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以“解构氢产业,谋划氢未来”为主题的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召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玉卓表示,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
氢能发展需着眼长远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发展时机如何把握,仍然存在疑问甚至争议,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
对于未来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张玉卓提出4点认知:
01
氢能产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大。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多元化、终端零排放的能源载体,在世界能源舞台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出台氢能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扶持力度,竞相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个月初,欧盟正式推出了“能源系统一体化战略”和“氢能战略”,提出保持和扩大欧盟在氢能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可再生氢气和低碳氢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和零污染目标。国内方面,氢能在2019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氢能发展规划,纷纷在氢能产业战略布局上抢占先机。可以说,氢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发展前景备受期待。
02
氢能发展恰逢其时、机遇难得
与以往不同的是,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当前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零排放的化石能源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使得清洁、经济的氢源成为可能,也为氢能发挥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提供了巨大空间,这是本轮氢能发展热潮不同于以往的最大驱动力。应抓住氢能产业仍处于导入期的历史机遇,以自主创新、合作研发、战略投资等方式积极介入氢能技术链、产业链,厚植发展根基,培育先发优势。
03
氢能突破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
总的来看,在现阶段,想通过发展氢能产业取得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实现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不太现实。要推动氢能业务高质量发展,仍需着眼长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发展目标,全面优化发展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最终实现规模突破和商业利用。
04
氢能培育要加强规划、务实合作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和很多的难题。在产业培育阶段,单打独斗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因为产业热度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要将氢能产业真正打造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体化全国性的氢能产业布局,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导尤为重要,学术界坚持开放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尤为重要,企业坚持合作共赢、深化产融结合尤为重要。
中石化加大投资布局氢能
近年来,着眼打造氢能产业链,中国石化加大布局力度,积极夯实产业基础,并提出要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愿景、构建“一基、两翼、三新”的发展格局,氢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据介绍,目前,中国石化每年氢气的产量超过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14%左右,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目前已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有着布局加氢站网络的天然优势和实际运营经验。
张玉卓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以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供应为重要节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纯氢产能,布局若干高速氢走廊,构建氢能产业链和关键材料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引领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国石化作为国有重要骨干能源企业,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在政府的领导下,与产业界、学术界深化合作交流、创新合作模式,携手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我国氢能产业版图中当好排头兵、做好“栽树人”。
中石化氢能布局时间表
2019年7月
中石化在佛山建成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日加氢能力达500kg,主要服务于周边使用氢燃料的公交车及物流运输车队。此后又分别在浙江嘉兴和上海建成当地首批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
2019年9月
作为中国石化的战略投资平台,中石化资本公司战略参股上海重塑。
2019年11月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见证下,中石化时任董事长戴厚良与法国液化空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博天,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加强氢能领域合作。
2019年11月
中石化与液化空气在上海的两座加氢站,即西上海油氢合建站和安智油氢合建站正式投入运营。两座加氢站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相距约12千米,加注压力均为35MPa,日加氢能力均为1000千克,可满足200辆氢燃料物流车的正常运营。
2020年3月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民航机场巴士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合作意向,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运营及加氢站建设方面深度合作。
2020年4月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下称“中石化广东石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建设,预计系列项目营收将超过100亿元。
2020年4月
中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生一行到访上海重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双方就携手展开氢能产业链领域的战略合作进行深入探讨。此前,2019年7月,中国石化资本完成了对重塑科技的战略投资,成为重塑科技的战略股东。
2020年4月28日
湖南岳阳市氢能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该项目由湖南岳阳市工信局牵头引进,由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湖南核电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投资额达11亿元,将建设国内首座液氢工厂,全力推进液氢产业高端设备制造、液氢储运、液氢加氢站全产业链建设。
2020年5月12日
河南新乡市政府与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5月28日
中石化宣布,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联手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氢能汽车应用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区域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重点规划在该区新建20座以上集加氢、加油、充电、非油、光伏发电等“五位一体”综合能源销售站,预计系列项目营收将超100亿元。
2020年5月30日
中石化天津石化10万标立/时天然气制氢装置中交,该制氢装置是全国范围内采用国产技术(工艺包)、并由国内设计院设计(技术设计纯国产)的单套产氢规模最大的同类装置。该装置采用LPEC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水蒸气转化制氢技术,实现了进口工艺包的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