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亚太地区医疗并购将达550亿美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1-19
  • Baker McKenzie和牛津经济学院(Oxford Economics)日前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得益于大型制药公司疯狂抢购廉价生产基地,预计2018年亚太地区的医疗保健并购(M&A)总额将增长80%,达到551亿美元。

    与此同时,2018年全球医疗保健并购将增长50%,达到4180亿美元。尤其是特朗普税改之后,美国公司税率的下调将促使北美地区涌现更高频的并购活动。

    这份报告预计,2018年北美地区的并购活动预计将达到2502亿美元,同比增长66%,而欧洲将成为第二大交易区域,并购额度达到1048亿美元,增长约11%。亚太地区551亿美元排名第三,非洲和中东(41亿美元)、拉美(37亿美元)则位列第四、第五。

    此前,由于英国退出欧盟、美国总统大选和全球最大医疗市场开展税务改革等原因,2017年全球并购额度相较于2016年的3060亿美元下降到2770亿美元。去年最大的单笔交易是吉利德(Gilead Science)以119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Kite Pharma。

    Baker McKenzie全球医疗保健行业集团主席Ben McLaughlin认为,随着专利技术即将过期,很多大型制药公司敏锐地意识到收入预期下降的现实,目前都在寻求投资下一个“重磅炸弹”药物(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这将促使制药公司的投资转向拥有众多在研新药的小型生物技术创业公司。

    报告同时指出,由于中产阶级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医疗保健,在亚太地区,制药公司也开始热衷于在类似中国的新兴市场收购本土企业,以便于与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建立联系。

    除了中国,新加坡的医疗并购活动同样频繁。据Mergermarket消息,去年新加坡发生多起重要医疗保健交易,Blue Sail Medical收购Biosensors International的大部分股权,Ping An Ventures以1.21亿美元收购Fullerton Healthcare Corporation,具体股份未披露;此外,拥有商业时报的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也以1.64亿新元的价格收购了养老院提供商Orange Valley Healthcare。

