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科研院所共推生态环境气象业务能力提升》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7-10
  • 7月5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厦门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提升厦门市生态环境气象业务现代化和科研能力水平,联合开展生态环境气象科技创新研究,推进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业务应用,不断提高厦门市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厦门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提供环境气象服务保障。

  • 原文来源: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gzdt/202307/t20230707_5634872.html
相关报告
  • 《厦门:组建联合创新团队 提升航空气象服务能力》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0-18
    •     根据《厦门市气象部门科技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10月11日,厦门市气象局印发通知,决定组建“航空气象与服务保障技术研究”联合科技创新团队。   该创新团队由厦门市气象局、民航厦门空中管理站、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三方业务骨干组成,将围绕为厦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航空气象服务的工作目标,提升航空气象服务能力,精准服务“交通强国”及厦门“五中心一基地”建设。   创新团队是推进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抓手,跨部门组建创新团队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期待三方携手推动厦门航空气象高质量协同发展。   据悉,该创新团队将以航空气象精细化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结合厦门新机场的服务保障需求,深入开展航空气象精细化服务能力建设和预报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厦门机场低能见度、风切变、强对流、强降水等航空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提升航空气象服务能力,助力航空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  
  • 《厦门: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 提升城市营商环境 》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2-04
    •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厦门市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建设“数字厦门”为突破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统一政务服务平台“i厦门”,在方便企业和市民网上办事,鼓励参与城市治理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市民更有获得感 厦门市通过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和数据开放,不断提升“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和网上办事大厅效率,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厦门市民及更多的投资者、创业者感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在京举办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上,厦门市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二。 作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i厦门”平台提升工程被列为厦门市政府201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7月29日,厦门市政府发布《进一步提升“i厦门”平台实施方案》,提出要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市民的便民服务事项,创新移动便民服务模式,提升线上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作为厦门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快“数字厦门”建设的重点工程,“i厦门”平台提升工程得到了全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日前,厦门市政府在厦门市人民会堂举办新版“i厦门”发布会,市政府领导出席了发布会。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近日,福建省委于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要全面开辟“政企直通车”,收集并精准帮助民企解决实际困难。“i厦门”平台此次改版升级,就推出了旨在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政企直通车”功能。通过“政企直通车”,企业可咨询政策、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表达诉求。企业的重要诉求可直接推送市领导阅示,缩短企业和政府沟通的距离。市领导和政府部门领导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企业诉求的办理情况,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关注“城市共治” “城市治理无小事,街头巷尾总关情”,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不仅有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生态环保等事关社会大众的重要问题,也有市容市貌、占道经营等关系市民的身边烦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治”一词使社会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公共权力和社会力量协同治理,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i厦门”平台为解决政民互动存在的群众不方便、处理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开通了“随手拍”应用。通过“随手拍”,市民可在线对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生态环保、市容市貌、新建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交通营运、旅游乱象和土方车运输等城市治理方面的存在问题进行举报、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共同参与城市治理。比如,市民小王发现小区楼下井盖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却不知道向哪个政府部门投诉反映,此时小王就可以拿起手机打开“i厦门”APP,通过“随手拍”功能拍照并描述问题和具体位置,提交后即可快速送达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处理。 从“网上办”到“掌上办” “i厦门”APP以实现“指尖全城通”为目标,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在手机APP端上推出统一就诊预约挂号、医疗费用诊间结算、统一办事预约、出入境办事服务、居住证办理与签注、交通违法查询、自助移车、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查询、办事指南统一查询、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等群众关注度高、办件量大的便民服务事项,并且不断完善业务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移动端使用体验,让市民从“网上办”变成可以轻轻松松“掌上办”。 目前“i厦门”手机APP共接入应用106项,包括公安交警、税务服务、交通出行、环境气象、文化教育、便民服务、城市信用、旅游观光、人事社保、食品药品、医疗卫生、政民互动、政务服务、住房保障共14大类。其中,统一办事预约接入全市28个市级单位、6个行政区,可在线预约事项两千余项;统一办事指南可查询全市8397项办事事项;统一医疗挂号预约覆盖全市27家医院;另外本次还推出医疗费用诊间结算、积分入学、幼儿园报名、居住证在线申办、赴金游办理、白鹭分等厦门特色应用。根据相关项目的建设进程,“i厦门”2019年度将上线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事功能。 政务服务水平怎么样,企业和市民说了算 企业和市民在“i厦门”平台上办事或者通过“随手拍”和“政企直通车”提交诉求和建议,不但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办理情况的实时进展,还可以对办理结果进行打分。在推出新版“i厦门”平台的同时,厦门市还配套出台了平台考核评分办法,对政府各责任部门的每个办事环节进行跟踪督办,并将企业和市民的评分结果纳入政府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 营商环境是好是坏,企业和市民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政府要习惯于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何顺应百姓和市场的新需求、新期待,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厦门正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探索。 (链接:“i厦门”平台简介) “i厦门”是厦门市为企业和市民提供统一政务服务的网络平台,包括PC端、移动端和自助端。平台于2014年5月上线,目前注册用户230多万。本次新版提升进一步丰富了各终端的服务内容,并在手机移动端APP新增“随手拍、政企直通车、权威资讯中心、即时在线评价”等4项政民政企互动功能,以解决影响企业和市民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为导向,提供多样性、便利化的线上沟通渠道。 建立全市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i厦门”平台目前支持公安实名认证、支付宝账号认证、银联卡认证、人脸识别认证、闽政通互认、港澳台认证、线下窗口认证等7种注册认证方式。用户登录认证后,在办理跨部门的多个服务事项时实行“一号通行”,免去用户重复注册、重复登录的步骤。相较同类APP,“i厦门”平台的认证机制是比较齐全和多样化的,功能上也实现了认证即注册,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逐步整合分散政务应用 “i厦门”平台着手逐步将各区、各部门分散建设的政务服务PC端、移动端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自助终端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的、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提升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服务协同水平。 推动“一网通办” “i厦门”平台以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为目标,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力争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统一申报、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效能监督;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加强统一数据汇聚共享,力争实现“一趟不用跑”或“最多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