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07-22
  •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决定提出关于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如“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

    俞海说,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将进一步统筹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同时将助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更加健全,保障碳市场高效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

    “推动这些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俞海说。

  • 原文来源:http://www.ce.cn/cysc/ny/gdxw/202407/22/t20240722_39077028.shtml
相关报告
  • 《未来新能源领域如何布局?解读三中全会如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6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近日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如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未来新能源领域如何布局? 7月24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以下简称《百问》)一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百问》对此解读称,需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多能互补、产销协同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引导全社会共同承担新能源供给和消纳责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南都记者了解到,5月14日,美国对中国锂电、石墨、稀土等征收25%关税,全面打压新能源车供应链。近日,美国第60届总统大选期间,新能源汽车政策作为中能源议题的衍生话题,成为两党政策路线竞争的一大焦点,也关切到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百问》显示,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谋划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综合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作用明显增强,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效应明显加大。 然而,当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百问》指出,比如生态环保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碳强度下降形势严峻;环境要素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优化配置作用有待加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依靠经营主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出来。 《百问》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科学有序发展氢能等新能源,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此外,《百问》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还需要科学把握和扎实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首先,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加快完善绿色金融制度标准,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环保监管体系。推广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和认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和倡议发起,谋划完善气候投融资长期发展战略,准确界定气候投融资相关范围边界,加强政策衔接协同,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的协同和互认。 其次,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树立“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理念,推行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加强能源、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完善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提升回收行业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实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磁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能源活动、工业生产程碳排放统计与核算,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碳足迹、碳标签认证制度。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推动开展配额有偿分配,加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与绿电绿证相关工作衔接,建立自愿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机制。
  • 《两会报道 | 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提出提案700余件》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5-03-05
    • 两会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提出提案700余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等提案,为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科学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提案,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予以吸纳。推动京津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湖泊综合治理等提案,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献计出力。推进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打造低碳算力生态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等提案,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