    与此同时,2018年全球IPO渠道预计将超过去年的157亿美元上涨至223亿美元,创五年来新高。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伴随着利率回升、全球贸易放缓和股票价格改变,2018年以后医疗保健交易的疯狂步伐将放缓。预计2019年全球医疗保健并购将放缓到4140亿美元,到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3680亿美元。同样,2019年医疗保健领域的IPO数量预计将减少到214亿美元,到2020年降至177亿美元。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5727.html
相关报告
  • 《德勤:《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展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19-05-10
    • 德勤近日发布了《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展望》报告。该报告认为,质量、效果和价值是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最新的热门话题,全球的利益相关者正在寻找创新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拥抱技术巨变 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是一个指数级变化的时代。技术革新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对医疗保健领域影响最大的则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人口健康数据。 在亚太地区,各国政府也纷纷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作为其重要的国家改革之一。例如,早在2017年,我国政府就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详细规划了精密医学技术开发、建立多级知识数据库、创建国家级生物医学大数据采集和存储平台。 总体来说,我们见证了亚太地区的生命科学和制药公司利用以下创新技术,以应对专利悬崖(指一个专利保护到期后,企业依靠专利保护获得的销售额和利润就会一落千丈)和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3D打印:3D打印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机会。生物制剂领域正在探索3D打印制造细胞和组织产品的新方法。 例如,药物和疾病模型可以在3D打印的组织上进行测试,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动物或人类身上测试。当3D打印与纳米技术结合使用时,它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应用:定制的白血球可以被设计用来追捕和攻击癌细胞。 尽管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潜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目前这些技术的法规仍处于萌芽状态,即使在澳大利亚等较发达的市场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来自临床试验、健康记录、基因概况和临床前研究的大数据集。 这些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能够以快于研究人员的速度验证临床假设,并迅速提供新的见解。 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简化药物研发过程,并开始向其他领域如诊断领域拓展。 二、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价值 随着医疗保健成本不断上升,亚太地区的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认识到保持个人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保健产品正在从治疗转向预防,从基于量的支付模式转向基于价值的支付模式。 例如,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综合社区护理系统,将医疗保健,长期护理,住房和生计支持服务统一起来,以便日本老年人能够获得在当地社区进行持续的优质护理。 事实上,许多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那些在该地区拥有先进卫生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正在倡导从“突破性”医疗保健模式向专注于注重整体人口健康的模式转变,采取临时性和基于交易的治疗方法已不再受欢迎。 三、专注以患者为中心 在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公司都在投资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能力。在“量化自我”的演变过程中,消费者对其医疗保健体验的参与度和期望值不断增长,因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干预的有效性,也对自身的疾病状况和健康风险更加了解。 在亚太地区,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越来越受欢迎,这将有助于提高亚太部分地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四、数据助力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健康数据是新的医疗保健货币,面对来自内外部持续、不断增长的数据涌入,医院将依赖认知分析来发现和梳理数据中最重要的节点和趋势,通过对数据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向临床医生、患者提出可行的见解。 有三项技术正在帮助亚太地区挖掘不同的数据源,即物联网、认知计算和基于云的交互操作EHR系统: 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对于远程临床监测、慢性病管理、预防性护理、老年人辅助生活和健康监测有重要价值。在亚太地区,物联网的应用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将重点转移到优质的病患护理上。 认知计算:认知计算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疗组织处理大量快速变化的数据。 认知计算能够处理各种统计算法并快速生成新数据的新模型,这将帮助大量医疗保健数据(从医疗设备、智能手机、活动跟踪程序和EHR等来源汇总而来)转化为个性化医疗方案。 更重要的是,认知计算还能用来预测健康趋势(如疾病发作)、检测数据模式(如药物对个人或群体的影响),或者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得以共享(如创建360度患者视图)。 基于云的交互操作EHR系统:当与AI相结合时,交互操作的EHR可以帮助亚太地区的医疗系统更好地将数据集成到日常护理中,并使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当这些数据存储在云中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访问这些数据,也可以在区块链上访问,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不变的数字交易记录分类账。 然而,随着数据使用的增加,以及像Wannacry等勒索软件的攻击,网络安全和数据风险管理问题成为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实际上,在每年发生的网络攻击事件中,医疗保健仅次于金融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正在研究新的法规,使患者能控制自己的数据并简化法规环境。 例如,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于2017年5月发布了最新版《健康信息系统安全指南》,旨在推广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医疗机构的网络攻击风险。 最近,日本的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封闭系统来减少网络威胁。但是,日本国家卫生系统新的医疗ID和数据共享方案的实施,将要求医疗机构将数据上传到外部服务器,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新的合作关系和运营模式诞生 为了应对利润率不断下降和成本不断上升的挑战,各国医疗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的合作方式和运营模式。 最近,中国通过发布《信息技术协定》政策来降低跨国经营的成本;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通过发展仿制药来处理药品可负担性和供应问题;日本政府则启动了一项计划,医疗企业可以在不进行收购的情况下创建非盈利控股公司,此外日本医疗企业还通过对外投资来提升业绩。 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城乡医疗支出的巨大差异,相对于发达国家,亚太地区的健康需求将会有更大幅度地提升,由此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长,而亚太国家的负担能力仍然是一个问题。
  • 《2018年全球3D打印支出将达120亿美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12
    • 知名市场研究公司IDC刚刚发布了一份最新的3D打印报告 — 《全球半年3D打印支出指导》。下面是它的主要内容: · 2018年,全球在3D打印方面的支出(包括硬件、材料、软件和服务)将达到近12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9.9%。而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长至200亿美元。这5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0.5%。 · 在总体支出中,3D打印机和材料将占到2/3的比例,到2021年分别达到69亿美元和67亿美元。打印服务支出占比略低,到2021年将达到55亿美元,并由按需和系统集成两类组成。 · 软件的购买速度将小于整体的市场增速,年复合增长率为18.6%。 · 分布式制造将成为整个3D打印的主导行业,占据2017-2021年支出的50%以上;医疗保健将成为第二大行业,2018年总支出近13亿美元;教育(9.74亿美元)和消费(8.31亿美元)其次。 · 到2021年,专业服务和零售将在消费市场中取得领。资源和医疗将成为在3D打印方面支出增加最快的行业,CAGR依次是38.4%和35.4%。 “3D打印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原型设计,深入了更多行业。随着该技术跻身主流,新产品、牙科用品和医疗支持用品将在未来5年中继续保持显著增长,”IDC的分析研究经理Marianne D'Aquila表示,“另外,医疗保健行业在3D打印方面的支出份额有望在2021年增加一倍,因为它们已经体会到了定制医疗产品的好处。” · 3D打印将主要被用于制造原型、售后部件以及新产品的部件。作为离散制造业的主要使用案例,2018年这三方面的开始将占到全球总开支的44%。 · 由于医疗健康供应商的推动,到2021年,牙科用品和医疗支持用品将成为3D打印的第4和第5大应用。两部分中,支出增长最快的将是组织/器官/骨骼(56.6%复合年增长率)和牙科用品(36.9%复合年增长率)。 · 2018年,美国将成为在3D打印方面支出最多的地区(41亿美元),西欧其次(35亿美元)。这两个地区的支出将占据全球的2/3。中国则将成为第三大支出地区(15亿美元),紧接着是中东欧、中东和非洲以及其它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 · 未来5年,3D打印支出增长最快的地区将是拉美(27.2%CAGR)和中东欧(26.0%CAGR)。同时,9大地区中的6个的CAGR将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