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苜蓿改良及其他饲草育种会议在银川举办》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 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19
  • 5月24日,第三届中国苜蓿改良及其他饲草育种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办,宁夏农林科学院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饲草种业的创新与发展。 开幕式上,多位重要嘉宾出席,包括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刘常青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青川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本届会议以“饲草种业创新与发展”为主题,27位专家围绕苜蓿、玉米、饲用燕麦等饲草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分子育种技术、基因挖掘、种子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各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并实地观摩了宁夏农林科学院综合示范基地的苜蓿育种试验田。王加亭在会上强调,饲草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畜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关键。“十五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采取措施提升饲草种业水平,强化科技支撑,支持饲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等项目,加强基础研究,选育推广优良饲草新品种。 此次会议加强了苜蓿和饲用燕麦等饲草育种技术的交流,明确了抗逆、高产、优质的饲草育种目标,对于提升我国饲草主要品种的国产化率,助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ias.caas.cn/xwzx/zhxw/1ae2933e146d4532a73870c28aabdebc.htm
相关报告
  • 《第三届全国开源情报技术大会12.8-12.11在成都召开》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11
    • 经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开源情报技术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三届全国开源情报技术大会拟于2023年12月08日-12月11日在成都罗曼大酒店酒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开源情报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警察学院和拓尔思大数据公司联合承办。 会议介绍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开源情报技术专业委员会坚持“四个面向”与“两个导向”,致力于构建以中文为核心的开源情报技术体系,为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期推动开源情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开源情报技术研究”为主题,拟邀请国内开源情报界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并对优秀论文颁发证书,诚邀政、产、学、研、用各界专家学者及学生共赴天府之国参会。 会议议题        一、国家安全及公共安全开源情报技术   1、开源情报技术的伦理与法律研究   2、开源情报技术与国家安全研究   3、开源情报技术与风险预警研究   4、开源情报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5、开源情报技术应用研究 二、开源情报安全传输与检测技术  1、开源情报加密、解密技术研究  2、开源情报安全传输技术研究  3、开源情报泄密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4、加密传输检测技术研究  5、暗网检测及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三、面向信息安全防御的开源威胁情报挖掘技术  1、社交网络威胁情报挖掘技术研究  2、面向网络流量的机器学习威胁情报挖掘技术研究  3、物联网威胁情报挖掘技术研究  4、基于开源网络的威胁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5、开源威胁情报技术应用研究 四、开源情报智能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  1、开源情报自动化流程开发技术研究  2、开源信息智能采集技术研究  3、多源异构数据智能融合、分析技术研究  4、社交媒体信息智能采集与应用技术研究  5、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在开源情报的应用研究 五、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对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影响分析技术  1、供应链开源情报采集挖掘技术研究  2、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3、国际大宗商品流动开源情报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4、供应链风险感知技术研究 会议安排会议时间: 2023年12月8日—11日,8日(周五)报到,9日(周六)全天会议,10日(周日)上午半天会议与论文颁奖仪式,下午行业单位闭门研修班,11日返程。 会议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罗曼大酒店 罗曼大酒店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二段22号,地处市中心商业及娱乐的繁华地段,距离宽窄巷子和天府广场均仅一站地铁站。酒店门口就是地铁1号线和4号线换乘站骡马市站。乘飞机建议选择离市区近的双流机场。 交通路线: 1、天府机场-地铁18号线到火车南站-换乘1号线-骡马市地铁站A口出站步行300米 2、双流机场-地铁10号线到太平园站-换乘3号线到省体育馆站-换成1号线到骡马市站A出口步行300米 3、成都火车东站-地铁2号线到天府广场站-换乘1号线到骡马市站A出口步行300米- 4、成都火车南站-地铁1号线到骡马市站A出口步行300米 会议费用:会务费:1500元/人(现场缴费)早鸟票:1000元/人(10月30日前报名)中文信息学会会员早鸟票:800元/人(10月30日前报名) 会务费用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收取,并开发票,发票会议报到时现场领取。 食宿安排: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用300元/每天,自助餐费60元/每餐。食宿费参会报到时由酒店收取和开具发票。 收费方式:银行账户: 开户银行:工商行北京市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账号: 020000450901441561学会支付宝账号转账: 户名: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账号:cips_pay@163.com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办公室缴费 (公务卡刷卡,收取支票,现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院7号楼201房间联系电话:010-62661047支持现场交费(公务卡刷卡,收取现金)
  • 《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 汇聚AI智慧》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6-17
