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II加速器征集首轮实验提案》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19-06-27
  • 顾问委员会正在评估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未来的FACET-II加速器设施初期实验的提案。

    当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FACET-II加速器设施于2020年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放时,它将为开展旨在推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发展的实验提供优越的条件。升级后的先进加速器试验测试设备(FACET)产生的强大电子束将比其前任亮100到1000倍,有望带来新一代更小、更廉价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粒子物理学、X射线科学、医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

    除了深入探讨粒子加速器的新概念之外,FACET-II将探索极强粒子束物理学,以开发增强现有加速器基础设施能力的方法。

    FACET-II的潜在用户目前已经向项目顾问委员会提交了他们关于首轮实验的想法,顾问委员会将对这些提议的优点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来自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Chan Joshi是FACET的老用户,也是在10月9日-12日在SLAC召开的会议上的一名演讲者。他表示:“令人兴奋的是,FACET-II已经在用户社区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提案的数量显然比该设施首次运行时可能安排的实验数量还要多。对于刚起步的用户设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审查委员会有一项不值得羡慕的任务,那就是根据试验时间为这些提案确定优先级别。”

    就在会议召开前几天,当新安装的电子源产生第一个电子时,升级项目到达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旦升级完成,新设施将进一步推动其前身(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从2011年到2016年运营的用户设施)所开展的研究。

    SLAC未来的FACET-II新安装的电子源产生的第一个光电子图像。FACET-II是对用于先进加速器实验测试设施的升级。(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FACET-II的主要目标是开发粒子束驱动的等离子体加速器,在加速器中一束电子通过“搭乘”由另外一个电子束制造的等离子体波,从而在短距离内获得巨大的能量。这项技术有可能使未来的加速器缩短1000倍,但依然能够获得相同甚至更高的能量。在会议上提出的35项拟议实验中,大多数都与该技术可用于实际应用之前需要解决的挑战紧密相关,包括从等离子体中产生前所未有的亮度的光束、保持粒子束穿越等离子体时的质量,以及为高能粒子加速器罗列几个等离子体阶段所需的概念发展。

    其他提案的集中在开发新的硬件、机器学习和其他用来控制、监测和分析FACET-II的极亮光束的工具。其他科学家希望去探索能够使未来的X射线激光变得更为强大的新型电子源的想法。然而,另外一些提案的实验将利用该设施开展基础物理学(例如,电磁学的量子理论)研究。

    与用户社区关于FACET-II未来科学的讨论和规划持续数年之久,形成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具体提案,这些提案与能源部先进加速器理念研究路线图确定的优先事项完全一致。FACET-II项目科学家、来自SLAC的科学家Mark Hogan表示:“我们现在很期待顾问委员会的回应,这将为我们将实验时间分配给最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与提交议案相关领域的10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预计将在几周之后提供反馈意见。

