。为了进一步开发材料方面的工艺,明斯特大学MEET(明斯特电化学能源技术)电池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目前正在研究旨在提高电池性能的新型含硅阳极。这些新开发与PEM和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ILT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测试了它们与激光干燥过程的兼容性,并在必要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此外,弗劳恩霍夫电池研究制造研究所(Fraunhofer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Battery Cell Research Manufacturing FFB)对来自工业和研究的用户进行的其他调查不断提供有关干燥工艺当前要求的新数据,从而实现面向应用的开发工作。这种由工厂工程、工艺和材料开发组成的整个系统的全面视图,不仅使参与该项目的人员能够以行业导向的方式实施和演示该过程,而且还使他们能够推进德国快速变化的电池生产部门。 IDEEL项目IDEEL项目(用于经济和生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激光干燥工艺的实施)是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支持的研究合作项目,作为电池2020资助计划的一部分,由Laserline GmbH领导。其他项目合作伙伴包括:Coatema Coating Machinery GmbH 和 Optris GmbH,以及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 ILT、弗劳恩霍夫电池制造研究所 FFB、明斯特大学明斯特电化学能源技术 (MEET) 电池研究中心和亚琛工业大学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工程中心。这个为期三年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与行业相关的激光干燥工艺,以实现更环保、更经济的锂离子电池批量生产。 最初,将开发一种针对激光用作涂层材料的新型电极浆料(亚琛工业大学的PEM,明斯特大学的MEET电池研究中心),具有大面积均匀光斑的高效激光系统(Laserline)和用于非接触式过程监控的高度集成的热成像相机(Optris,Laserline,Fraunhofer ILT)。基于此,演示器(Coatema)中基于激光的干燥过程将扩大到行业典型的进料速率,并最终验证新干燥过程的物理模型(Fraunhofer ILT,FFB)。 研究成果将在未来被纳入FFB的流程中。FFB被认为是德国电池研究的旗舰项目之一,并将发展成为德国及其欧洲合作伙伴的现代电池生产开发中心。其目的是减少德国和欧洲生产商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出于这个原因,明斯特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完整的生产基础设施,借助这些基础设施,公司和研究机构可以测试和优化新电池的批量生产。 电池制造中的激光干燥IDEEL项目涉及的干燥过程是大功率电池电极生产的一部分,例如用于电动汽车或家庭存储系统的电池。它用于干燥电极浆料(浆料),该浆料由特定匹配的均匀活性材料混合物组成,并应用于电池电极的铜箔。到目前为止,对流干燥机已被用于这种电极涂层的热干燥,但它们只是间接地将其热能传递到材料中,从而减少了 CO2资产负债表和电池生产的能源成本。因此,IDEEL项目合作伙伴正专注于扩大更节能的干燥工艺,在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的帮助下对涂层进行辐照。该工艺得益于涂层材料中红外激光的良好吸收,与传统的对流技术相比,可实现更灵活、更精确的过程控制,并旨在展示高达每分钟 30 米的卷筒纸速度。由于紧凑的设计和高效的能量传输,通常超过100米长的区域密集型干燥部分将大大缩短。因此,计划中的系统有望显著减少生产环境中所需的空间,并实现更快、更节能的过程控制。
  • 《西北工业大学研制出比锂电池续航提升7倍的新型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01
    • 近期由西北工业大学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谢科予教授团队所研究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比同等体量的传统锂电池提升了7倍,而且所用材料更加环保。该研究在各类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甚至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谢科予教授的实验室,一块圆形的纽扣电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别看它个头小, 这就是谢教授团队一直研究的“锂-二氧化碳电池”。仔细观察发现电池的一侧并非封闭结构,而是由许多孔洞构成。据谢教授介绍,与目前已经大量商业化应用的锂电池相比,锂-二氧化碳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实验数据显示,其容量比是锂电池的7倍,假设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电池可以续航3天,未来使用同等重量同等体积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或许可以使用21天甚至更久。   它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提供电能,可谓是变“废”为宝。同时在整个能量转换过程中,比传统的锂电池更加绿色环保。   锂-二氧化碳电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价值,作为金属气体电池家族之一,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电池相比都是全新的。谢科予教授团队从催化反应机理和电极的宏观设计入手解决这一难题。   由于之前没有做过此类研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基础的实验体、实验条件方案到测试的设备装置都需要团队自己搭建。“我们摸索了一整年才把工艺搞清楚。”项目组成员王辉说。   团队攻克了在实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强界面电子相互作用的硫化锌量子点——氮掺杂石墨烯双向催化剂,首次将界面相互作用引入锂-二氧化碳电池,并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根据实验数据,目前谢科予教授团队所研究的锂-二氧化碳电池已经具备了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应用的能力。“后续我们可能会围绕锂金属负极方面做一些保护,更好地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团队成员周丽娇称。除此以外,团队未来还将试图用固体聚合物替代现有的电解液,为锂-二氧化碳电池提供更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