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约92万公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7月16日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建强电网“大动脉”。截至2023年底,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约92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约69.1%,西电东送规模达3亿千瓦、较上年增长约400万千瓦,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2023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同比增长5.4%。自2013年以来,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10年平均增速约5.6%。用电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速10.3%,用电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年均增速7.1%,用电比重提高约2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受到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等因素拉动,未来5至10年,每年新增用电量或将维持在5000亿千瓦时左右。我国新能源已进入跨越式增长新阶段,消纳压力增大,需从“源网荷储”四端统筹优化。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4329.html
相关报告
  • 《兰州供电:实现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精细化航线全覆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1
    • 11月7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飞手李嘉辰利用自主规划的航线开展330千伏柏武一二线保电工作。“相比于人工操控,无人机自主巡检时间能缩短约三分之一。”输电运检中心运维技术专责龚靖东介绍说。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够实现一键起飞自动作业、缺陷自动识别等功能,能发现销钉缺失等不易巡查到的缺陷。“在迎峰度冬期间,无人机巡检能高效快速地对输电线路进行密切巡视,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龚靖东说道。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飞手正利用无人机进行自主巡检 自今年6月以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建立无人机维保中心,规范无人机管理,安排无人机组高效开展点云扫描及航迹规划,组织各输电运维班有序开展航迹验证;投入使用输电线路无人机管控平台,实现无人机巡检任务线上下达、影像回传、人工智能缺陷识别等功能,推动输电线路运维模式数字化转型和立体巡检体系建设。 此外,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探索点云航迹技术深化应用,规划验收、保电、特殊巡视等工作的特定巡视航线,将点云测绘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分析,满足不同业务要求,深度融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完善输电线路缺陷识别系统。 截至10月底,输电运检中心所辖全长1494千米的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适航区无人机点云扫描及精细化航迹规划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输电运检中心将开展110千伏输电线路自主巡检相关工作,探索通道自主巡检、点云建模辅助验收等工作,强化线路运维工作质效,推进输电专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年1-9月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2265千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8
    •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电源工程 1-9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926亿元,同比增长25.1%。 其中,水电534亿元,同比降低23.9%;火电547亿元,同比增长47.5%;核电404亿元,同比增长13.3%;风电1037亿元,同比降低26.8%;太阳能发电1328亿元,同比增长352.6%。 发电装机 1-9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463万千瓦,同比增加2223万千瓦。 发电设备 1-9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79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7小时。 电网 1-9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54亿元,同比增长9.1%。 变电设备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772万千伏安,比上期增加1490万千伏安。 输电线路 1-9月,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2265千米,比上期减少1479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