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设立百日:多家基建央企领跑布局》

  • 来源专题:河 北 省 雄 安 新 区 建 设 发 展 监 测 服 务
  • 编译者: lxh
  • 发布时间:2017-07-25
  • 雄安新区设立百日:多家基建央企领跑布局部分央企已在雄安租下办公楼; 另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在新区布局业务

    6月29日,新京报记者走访雄安新区发现,包括绿地控股、中铁建工、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煤集团在内等一批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已进驻新区。新京报记者赵毅波摄 7月9日雄安设立新区迎来第100天。三个月前的4月1日、 随着新华社播发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 一大批上市公司迅速宣布在当地设立子公司、 资本市场掀起一股"雄安概念热"。

      4月14日,上交所表示,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参与新区的建设,同时及时督促相关公司就雄安地区的业务情况、所受影响等情况做出准确说明,并需就相关风险作特别提示,“督促出现过度投机炒作趋势的公司进行停牌核查,警示交易风险。”

      设立消息发布三个月后,新京报记者于6月29日走访雄安三县发现,一批从事基建领域业务、具有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密集进驻雄安新区,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的计划目前正处于规划阶段,构成了目前上市公司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主要图景。

      多家上市公司表态将在雄安新区布局业务

      6月27日午间,金智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在雄安新区设立智能电网综合运维平台公司,暂定名为雄安金智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拟现金出资5000万元,占比100%。当日午后开盘,金智科技涨停。

      金智科技并非唯一一家拟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公司的上市公司。从事节能门窗幕墙研发的嘉寓股份,就在此前宣布将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4月4日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嘉寓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计划专门设立嘉寓雄安新区区域总部。

      另一家同期宣布在此投资新设子公司的还有京蓝科技。4月6日晚,从事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的京蓝科技宣布,拟在河北省雄县投资设立雄安京蓝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和雄安京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除设立子公司外,另有神州长城等上市公司表示将迁址雄安。4月28日,神州长城公告称,计划将下属建筑施工类公司神州长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神州长城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注册地址迁到雄安新区。

      除上述公司之外,国投安信、北京科锐、太极实业、常山药业、飞利信、东方雨虹、中国电建等10多家上市公司也明确表示将在此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4月14日,上交所表示,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参与新区建设,同时及时督促相关公司就雄安地区的业务情况、所受影响等做出准确说明,并就相关风险作特别提示,“督促出现过度投机炒作趋势的公司进行停牌核查,警示交易风险。”

      随着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发布满三个月,上述表态将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上市公司实地情况进展如何?新京报记者走访雄安新区,并致电上述公司,部分公司回应称有不同程度进展。

      对于计划设立子公司的京蓝科技,6月29日,京蓝科技证券部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雄安新区工商注册还没开放,需要等注册手续开放再办理注册。同样拟设立子公司的金智科技,也对记者做如是回复。

      6月28日,新京报记者自雄安三县之一的安新县工商部门获悉,目前因为雄安新区建设,当地工商注册工作暂停,具体何时恢复正常需要等通知。

      除此以外,部分上述上市公司也就其在雄安新区的进展状况向记者进行了说明。对于在雄安新区新设医院等计划是否有进展,常山药业表示,目前是规划阶段;对于项目部是否进驻雄安,东方雨虹称,项目部在公司总部这里,在当地尚无分子公司;对于工作组在雄安工作进展情况,一位中国电建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目前工作组已经进驻当地。

      嘉寓股份、北京科锐、太极实业、飞利信、神州长城等公司电话无人接听。

      绿地控股等上市公司已在新区租办公楼

      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房地产巨头——绿地控股此前虽未发布正式公告,但已进驻雄安新区,位于雄安新区管委会东边的津海集团厂区内,大门上已经挂上“绿地控股集团雄安公司”的招牌。公开信息显示,津海集团是容城龙头企业。

      6月29日,新京报记者联系绿地在雄安新区的现场负责人,拟就企业在当地拿地计划、业务进展情况进行了解,对方拒绝接受采访。

      除地产巨头绿地控股外,一批基建行业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也已悄然进驻雄安:位于容城奥威大厦附近的雄安新区管委会附近,坐落着中铁建工、中煤建设、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在容城宾馆则坐落着中建一局办事处和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赛瑞斯)。中国华冶科工集团则坐落在容城汽车站附近。

      其中,中煤建设、西南设计院、中建一局、赛瑞斯、华冶科工分别属于上市公司中煤能源、中国建筑和中国中冶旗下。

      记者实地走访看到,目前多家企业在当地的工作尚处于准备阶段。其中,中国电建、中煤建设、西南设计院、中国交建、华冶科工等公司的办公楼租下不久,处于装修阶段。

      相比而言,中铁建工在当地的业务进展较大。6月29日,中铁建工在当地的负责人何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雄安新区规划还没下来,“一旦成形后肯定会公示,我们再通过正常招投标参与建设。”同时,他也透露,中铁建工在新区的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铁路枢纽车站、行政大楼等方面。

      6月26日,雄安新区举行了就业培训暨劳务用工对接会,75家中央和地方企业现场发布意向招工岗位6.8万个。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会上表示,目前雄安新区没有搞任何建筑工程,房地产市场已经被管控住了。

