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F 发布的《2025 年 MEWP 租赁市场报告》关键发现》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 李红艳
  • 发布时间:2025-07-24
  • IPAF(国际高空作业平台联盟)发布了 2025 年 MEWP(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租赁市场报告,涵盖了欧洲、美国和亚洲的租赁市场趋势。

    2024 年,欧洲和美国的 MEWP 租赁市场收入继续增长,增长动力来自持续的需求、租金上涨和通货膨胀因素。然而,随着不确定性增加,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欧洲的 MEWP 租赁市场在 2024 年继续增长,但与 2023 年相比,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大多数国家的租金小幅上涨,设备利用率稳定,车队扩张更加谨慎。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结束了其近期的高速增长周期。高利率和建筑投资减少导致成本压力,租金上涨仅限于 1%。利用率下降,车队增长停滞,显示出市场饱和的迹象。

    由于 MEWP 租赁行业处于公共和私人投资周期的交汇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通货膨胀和建筑支出不稳定的影响。这些压力开始对整体市场表现和未来增长潜力产生影响。

    欧洲亮点

    欧洲的 MEWP 租赁市场在 2024 年收入增长了 3%,达到 35 亿欧元。尽管这反映了持续增长,但由于利率上升、通货膨胀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延迟,未能达到早期预期。丹麦、意大利、挪威和西班牙的增长最为强劲。

    车队扩张放缓至仅 2%——增加了大约 8000 台设备——因为租赁公司在较短的设备交货时间、市场饱和和建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采取了更谨慎的方法。法国的车队保持不变,英国收缩了 2%,意大利和荷兰的增长也放缓。

    租金上涨了 1%,由北欧国家(2% - 3%)领先,但在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市场,价格仍面临压力。平均利用率保持在 64%,尽管区域差异仍然存在。意大利和北欧地区有所增长,而更成熟的市场则报告下降。

    在 2023 年强劲的投资反弹之后,2024 年的车队投资下降了 6%,因为公司专注于更新而不是扩张。尽管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价格有竞争力的机器,但下半年引入的新关税开始限制了它们的市场渗透。

    美国亮点

    北美 MEWP 租赁市场在 2024 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高速增长周期结束。收入仅同比增长 1%,这标志着在三年的快速扩张之后进入了一个平稳期。低迷的最后一个季度,加上高利率、材料成本上升和更广泛的经济不确定性,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车队增长停滞,总 MEWP 车队保持在约 857000 台——这是第一次没有净扩张。利用率下降到 71%,在 2023 年过热的条件下恢复到更典型的水平。

    租金仅上涨了 1%,公司优先考虑利用率和现金流而不是价格上涨。投资也大幅下降,从 2023 年的 13% 增长下降到 2024 年的 5%,公司转向车队更新和更谨慎的规划。

    随着市场进入调整阶段,预计未来两年租金增长温和,车队扩张有限。

    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

    2024 年,中国的 MEWP 租赁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下滑,收入同比下降 19.6%。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市场进入了一个由供应过剩、需求减少和竞争压力激烈推动的调整阶段。

    车队增长大幅放缓,利用率和租金价格急剧下降。尽管该国一些最大的参与者继续投资,但整体市场环境变得具有挑战性,租赁公司面临着利润率下降和项目管道减弱的问题。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 MEWP 租赁行业的新篇章——从快速增长转向更成熟、更具竞争力和成本敏感的阶段。

    然而,在印度,MEWP 市场增长了 32%,其中车队规模增加了 24%,利用率上升了 4%。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 MEWP 在建筑项目中的使用不断扩大,这得益于它们的操作效率。

    2024 年,沙特阿拉伯的 MEWP 租赁市场也增长了 33%,其中车队规模增加了 18%,利用率上升了 2 个百分点。沙特阿拉伯的 2030 年愿景,一项长期的政府计划,旨在通过像 NEOM、Qiddiya、红海项目和利雅得地铁这样的大型项目推动建筑热潮。这种活动的激增正在重塑市场动态,吸引新的租赁参与者,并激励现有参与者扩大他们的车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5 年全球展望

    2025 年,欧洲 MEWP 租赁行业预计将实现温和复苏,主要市场的情况将稳定或略有改善。德国和法国预计在 2024 年建筑急剧下滑后会出现小幅反弹,这得益于公共投资和利率下降。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欧市场预计将表现更好,得到欧盟复苏基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在北欧地区,增长将不均衡,丹麦和芬兰的表现将好于瑞典和挪威。与此同时,预计荷兰的租赁活动将保持中等个位数增长水平。

    在美国,预计未来两年的低迷趋势将继续,因为该行业进入调整阶段。车队增长预测表明,租赁公司将采取更谨慎的方法,仅增加约 500 台设备。与此同时,公司预计租金增长率将恢复到每年约 2% 的更典型水平,与设备成本趋势一致。

