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表现强劲》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9-06-26
  • 6月20日,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9 annual tables)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国科学院已连续7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数是基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该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列2至5位。同时,中国科学院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继续排名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排名全球第5,比上年提升一位。

    全球排名TOP1机构

    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自然指数

    表中数据来自natureindex.com,机构来自中国科学院Relationships模块下未展开的中国科学院下属机构。

    关于自然指数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2018年6月将追踪的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数量由之前的68种增加至82种(参阅自然指数修订)。

    目前纳入指数的期刊由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领域的在职科学家所组成的两个独立小组选出,并结合一个大规模的调查所收到的6600多个回复来最终确定入选期刊,调查问题是:“您最想在哪本期刊发表您最好的研究?”

    自然指数采用两种论文产出的计算方法:

    • 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 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假定每位作者有相同的贡献,分值在所有作者中进行平均分配。例如,一篇论文有十个作者,则每位作者的FC得分为0.1。

相关报告
  • 《中国是2015-2019年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国家 | 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4-30
    • 2020年4月30日 —— 今天发布的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情况。美国依然位于首位,中国居第二位,但不断在缩小差距,中国2015年以来科研产出有大量增加。其它年度产出居前十位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数据显示,美国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Share)**自2015到2019年下降了10%,而中国则增加了63.5%,是增长最快的国家。 与前几年一样,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和德国马普学会依然位居机构产出的最前列。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增加了25.6%,令其位次较前几年有大幅提升。 中国科学院位居机构首位,其贡献份额是哈佛大学的两倍,占自然指数总份额的2.8%,并且在化学、物理、地球和环境科学这三个学科领域的产出均居于全球首位。哈佛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产出在全球居首,该学科的实力支撑了该校在总体产出中的领先位次。该校是学科排名跨度最大的机构之一——其生命科学位居第1,而化学居第33位。 其他2019年贡献份额居前十的机构还包括: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 此外,今年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还增加了机构上升之星榜单,该榜单追踪2015至2019年各机构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增长情况。中国在该榜单居主导地位,前44家机构上升之星全部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增加了242%,这反映了该校在过去四年发表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有显著的增加。根据2015至2019年调整后的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升幅最快的前十家机构上升之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获得良好资助的大型知名机构继续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上有强劲表现。但我们也看到规模较小、更年轻的机构也非常有可能迅速上升,与那些更资深、地位更稳固的机构并驾齐驱。年度榜单是显示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我们鼓励读者在考量科研质量和机构表现时也同时使用其它的科研产出指标,如数据、软件和知识产权等。” *今年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基于2019年全年的数据。 ** 在比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时,贡献份额的数值按照2019年的水平进行了调整,以反映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在文章总数上微小的年际变化。
  •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之表现》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8-21
    • 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8995项、重点项目74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966项、相关人才计划项目60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5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延续资助)2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60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23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2项,合计41752项。 据统计,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为1437个单位的所属科研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总金额高达213亿元。其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获资助的项目共计1276个,总金额超8亿元。下表列出了获资助项目超过50个的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