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高龄两叶片风机倒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9
  • 当地时间上周三,荷兰一台运行超过24年的陆上风机发生倒塔事故。

    消防人员接报后赶到现场处置,发现机舱坠落在边上的道路上,砸出一个大坑,所幸事故发生时无人路过,未造成人员伤亡。

    发生事故的是一座名为Eemmeerdijk的风电场,位于Zeewolde大坝附近,装机容量19MW,安装了19台荷兰本土整机商NedWind生产的1MW两叶片风机 ,于1998年投运 ,2006年2台风机因被发现有缺陷退出运行,目前剩余17台风机由Vattenfall运营。

    Vattenfal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损坏的叶片、机舱及塔筒上部散落在草地、道路及坝坡上,无人在事故中受伤,也未影响交通。我们已经清理了现场,场内其他风机都已停机,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7438.html
相关报告
  • 《“Game Changer”重现江湖!远景两叶片风机高效稳定运行500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1
    • 三叶片风轮“一统天下”的今天,两叶片风机再现江湖。 迄今为止,远景能源两叶片陆上智能样机已在内蒙古稳定运行500天,可利用率高达99.3%,MTBT2444小时,年等效满发小时数3048h,性能表现与同场三叶片风机相当。这款异于主流设计的风电机组,以远景Model X陆上智能风机平台为模块化设计基础,采用高稳定性高速双馈技术。 作为一款传承远景创新基因的新产品,该机组具备高性能、轻量化、高效率的特点,可以结合绿电多元化消纳等应用场景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远景再次引领风电技术创新,率先掌握新一代两叶片风机的验证运行能力,解决了两叶片风机运行中整机振动过大、不平衡载荷难控制等关键风险,综合测算在特定场景下可降低CAPEX15%,优化LCOE10%。 早在2012年,远景能源GIC就在丹麦成功研发出名为“Game Changer(规则颠覆者)”的两叶片3.6MW海上风电机组, 使得远景成为第一家在全球风电之乡竖立风机的中国企业。从2013年样机树立开始,“Game Changer”持续积累产品开发和运行经验,这些创新积累也成为了远景新一代两叶片风机的Knowhow输入。 相较于主流的三叶片风机,两叶片风机在寿命、可靠性、易安装性和易运维性之间有可能找到更加优越的性能平衡点,这一点已成为全球多家风机研发企业的共识。远景在“Game Changer”的运营过程中发现,两叶片风机不平衡载荷更难控制,单支叶片承受的弯矩、波动、极限载荷更为复杂,对于结构设计强度和风机主动控制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为解决非传统设计催生的新难题,远景采用自适应控制降低弯矩等载荷波动,实现降低疲劳载荷30%,载荷达到与三叶片风机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远景完成了制造、运维、吊装等工程技术攻关,彻底走通了两叶片风机的产品化流程。新技术、新产品从图纸走向实物,需要充足的测试验证时间。基于远景智慧风电测试验证中心的多层级、全流程、全工况测试验证体系,远景两叶片风机测试验证持续数月,并在样机风场运行接近2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首个多自由度整机加载测试台上,远景定义了数十种两叶片独特工况,针对发电量、高低压穿越、电能质量、风轮不平衡载荷、系统振动风险等问题重点策划、逐一检测,最终充分验证了远景两叶片风机的技术成熟度。长久以来,两叶片风机究竟是“天坑”还是“机遇”在业内尚无公认的定论,不够完美的功率曲线、更难控制的载荷和振动、高昂的研发和测试成本……都成为争议之源。但无可辩驳的是,双叶片等风机样式的推出,也代表着另一种技术进步,为漂浮式、绿电消纳等多种海陆应用场景的展开打开了想象空间。
  • 《风机叶片回收技术创新不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1
    • 近日,风电叶片制造商LM风电公司推出了100%可回收的风机叶片,并已安装在一台测试原型机上。该风机叶片利用热塑性材料制成,长达62米,创下了热塑材料制叶片的最长纪录。 一直以来,风机叶片报废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近几个月来,多家风电企业针对生产过程、材料使用、回收应用等环节不断推陈出新,风电叶片制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LM风电公司官网的消息,此次推出的100%可回收风机叶片主要使用了由高性能玻璃材料和热塑性树脂材料结合的复合材料,与传统叶片使用的难以分解的热固性树脂材料不同,这种复合材料能够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完全分解,最终能够生成一种新的树脂和玻璃材料并进行回收再利用。 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该款叶片还使用了自动化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根据计划,LM风电公司将在今年12月开始这款叶片全尺寸结构寿命测试,并将进行叶片回收的迭代验证工作。 据了解,LM风电公司于2017年被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部门收购,2021年11月,该公司声称将在2030年前达成无废风机生产目标。2020年,法国研究中心IRT Jules Verne与LM风电公司、法国公用事业公司Engie、材料公司Owens Corning等公司进行合作,联合成立“零废叶片研究”项目组,此次推出的可回收风机叶片正是该项目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LM风电公司高级工程主管John Korsgaard表示,这一项目成果应对了两大重要的行业挑战。“一方面,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都尽可能地减少了废弃物,另一方面,这一款叶片将风机的可回收情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所使用的热塑性材料即使到了使用寿命,本身仍有较高的回收价值,能够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甚至可以再一次用于新叶片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全球首款可回收风机叶片。去年9月,西门子歌美飒宣布,推出一款用于海上风电的可回收叶片,这也是全球首次有风电整机制造商推出可回收叶片。西门子歌美飒官方消息显示,该款叶片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叶片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同样是在于使用了一种新型树脂,在到达使用寿命后,该新型树脂能够在加热的酸性溶液中与其他材料实现分离,实现所有材料的分开回收,这些材料将有望应用于其他新产品,包括汽车制造业、航空箱或平板运输箱等消费品。 可回收零废风机的研发创新如此频繁地登场,与目前全球风电行业面临的环保困境不无关系。根据欧洲风能行业协会WindEurope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欧洲预计将有至少2.5万吨风机叶片报废,而在美国,未来25年里将产生至少220万吨风机叶片垃圾。但从目前风机的生产水平来看,风机85%的部分在报废后能够实现回收利用,但叶片因其高强度材料难以降解处理而主要被当做垃圾填埋。随着欧美国家已有大量风机走向使用寿命终点,垃圾填埋场堆山码海的风机叶片已经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环保难题。过去数年里,欧洲多国为杜绝填埋叶片垃圾而出台了相关规范,要求风机实现百分之百回收利用。 为解决目前风机叶片的退役问题,多家风电企业不断尝试新的途径。今年3月,爱尔兰一家叶片处理公司将两个退役叶片重新打磨,以叶片为支撑结构在一条宽16英尺的溪流上搭建了一座桥。此前,荷兰一家公司则将报废的叶片改造成为游乐场滑梯、座椅等设施,供游人玩耍。中国也有部分公司正尝试将报废叶片打碎,并重新混入水泥等材料中用于建筑当中。 不过,叶片报废后的应用场景虽有众多可能性可探索,但在业界看来,不论是市政应用还是打碎重新再用,都难以消化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叶片报废体量,要从根本上解决风机叶片回收难的问题,还是要从生产方式以及回收技术等方面下手。(本报记者 李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