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丨捕捉到脊椎动物的第一次心跳》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1
  • 2023年9月27日,美国哈佛大学Adam E. Cohen研究组与Sean G. Megason研究组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bioelectrical phase transition patterns the first vertebrate heartbeats的文章,利用全光学电生理方法对斑马鱼第一次心跳的事件进行捕捉,并利用生物电生理学对斑马鱼心跳进行模型模拟,显示了脊椎动物中第一心跳从无到有、从异步到协调跳动的转变。

    该研究通过多通道全光学斑马鱼胚胎早期心脏发育阶段钙离子活性记录,揭开了脊椎动物第一次心跳的时间框与动力学特征,同时也对心脏从静止到开始非同步跳动再到同步跳动提供了模型模拟,并对心脏起跳的空间起搏点进行了细胞类型的鉴定




    本文内容转载自“ BioArt”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6rT-29vjX_c4YWkTVcVw

相关报告
  • 《Nature | 脊椎动物肩胛带咽起源的化石证据》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06
    • 本文内容转载自“ 誉文编辑”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mWIrz4G-zajjURJc2jq9g 2023年11月1日,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Fossil evidence for a pharyngeal origin of the vertebrate pectoral girdle的文章。 脊椎动物成对附肢的起源是研究最多、争论最多的进化新征例子之一。人们广泛认为成对附肢是关键进化新征,为控制游泳和鳃通气提供了新的机会,也是生命最终从水中过渡到陆地的先决条件。过去150年的争论主要由两种有争议的理论构成:腹外侧鳍折叠假说和原鳍假说。后者认为鳍和肩胛带是从祖先的鳃弓进化而来的。尽管动物发育方面的研究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一观点的兴趣,但显然还缺乏化石证据的支持。 该研究提出了脊椎动物咽基肩胛带的古生物学支持。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揭示了西伯利亚早泥盆纪盾皮鱼Kolymaspis sibirica脑壳的细节,表明肩胛带有咽部成分。将这些发现与更新的盾皮鱼类和无颌外群的比较解剖学相结合,认为肩胛带起源于第六鳃弓。这些发现为理解肩胛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本研究提供的证据阐明了无颌鱼类头-躯干连接处的位置,并解释了颌口动物鳃弓数的约束。结果再现了原鳍假说的一个关键方面,并帮助调和了该假说与腹外侧鳍折模型。
  • 《Nature | 盲鳗基因组与脊椎动物的进化》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29
    • 2024年1月23日,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杂志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he hagfish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的文章。 作为唯一幸存的无颌鱼类谱系,盲鳗和七鳃鳗为早期脊椎动物进化提供了关键窗口。本文研究了脊椎动物全基因组复制和程序性DNA消除的复杂历史,时间和功能作用,基于棕色盲鳗Eptatretus atami的染色体规模基因组序列。结合来自同源和系统发育分析的证据,研究人员建立了脊椎动物基因组进化的全面图景,包括早于早寒武纪环口-颌骨分裂的自体四倍体化(1RV),随后是寒武纪中晚期的同种异体-四倍体化(2RJV)和环体中延长的寒武纪-奥陶纪六倍体化(2RCY)。随后,盲鳗经历了广泛的基因组变化,染色体融合伴随着器官系统(眼睛、破骨细胞)所必需的基因的丧失,部分原因是它们的身体计划简化。 最后,研究人员表征了盲鳗中的程序性DNA消除,鉴定了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从体细胞谱系中删除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和重复元件。这些种系特异性基因的消除提供了一种通过抑制种系/多能性功能来解决体细胞和种系之间遗传冲突的机制,这与七鳃鳗的发现相似。重建脊椎动物早期基因组历史为进一步探索环状体和有颌脊椎动物进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