    总结

    IPAF 与 Ducker Carlisle 合作发布的《2025 年 MEWP 租赁市场报告》分析了全球 MEWP 租赁市场的现状和趋势。2024 年,欧洲和美国的 MEWP 租赁市场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主要受不确定性、利率上升、通货膨胀和建筑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欧洲市场增长 3%,达到 35 亿欧元,但低于预期;美国市场收入仅增长 1%,标志着高速增长周期的结束。中国 MEWP 租赁市场因供应过剩、需求减少和竞争加剧而下滑,收入下降 19.6%;而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市场则因建筑需求增长而分别增长 32% 和 33%。

    2025 年,欧洲市场预计温和复苏,美国市场将继续低迷,进入调整阶段,预计未来两年租金增长温和,车队扩张有限。

  • 原文来源:https://www.accessbriefing.com/news/key-findings-in-ipafs-rental-market-reports/8081585.article
相关报告
  •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全球关键矿产展望》》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5月31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2025年全球关键矿产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主要能源矿产需求强劲增长,动力电池与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使锂需求同比跃升近30%,镍、钴、石墨和稀土保持6%-8%的高位增长。与此同时,供应端加速投产,使相关矿产价格大幅下跌。其中,碳酸锂自2023年高点滑落逾80%,石墨、钴、镍在2024年又补跌10%-20%。报告认为:一是供应韧性取决于集中度而非总量。过去五年,精炼端前三大国份额从82%增至86%,采矿端从73%增至77%。这意味着,即使面临总量过剩,一旦核心供应国出现政策、物流或自然灾害等中断,全球市场仍将陷入供应危机。因此,降低集中度、在二线产区和新兴市场布局精炼和深加工能力,是增强韧性的根本之道。二是铜与锂的潜在缺口最具决定性。虽整体能源矿产供给短期看似充裕,铜和锂却在中长期都面临严重短缺:到2035年,原生铜缺口或达30%,锂缺口亦可能接近40%。缺口一旦兑现,会推高下游产品成本,迫使新能源和工业项目推迟或缩减规模,进而拖累全球净零进程。三是技术+政策协同才能打破单一依赖。报告认为,仅靠技术创新(如AI勘探、DLE、尾矿再利用)虽能提升效率,却难以单独分散地缘风险;同样,政策支持(税收激励、差价合约、长期购销协议)若无技术可落地,也难形成持续动力。因此,二者必须同步发力,通过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贷款担保、战略储备和简化审批,配合对高效技术项目定向扶持,才能既引入新产能主体,又确保这些主体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保障下稳健运营。
  •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发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5-10
    • 5月6日开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网信办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这是第二次发布关乎数字中国建设的报告,和2017年发布的报告相比,不难发现信息化建设水平、各地信息服务能力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多重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新晋上榜城市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兴城市赶超向前的最强动能。 数字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电子商务尤为突出 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而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2017年年底的数据为网民规模达到7.72亿,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比2017年的29.16万亿元增长了6.85%左右。其中,网络零售额的增长更进一步证明数字经济的强大动能:2017年网络零售额为71751亿元,2018年则达到9万亿元,这一变化也可以从电商平台重点大促节日的成绩单直观感受到,2018年“双11”全天成交额为2135亿元,2017年则为1682亿元,高额增长也侧面反映出2018年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多地驶入信息高速路信息惠民落到实处 2018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天津、重庆、湖北、山东等地方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排名前十位。 2017年报告中的结论稍有不同,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天津、重庆、四川、湖北等10个省(市)。 新晋上榜的山东省于2018年发布了《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并明确12个重点产业方向,其中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家居、量子通信、VR、区块链等位列其中,同时也联合高校、ICT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研究院、智库、专业联盟和产业园,集合“产学研商用”各方力量抢占信息产业发展高地。 2018年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十位的为浙江、江苏、北京、福建、广东、上海、四川、江西、山东和安徽, 2017年报告中,福建、浙江、北京、广东、重庆、宁夏、江苏、山东、上海、山西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区、市)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十位。 相比而言,新晋上榜的地区较多,四川、江西、山东和安徽均在2018年大幅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这与另一项指数——信息技术产业指数的变化存在某种程度关联。该指数的两年对比中可以发现,重庆是新晋进入前十名的城市,福建和北京均有位次上的上升,这代表信息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以上城市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产业发展较为鼓励,也形成多个产业聚集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为信息惠民提供支撑,也是服务型城市提高民众口碑的关键。 同样代表信息惠民能力还有“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两年对比来看,宁夏为新晋进入前十名的地区,辽宁、重庆的排名均有上升。这代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更多城市提速建设,比如宁夏在近年来就加紧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据共享和电子政务、便民服务推广度,同时形成全国首部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法规,这都是更多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可以借鉴之处。 在各地信息产业和信息惠民指数不断上升之后,区域经济也呈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亮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完成我国首个跨四城5G视频通话,聚焦园区、廊圈带促进产业资源自由流动。京津冀三地签订信息化协同发展协议,共建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合作。雄安新区则吸引大量北京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疏解转移。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规划的世界级湾区,2018年内建设智慧城市群,并加快粤港澳互联宽带扩容,在三地信息资源共享上创新模式,也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的新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