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水泥厂生物燃料CCS可行性研究完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9
  • 在瑞典,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建筑材料巨头海德堡材料公司(Heidelberg Materials AG)宣布,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在哥特兰岛(Gotland)的Slite水泥厂建设碳捕集与封存(CCS)设施的可行性研究。

    目标是2030年在哥特兰岛的Slite水泥厂投入使用一个全面的CCS设施。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CCS项目之一。

    该研究为CCS设施的位置、设计和容量等问题提供了答案。这些经验教训是项目进入下一阶段的基础,这一阶段涉及到设施的规划和详细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

    广泛的研究始于2022年,研究的目的是绘制计划设施的所有先决条件,并沿着整个价值链提出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包括优化能源消耗和能源回收的技术设计,分析环境影响,作为申请新的环境许可证的依据,以及评估投资和运营成本。

    这项研究由瑞典能源署在工业步骤(Industriklivet)项目中部分资助。

    在广泛的可行性研究中,将使用的大多数概念解决方案已经具体化,这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实现负排放:随着生物质燃料使用的增加,该设施每年将捕获高达180万吨二氧化碳(CO2)。这相当于今天瑞典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捕获的约30万吨二氧化碳是生物源的,通过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实现负排放。

    位于?stra Brottet:CCS设施将位于水泥厂附近的一个已完工的石灰石采石场,可以并行进行水泥生产。这个位置为高效的施工和运营创造了条件。

    创新的解决方案:该设施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集成能源回收。通过在传热等领域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解决方案,电力和热量的供应可以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高效的物流:斯莱特港将被拓宽和深化,使捕获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船舶运输到北海地区进行地质储存。一个新的码头将建成,以确保运输的顺畅和高效的物流。

    市场需求

    在2024年初,海德堡材料公司推出了evoZero,这是一种水泥,可以从2025年开始实现无气候足迹的混凝土施工。

    这种水泥是在挪威布雷维克生产的,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水泥工业的CCS工厂目前正在完工。第一批客户的交付已经确定。  Slite CCS将是一个四倍以上的设施,将在满足瑞典对水泥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甚至是负排放。

    Slite CCS项目目前正在进入下一阶段,其中包括规划和详细设计(FEED),其中详细制定了技术,后勤和业务解决方案。

    该阶段计划在2025/26年年底完成,目标是在2026年达成最终投资决策(FID)。

    “我们正在遵循我们的时间表,并已经收到了我们需要的答案,以便有目的地推进工作。但时间紧迫。为了在2030年之前成功完成这一广泛的气候变化项目,社会的承诺、合作和支持至关重要。我们正在保持步伐,现在正全力确保正在进行的许可证程序按时达到目标。”海德堡材料公司副总裁Karin Comstedt Webb表示,“同样至关重要的是,哥特兰岛的电网扩建要及时完成,以便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的调试。”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6747.html
相关报告
  • 《巴西部长: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将于两年内完成,中方提供技术支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1
    • 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西蒙妮·特贝特近日在出席众议院听证会时宣布,在中国技术团队的支持下,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将于未来两年内完成。日前,中巴双方已经签署两洋铁路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国铁集团旗下的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将牵头成立技术团队,推进相关研究与对接工作。这一横跨南美大陆的超级工程迎来新机遇。 从巴西官方介绍看,目前规划的方案是从巴西东南部的工业区出发,穿越“铁四角”铁矿区、戈亚斯州农业带以及安第斯山脉铜矿区等资源核心地段,最后接入中国中铁承建的东西一体化铁路(FIOL),最终到达秘鲁钱凯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巴西规划部长称调整后的铁路避开了亚马孙雨林核心保护区,全长约6500公里,其中已建成2600公里,总投资预计超过800亿美元。 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西蒙妮·特贝特指出,两洋铁路原计划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周期为10年,但在中国技术团队的支持下,预计将缩短至18至20个月。该研究工作将由巴西交通部下属的国家基础设施公司Infra SA与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联合完成,主要由中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地缘战略与经济意义并重 两洋铁路建成后,将成为贯通南美大陆的重要战略通道。该铁路将把巴西中西部的铁矿石与农产品主产区与秘鲁铜矿带连接起来,全面激活南美内陆经济潜力,推动区域贸易发展和南美一体化进程;巴西至中国的货运时间将缩短9-16天,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提升大豆、铁矿石等对华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该铁路通过秘鲁钱凯港(中资控股深水港)连接太平洋,减少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避免美国对关键航道的干预,也将进一步强化钱凯港的区域枢纽地位。 展望未来,建设由下一届政府决策 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表示,可行性研究预计耗时18至20个月,相关工作完成后,将由下一届政府作出最终决策是否正式启动建设。不过,随着中方技术参与和时间表的压缩,项目可望在短期内获得更清晰的执行路径。
  • 《生物燃料减少了瑞典石灰窑的碳排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21
    • 瑞典石灰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能够减少36000多吨。这是通过于瑞典于默奥大学(Umea University)可持续水泥和生石灰生产中心、Nordkalk AB和瑞典能源署之间的研究合作实现的。 这项为期五年的研究项目“生石灰生产中的可再生能源载体”于2019年2月启动,旨在调查和展示如何在石灰窑中引入生物燃料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 “该项目的重点是在石灰窑中实施生物燃料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这是非常成功的,”Matias Eriksson说,他是于默奥大学可持续水泥和生石灰生产中心主任,也是该大学应用物理和电子系的兼职副教授。 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促进使用可再生能源载体,如林业或农业残留物,或精制生物燃料,减少生石灰生产过程中化石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Matias Eriksson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将Nordkalk AB公司生石灰生产中不可再生能源载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6%,相当于每年减排71,000吨二氧化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设定了两个子目标,在Lärbro的Kalkproduktion Storugns AB(KPAB)石灰窑中实施100%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并在Köping的Nordkalk AB石灰窑中整合30%的可再生能源载体。 Nordkalk在Köping的石灰窑用生物燃料取代煤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Köping的窑炉为钢铁和纸浆客户生产高质量的石灰,已经超过了30%的生物质燃料目标,现在正在努力达到50%。位于哥特兰岛的KPAB公司也在进行100%液体生物燃料的试验,Nordkalk是该公司的大股东。Matias Eriksson说,这些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这种生物燃料是否适合连续运行。 除了为Nordkalk和KPAB提供实际实施的支持外,可持续水泥和生石灰生产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生还在模拟工业环境中对选定的生物燃料进行了实验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