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降水次季节可预报性研究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2-27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晓静副研究员在地学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发表了题为“Subseasonal Predictability of Early and Late Summer Rainfall over East Asia”的研究成果,李晓静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唯一作者。

    东亚夏季降水的次季节变化常常伴随洪涝或干旱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给东亚地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预报东亚夏季降水的次季节变化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东亚夏季降水的次季节预报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考虑到东亚早夏(5月-6月)和晚夏(7月-8月)降水特征的显著差异,该研究对东亚早夏和晚夏降水的次季节可预报性分别进行了讨论。通过对1999年至2018年的次季节降水预报产品进行分析,该研究首次从可预报性的角度揭示了东亚早夏和晚夏降水不同的最可预报型,并详细阐明了二者存在不同的可预报性来源:早夏降水的可预报性主要来自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信号,而晚夏降水的可预报性则与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密切相关。

    该研究为改进东亚夏季降水的次季节预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对早夏和晚夏降水分别进行预报,有望提高东亚夏季降水次季节预报的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提供更有效的工具。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27901)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专项项目(JG2206)的支持。

  • 原文来源:https://www.sio.org.cn/a/yjcg/21974.html
相关报告
  • 《利用气候模型研究温度季节性变化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27
    • 本报讯(记者 陈云芬)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将化石数据与气候模型结合,揭示了气候模型对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季节性差异预测的偏差以及古气候模拟诸多边界条件不确定性。该研究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渐新世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中非常独特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地球正经历从始新世的“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的快速转变,通过研究这一关键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为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西双版纳植物园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该研究整合了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149个植物大化石数据点,利用共存法重建了化石点的古气候数据。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古气候进行对比,分析了早、晚渐新世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以及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年均温范围为5.4~25.5°C,年降雨量范围是338~2453毫米,该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现代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相似。研究发现早渐新世和晚渐新世气候较为相似;渐新世欧洲的气候整体上比中亚和东亚更为温暖湿润,中亚是其中最为干冷的地区。通过对渐新世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构造运动,是影响欧亚大陆渐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还表明,气候模型和大化石数据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大体一致,但是气候模型重建的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比化石数据要大,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结合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的气候模型预测的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那么未来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温度可能会比目前的模型预测的更高。
  •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差异》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01
    •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差异 ——. 2017-09-20 小中大关闭。   在厄尔尼诺衰退年夏季, 长江流域降水往往会明显增多, 抄袭1998年灾难性的大洪水。然而, 同样是超级厄尔尼诺衰退年, 2016 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则较1998年明显偏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超凡博士等分析了以上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来自长江流域降水次季节 (主要是8月份) 的变化。2016由8月份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少, 与1998年相反。   李超凡博士等进一步指出中纬度显著的环流异常导致了2016由8月偏弱的长江流域降水。在2016由8月, 中纬度地区呈现了40年来最强的对流层高层沿丝绸之路传播的遥相关波列 ("丝绸之路遥相关") 和乌拉尔山地区的位势高度异常。它们通过调整东亚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异常, 影响副高外围的水汽输送, 进而调制长江流域降水。      因此, 即使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 研究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和季节预测时, 不能仅仅考虑热带的信号, 更需要关注中纬度环流的变化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