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研究》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3
  •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水沙条件的变化,使游荡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治理应注意积极修建新布点工程,完成具有关键性导流作用的续建工程,确定适应新情况的设计治导线,积极开展新结构试验和观测研究。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water.net.cn/CWR_Journal/200203/23.html
相关报告
  • 《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再认识》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1
    • 一、造成小水大灾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清水资源的优先开发,龙羊峡、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及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的问题更加突出。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汛期的最大蓄水量可达100亿m3,使得汛期进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减小,含沙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洪水的造床作用减弱,河槽严重淤积并萎缩,平滩流量减小,二级悬河进一步发展,几乎年年出现长时间断流,防洪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更加突出。……
  •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三大基本问题的研究》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0
    • 断面极为宽浅,纵比降的塑造,以致河道严重淤积,是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的三大基本问题。黄河下游的主要特征是强烈游荡、严重淤积.这也是黄河一切灾难的主要原因.前者是断面太宽浅以及比降偏陡而直接引起的问题.河道形态由来水来沙搭配关系决定.水沙关系Qs=KQm的m值小于2.5的,属于大水来沙偏少而小水来沙偏多,滩地不易淤高而河槽易于淤浅,要形成多汊宽浅游荡性河流.反之,m大于2.5的则形成单股窄深蠕动性河流.黄河下游m约为2,故成为强烈游荡的宽浅河道.后者则是河道输沙能力的形成问题,是由纵、横断面的配合决定的.泥沙输移的沿程淤积分选,大量细颗粒长远输送而于几千年前就造成了偏小的纵比降,与宽浅的断面配合而成的输沙能力远小于流域来沙量,是黄河严重淤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