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源集团携手重庆燃气集团赋能绿色低碳医院》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3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改扩建工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式供能

    近日,由新加坡能源集团和重庆燃气集团合资成立的中新能源服务(重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新能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第一分院)顺利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安装及调试工作,实现稳定供能。该供能方式以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院区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同时该系统具有综合能源利用率高和节能环保的特点,且系统设备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为重医附一院第一分院打造“绿色低碳医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重医附一院第一分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和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其改扩建工程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中新能源通过对其能源需求、建设规模和负荷特性的严谨分析,结合项目整体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设计建造了该院的分布式能源站,为总建筑面积为86410.27平方米的四栋建筑提供主要的集中空调、冷热水及卫生用水。

    该院能源需求量大,种类多,冷、热、电负荷波动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为电力系统调峰,对燃气和电力具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有效提高了院区的能源保障水平。此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对一次能源的利用率最高,该项目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为80%,大于节能指标70%的要求。同时,天然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远小于煤炭和石油,该系统预计每年可节省标准煤511吨、减少CO2排放1650吨,切实助力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与传统燃煤发电分供方式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通过燃气发电、余热利用等技术,向用户就近提供冷、热、电等能源产品,可大幅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减少能源输送损失,是实现能源阶梯利用、天然气高效利用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经。此外,在满足同样电热负荷的条件下,三联供系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大幅降低,是双碳目标下有力促进地区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不二之选。综合安全可靠、综合能源利用率高、低碳环保等特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尤其适合需要持续提供冷冻水、热水和电力的工业和商业设施,如医院、学校、酒店、工业厂房等。

    近年来,中新能源公司已投运五个医院分布式能源项目。其中,已投用的永川妇幼保健院分布式能源项目设计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80%;永川区儿童医院在使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后的单位能耗成本与之前相比节约了10.2%;此外,中新能源与另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达成的天然气分式能源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将服务约13.5万平方建筑面积,预计将在2024年投入运营。该项目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为80%,预计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57.73吨,减少CO2排量1476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效果图

    据悉,中新能源是由新加坡能源集团和重庆燃气集团携手赋能的中外合资企业。新加坡能源集团是亚洲主要的能源公共事业和可持续能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区域供冷投资建设运营商。重庆燃气集团是重庆市城镇燃气行业龙头企业。中新能源是其绿色新能源投资平台。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拓展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业务布局。

相关报告
  • 《“智慧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上,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绿色电能供应,与此同时,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也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能源数字化正悄然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 搭上5G智能化快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的老石旦煤矿区内,工作人员在地面调度室就能操控地下7000米深处的采煤设备,工人下井也不用操作设备,只需定时巡检、远程控制,通过防爆手机还能随时与地面视频连线。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山西省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在距离地表超过500米的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机器人已代替人工巡检;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新疆大南湖一矿,智能化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维修远程协同已成为现实。搭上5G智能化快车,一座座矿山有了“智慧大脑”,智能化操控、远程开采、机器人巡检,让曾经“脏、苦、险、累”的采煤工作简单多了。 同样从繁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的还有石油工人。1个站、14名工人、35口采油井,日产原油约230吨……这里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通过监测大屏,借助12台高清球形摄像机可看见平台全貌,拉近还能看清油井上的螺丝。一旁的电脑上,井口压力、温度、产油量、耗电量等反映油井生产的各种数据实时更新。 这些数据原来都是人工采集,采油工要带着测温枪、压力表、温度计,一趟趟跑着抄表。而现在,鼠标一点,各种指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负责平台生产维护的青东采油管理区注采一站站长袁亮说:“通过数据实时呈现,有没有泵漏、供液不足等问题,油井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降本增效促进低碳转型 记者了解到,能源数字化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构筑更高效、更清洁、更经济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率和可持续性。 能源企业为啥不遗余力推进数字化?能源数字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人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还有诸多好处。例如,胜利油田的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可以设定抽油机抽油频率,自动调整注水阀压力等,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低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用更加凸显。 数字技术可以助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例如华为基于光感知产品和算法引擎,帮助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油气管线巡检服务,使管线威胁事件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全面提升管线安全和管理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加速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技术在能源革命战略中正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原动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融合发展,正改变能源的生产、运行、传输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 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在浙江杭州萧山某化纤产业园里,多家企业近日安装了能耗采集器,采集的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将实时同步到杭州市的“能源双碳数智平台”上。据悉,杭州正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电力、燃气、石油、煤炭4类能源数据及重点监控企业的能耗信息,精准管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岑可法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侧发生变革,打造全新的绿色生产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有了顶层设计,能源数字化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中广核、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央企明确表示,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华能集团提出,转型第一步要实现所有风电、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二步是以风电、光伏数据中心为基础,完成水电、燃机、火电、核电等数据接入,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三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专家指出,在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等能源产业各环节,数字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下,能源数字化将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 《重庆公交集团:“碳”索新路径聚力发展新能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7
    • 为积极参与推动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近年来,重庆公交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加快公交新能源车辆更换和充电站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重庆公交光储充放能源管理综合示范站。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优化公交行业能源结构 打造“公交上的生活圈” 重庆公交集团不断优化公交行业能源结构,今年内计划投放1600余辆纯电新能源客车,现已投放800余辆。持续完成欢乐谷、环湖雅居公交站场等10个公交充电站建设,投用充电终端172个。中心城区已建成公交充电站46座,充电终端983个,可满足近2000辆纯电动公交车充电需求。近期在建充电站41座,全部建成后充电站总数将达到86座,可满足3600余辆纯电动公交车的充电。 智慧站场实现“看得见、听得到、调得动”的闭环管理。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以智慧能源管理为先导 赋能公交领域“三网融合” 重庆公交集团将公交能源管理平台与公交营运体系、机务体系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公交能源管理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了公交领域“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的三网融合。 通过与营运调度系统、GPS系统的融合实现了能源网与交通网的融合,可根据线路营运班次、里程需求对公交车充电进行精准调度,精确匹配,在公交充分利用谷电时段、光伏绿电及储能进行车辆有序充电,以提高充电站的利用率,配合电网实现削峰填谷。 通过与公交机务系统,车辆CAN总线系统的融合实现了能源网与信息网的融合,对公交新能源车辆充电与非充电时段的全周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实时掌握每台公交车的能耗、续航里程、安全技术状态等信息,同时对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状态全周期进行健康安全监管,为后期的车辆维修、电池梯级利用、电池回收做好基础数据支持。 福佑路标准化站场。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光储充协同创新示范 重庆公交致力于公交站场“低碳、智慧、智能”建设,福佑路公交站场已成为集光伏站、储能站、电动汽车V2G充、放电站为一体的绿色智慧出行示范性站场,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四维一体式微电网系统,福佑路光储充示范站预计年发绿电1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3吨,实现年碳减排95吨。 项目创新采用V2G技术,可利用场站公交车及具备充放功能的小客车充当“充电宝”,在电价高峰或电网负荷较高时,通过微网箱变系统智能调配放电给其他新能源车辆使用,实现公交车辆有序用电。在电网负荷较高或出现故障时,该充电站可以调用光伏发电和储能电池电力,对站场的其他用电场景进行供电,以保障公交车辆营运、场站正常使用不受影响,使公交站场更便捷、更环保、更智能。 站务人员巡查停放车辆。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下一步,重庆公交集团将立足企业实际,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生产经营。立足于重庆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应用平台,致力于构建新能源管理经营生态圈,深入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项目,全面赋能重庆公交生态环境价值,锚定“双碳”目标,共创绿色未来,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融合技术的创新发展贡献出公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