    • “智能无界,图新未来”   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 汇聚AI智慧   从“西学东渐第一站”到“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桥头堡”再到“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现如今,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为了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高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去年成功举办2019第二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暨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的基础上,今年以更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接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及行业翘楚,共同围绕AI核心技术、行业落地、产业赋能、发展趋势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和讨论,探索人工智能行业的新趋势、新发展、新动向,构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暨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以“智能无界,图新未来”为主题,将于2020年8月22-23日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指导单位为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相比去年,今年的大会将全面升级,更加展现出更聚焦、更专业的特点,除了开幕式和主论坛之外,还将围绕智慧金融和智慧医疗两个人工智能热门领域进行深耕,另外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将推出优秀博士生论坛以提升大会的学术研讨层次,共同打造“国际化”与“专业化”并存的顶尖合作交流平台,以此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   智能无界,关注AI科技发展   从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1950年的“图灵理论”,再到1956年“人工智能”被定义,人工智能的发展被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此期间真正需要突破的是让计算机理解、思考乃至进行自我学习。而新一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突破性的成功因素,真正将人工智能发展成人类科技智慧的金字塔尖,展现出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   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聚焦图像视频处理、机器学习、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城市、5G、智能芯片等十余个人工智能及跨学科的重点领域,深入挖掘技术和产业相融合的奥秘,使大会始终保持领域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和信息多维化的态势,有力地推进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发展和前沿科技的不断迭代与更新。   平台升级,聚焦AI核心领域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举办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是继2018和2019两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之后搭建的又一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金融科技,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次大会的智慧金融主题论坛以“AI赋能-金融科技新机遇”为题,着重其前沿性、专业性、重要性等特征,在搭建前沿交流平台的同时,还将发布领先的金融科技发展新成果,促进产学研深度发展与合作。   智慧医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的行业之一,无论是早期的预防还是诊断和治疗等医疗方面的各个场景,AI技术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本次大会的主题论坛之一智慧医疗主题论坛以“AI赋能-医疗服务新生态“为题,着重研讨国内外AI医疗的发展趋势和优势技术,为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搭建最直接、最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   汇聚一堂,开启AI高端对话   本次大会邀请到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专家和产业翘楚做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实践。学术嘉宾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IEEE/ IAPR Fellow 徐雷;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郭毅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蒙特利尔工学院教授、IEEE Fellow Mohamad Sawan;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IEEE Fellow 焦李成;浙江大学教授、IEEE Fellow 李尔平等人分享学术界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知名企业嘉宾包括: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AAAI/ACM/IEEE Fellow杨强;小i机器人高级副总裁杜玉清;汇付天下CTO兼副总裁姜靖宇;360金融首席科学家张家兴;好未来教育技术副总裁吴中勤等人对当下产业落地进行分享与讨论。   本次大会将设置1个主论坛、2个大会专题论坛(智慧金融&智慧医疗),1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个博士生论坛。此外,大会设立优秀论文颁奖、企业产品和技术展览、企业颁奖等特色活动环节,将使参会者全方位深入地参与其中,本届大会参会人数预计将超过1500人。   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科研集聚之地,汇聚着国内外的科技人才,融合前沿的创新科技。现今,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下,上海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完善,上海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和新动能。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苏锐丹博士表示,将通过每年上海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有效推动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的发展,通过不断探寻智能技术边界,实现更多应用落地,让AI技术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融合,让人工智能技术普惠世界,造福大众。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简介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发起于2018年,每年于上海举办,现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累计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在上一届会议中,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来自其中包括来自欧洲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学府的顶尖科学家;汇集百度、阿里云、寒武纪科技、科大讯飞、中科新松、Ucloud、云从科技、松鼠AI、信也科技、体素科技、高木学习等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和行业翘楚,覆盖了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AI芯片、机器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和产业实践,颁出了包括智能芯片、计算机视觉、云计算、智能金融、智能语音、工业互联网、金融风控等领域的大会创新技术和创新应用奖,大会得到了与会各方的一致好评,不仅使得产学研三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共济一堂,研讨当下最新技术与领域,而且提升了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学术及行业水平,对人工智能学术产业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