      何主任对记者称,公司正在负责安排用工,我们企业现在要解决的各类岗位加起来大概是8000人,未来将安置到房地产建设、市政绿化管网、物业、安保这几块。

      安信证券称于6个月内完成新区分支机构设立

      除基建行业背景外,上述大部分企业的另一共性,在于中字头的央企背景。比如,中铁建工为中国中铁的子公司,而中国中铁为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国资委下属央企。再如国投安信,为央企国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5月初,国投安信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安信证券已获批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设立27家分支机构,安信证券也成为雄安新区设立后首家获批进驻的券商。

      6月29日,国投安信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目前安信证券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一事还没有新进展,“但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们是中央企业,当时向深圳证监局申请的时候,他们也问过,我们也与雄安新区有过沟通。”

      今年5月,安信证券表示,自批复下发之日起,将于6个月内完成分支机构设立及工商登记事宜。对于安新县工商部门称工商登记暂停一事,对方表示没听到过,“我们还是比较顺利的,六个月内完成设立,在雄安的办公楼都已经租下了。”

      6月29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其办公地址位于雄安新区管委会东边不远处的一栋三层楼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大型央企进驻雄安新区不只一支队伍。

      根据记者实地走访,中国中冶旗下就有赛瑞斯和华冶科工至少两支队伍进驻当地,而中国建筑旗下也有中建一局、西南设计院等进驻。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建筑旗下的中建五局也已进驻当地。

      中国中铁旗下也不只中铁建工一家单位进驻,中铁建工何主任表示,中铁有11个局已经来到雄安新区。

      何主任介绍称,中铁各个工程局具体的分工是在全国各片区之间,在雄安新区没有具体分工。在招投标时,大家都参与,看谁出的方案有优势。“而且我们跟踪的一些项目,股份公司(即中国中铁)也会协调,这是内部的事。”(新京报记者 赵毅波)

相关报告
  • 《驻晋央企全国八省建设城市管廊将对接雄安新区新华网》

    • 来源专题:河 北 省 雄 安 新 区 建 设 发 展 监 测 服 务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7-06-15
    • 中新网太原5月9日电 (任丽娜)驻晋央企中铁十七局集团9日传来消息称,该集团承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分布在8个省的10个城市,该集团召开了对接雄安新区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技术研讨会,正在做好与雄安新区对接准备工作。 中铁十七局作为中国铁建首家设立投资管理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大型企业,最早介入管廊投融资领域,整合社会资源,于2015年10月牵头成立中国首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体化服务中心”,联合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地下管廊智慧化管理运营系统,实现了设计、咨询、施工建设、投融资、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产业链环节完整闭合。 据中铁十七局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在中国铁建所列拟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八大业务板块中,明确中铁十七局负责“城市综合管廊”谋划工作。该集团召开了对接雄安新区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技术研讨会,总结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先进经验和核心技术,做好与雄安新区对接准备工作。 中铁十七局承建的辽宁营口开发区综合管廊及附属PPP项目近日开工。周福荣 摄 该集团抢抓机遇布局全国,加强战略合作,凭借综合实力和品牌效应,中标邯郸、南京、石家庄、郑州、包头、吕梁等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持续打造示范项目。该集团管廊建设经验在中国新型城市化投融资论坛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研讨会、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论坛上推广,受到政府机构深度关注。 此外,该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建设首个国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重点实验室,致力建设完善的综合管廊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搭建智慧管廊信息平台,服务工程实践。 目前,中铁十七局在设备研发、管廊试验室、装配式产业基地、勘察设计、关键建造技术、一体化服务中心、投融资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综合优势。(完)
  • 《看高校布局雄安: 北大将在雄安新区建医学中心新华网》

    • 来源专题:河 北 省 雄 安 新 区 建 设 发 展 监 测 服 务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7-06-15
    •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大学官网获悉,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近日率团到访河北,洽谈校省合作事宜,内容涉及北大将在雄安新区建医学中心、双方加强人才合作等多方面。同时,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除北大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京内多所高校也已开始对接雄安新区。   北京大学   将在雄安新区建立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今后北大将结合自身优势和雄安新区建设需要,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努力为雄安新区建设作出贡献。郝平提到,北大将在五个方面与雄安新区开展合作,内容包括发挥北大医疗资源优势,在雄安新区建立学科齐全,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一流医学中心;在雄安新区建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高端培训中心。同时,北大经济学院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建立PPP中心,重点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此外,北大还将支持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双方人才合作,为河北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输送更多的北大毕业生。   北京师范大学   将在教育、生态等领域展开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官网发布消息称,5月8日,校党委书记程建平、校长董奇、副校长陈光巨等一行赴河北省商谈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事宜。河北省省长许勤,省委副书记李干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袁桐利等均出席座谈会。此新闻稿近日被河北媒体解读为“北京师范大学或将成为雄安新区第一个搬过来的大学”,北青报记者向北师大求证“是否搬迁”,学校官方对此未明确回应。   不过,校长董奇则在这次座谈会上透露,北师大将在教育、文化、生态、健康等领域与河北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发展,助力雄安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和吸纳国际人才,服务雄安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   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4月5日召开的专题学习研讨会上,校党委书记赵长禄表示,学校要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和学科、科研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发展、设立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实际,加快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和对接,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力争在医工融合等方向上取得突破。   中国传媒大学   成立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   4月22日,中国传媒大学成立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并举行首届雄安新区发展研讨会。该校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由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担任,将研究文化、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等六个领域。   该校党委书记陈文申表示,学校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雄安新区建设为中心,基于互联网精神而设立的新型智库机构。研究院充分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资源及广泛的社会智慧,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与中国特色的新型资政智库。(记者 王晓芸 刘旭 李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