  • 原文来源:https://www6.slac.stanford.edu/news/2018-10-23-scientists-present-ideas-next-gen-accelerator-experiments.aspx
相关报告
  •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在东莞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8-15
    • 8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发布会,宣布该所东莞分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以下简称BNCT)实验装置,并且启动了首轮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为开展临床试验做好前期技术准备。   该装置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医用BNCT治疗装置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将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技术性革新。与此同时,这也是坐落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催生的首个产业化项目。   精准“狙杀”癌细胞   当天上午,8位来自放射医学、粒子加速器、中子物理与技术、硼药等领域的院士及专家对BNCT实验装置进行了评审,认为该装置的成功研制,是我国在癌症治疗高端医疗设备整机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BNCT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时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这种药物与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会迅速聚集于癌细胞内,相当于给癌细胞做“标记”,而在其他组织内分布很少。随后,给病人进行中子照射,时长在1小时内,整个治疗过程一般只需照射一次。当照射的中子被癌细胞内的硼俘获,会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离子,便可精准“杀死”癌细胞。   “α粒子和锂离子射程很短,只有一个细胞的长度,所以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细胞组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梁天骄介绍。   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表示,日本、美国等众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BNCT技术的发展。推进加速器BNCT不仅可以使得中国的大型医疗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可以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有望很快在东莞   开展临床试验   以往,用于BNCT治疗的强中子束流主要通过核反应堆产生。与基于核反应堆的BNCT装置不同的是,加速器BNCT装置作为射线装置,可以在位于人员密集区域的医院使用,未来可往市、县一级拓展。   2018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广东东莞建成了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加速器和中子技术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BNCT装置是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催生的首个产业化项目,对于示范带动散裂中子源关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科研人员计划通过开展细胞和动物实验,更大规模地开展BNCT适应症研究,为新一代硼药的研发和动物实验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同时,通过动物安全性验证,为后期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在成功研制这台BNCT实验装置的基础上,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展了第二台BNCT临床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有望很快进入临床试验,依规逐步开展临床治疗。   南方日报记者/陈启亮
  •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从汉堡粒子加速器到全球研究中心》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0-09-14
    • 2019年12月18日,德国最大的加速器中心满60岁。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的故事始于1959年12月18日。在这60年中,DESY已成为加速器技术、结构研究、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的世界领导者,开发了一些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使用的开创性技术,并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如发现了胶子、确定核糖体结构。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主任Helmut Dosch教授说,这个时代面临一个巨大挑战。新一代的研究工具X射线激光提供了医学和材料工程方面的基础性见解,有助于塑造明天世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为此提供了独特的条件:辐射光源PETRA III、FLASH和欧洲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组合意味着国际科学家可以使用高强度X射线进行实验。除此之外,DESY补充提供独特的“工具箱”,用于制造、加工和检查纳米样品和纳米材料。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在措伊滕的第二个站点也是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平台,它是天体粒子物理领域持续发展的卓越中心。 凭借60年的经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在应对未来全球挑战方面处于优越地位,将强大的国内和国际研究伙伴聚集在一起,为能源、医药和新技术等重要领域的创新创造必要条件。最近,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初创企业创新中心和X射线与纳米科学CXNS中心将于2021年起开发新材料。这两个机构目前都在汉堡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校区建设中,这里将成为新的科学园区,被称为“巴伦菲尔德科学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与汉堡大学自然科学学院合作开展的顶级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将为商业和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刺激。 下面列举DESY 60周年的相关事件、数据和里程碑。 1.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数据 ? 来自77个国家的2662名员工 ? 每年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0名国际客座研究员 ? 在汉堡共有295栋建筑,包括隧道在内 ? 每年有10000名市民参观 ? 2019年,9900名学生在DESY的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 ? 2023年,DESY的新游客中心DESY UM将竣工 2.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科学数据 ? 所有加速隧道全长16288米 ? 自从开始运行以来,为实验产生的正电子形式反物质大约为1.8纳克。 ? 1立方千米:是DESY目前正在合作的最大探测器的尺寸。这是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的中微子探测器,它利用冻结在南极冰层中5000多个光传感器寻找“幽灵粒子”。 ? 1.9飞秒(万亿分之一秒,10-15秒):今年DESY上出的世界上最短的紫外激光脉冲。 ? 100微米:为进行实验,每个部件必须沿着千米长的粒子加速器对准在十分之一毫米(100微米)以内。 ? 0:曾经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加速器中产生的黑洞数量。 3.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六个惊人的事实 ? 低温:自由电子激光FLASH和欧洲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加速器模块在零下271摄氏度的工作温度下运行——比绝对零度高2度。这比外太空(270.42摄氏度)还要冷。 ? 灵敏度:ALPS实验的光探测器正在寻找非常轻的暗物质粒子,灵敏度非常高,可以在1000万公里的距离发现100瓦的光源——相当于一个灯泡在距离月球25倍的地方。 ? 灵敏度II:正在测量引力常数的GRAVI实验非常灵敏,甚至探测到了中国的地震。 ? 超快:自由电子激光FLASH上产生的“世界上最快的电影”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每组图像的间隔仅为50飞秒(万亿分之一秒),是普通电影速度的8000亿倍。 ? X射线透视:2008年,DESY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幅梵高的画,这幅画是用颜料涂上去的。使用DORIS加速器的同步辐射进行了两天的严格检查后,显现出一名女子在绿色草地上的图像。 ? 单板:有史以来最长的混凝土板是在PETRA III实验大厅的低振动地板上浇筑的,它的尺寸为1米厚、24米宽、近280米长。 4.六个里程碑 ? 1959年12月18日:在汉堡市政厅签署建立“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国家条约。五年后,电子就在“原始加速器”上疾驰而下,其也被称为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1965年,科学家们实现第一个惊人的成就,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反质子。 ? 1974年:进入新的研究领域,开始操作DORIS,这是一种新型加速器,不仅可以用于粒子物理,还可以作为一种特别明亮的辐射源。1978年,HASYLAB成立,这是一个利用同步辐射进行研究的大型实验室,很快就成为世界上同类设备的领先者之一。2009年,科学家Ada Yonath因其对生物分子坚持不懈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DORIS进行的。 ? 1978年,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启动了PETRA,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储存环(2.3公里)。1979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胶子,是迄今为止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最大发现。 ? 1990年,HERA投入运行,是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最大的加速器(6.3公里)。HERA是世界上唯一让电子和质子发生相互碰撞的设施,可用于解开质子的复杂结构。 ? 1991年,柏林附近的Zeuthen成为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的第二个站点。Zeuthen是天体粒子物理学的卓越中心,也是勃兰登堡唯一的粒子加速器的所在地。 ? 2017年:随着能产生超短X射线激光脉冲的超级激光欧洲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推出,汉堡成为世界X射线研究之都。FLASH于2004年发光,自2010年以来储存环PETRA III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同步辐射源之一。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独一无二的研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