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3-06-30
  • 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
    发布时间:2023-06-02 来源:经济日报大 中 小
      截至2023年5月24日,全国碳市场安全运行449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5亿吨,累计成交额107.86亿元,累计清算共计61350笔,累计清算金额215.71亿元。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登”)副董事长朱国辉日前表示,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二级市场价格走势平稳,价格水平基本符合预期且贴近减排成本,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与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记者了解到,作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运维管理机构,为了更好地服务第二个履约周期,中碳登积极推动市场制度设计和法治建设,参与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的制定完善,助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同时积极提升系统功能,持续优化业务流程,高效推动新增3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注册登记账户开立及市场参与工作,与多地生态主管部门合作,协助边远地区和履约困难地区做好能力建设。后续将在账户服务方面持续优化注册登记流程和系统功能,在交易结算方面将加快推进“1+N”结算银行体系建设,在能力建设方面将继续为地方主管部门和控排企业提供更专业辅导。
      朱国辉透露,中碳登承建的注册登记系统已为行业扩容完成了多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完全具备承接全国碳市场多行业纳入的各项条件。此外,中碳登已与多家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针对扩容行业企业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和碳市场模拟实操活动,帮助企业提前熟悉市场系统和规则,提升其参与碳市场的综合能力。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涉及29个省市。除了已有试点碳市场的省市企业,其他大部分企业都是第一次参与碳市场,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在市场启动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履约相关工作,对企业的发电机组机改程度、排放数据管理能力、资金分配能力和碳资产管理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在此基础上,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依然取得了99.5%的履约率,实属不易。
      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在确保电力供应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手段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碳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初步实现了对燃气、超超临界、热电联产等高效率低排放机组的正向激励,兼顾了节能减排和行业发展。2020年电力行业单位火电发电量碳排放权强度相较2018年下降1.07%。
      根据中碳登向2162家重点排放单位发放调查问卷的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35份),第一个履约周期后,超过80%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碳资产管理,其中约15%的重点排放单位成立了10人以上的碳资产管理团队。近90%的重点排放单位表示将更加重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积极配合报告核查,并将碳排放数据纳入企业日常监管和统计范畴。通过全国碳市场实现减排收益的重点排放单位中,有45.71%的重点排放单位计划将减排收益资金投入节能减排工作中,20%的重点排放单位计划用于补充生产流动性资金,以碳市场激励企业加大减排投入,反哺行业发展作用初步显现。
      国家电投湖北电力有限公司是最早试水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目前的履约率是100%。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立新表示,全国碳市场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环境权益类资产及减排收益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变现渠道。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前后的排放呈下降趋势。他以荆门掺氢燃烧项目为例介绍了企业在节能减碳、控排减排方面的进展。
      “从前年开始,我们对荆门燃机的燃气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这是我国首次在重型燃机商业机组上实施高比例掺氢燃烧改造试验和科研攻关,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在天然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供商业机组中进行高比例掺氢燃烧的示范项目。掺氢比例从前年的15%提升到去年的30%,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氢燃烧的零碳生产。”李立新说。
      对全国碳市场下一步发展,李立新希望能尽快纳入更多的行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提升交易活跃度,助力企业更加坚定地走清洁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希望能尽快重启CCER项目申报,让环境权益价值获得更大的市场化空间。此外,期待绿色电力与绿色证书体系能与碳市场更好地融合发展,避免环境权益的重复计算,为各类控排企业提供更多的减排路径选择。(记者 曹红艳) .
  • 原文来源:http://www.nea.gov.cn/2023-06/02/c_1310724322.htm
相关报告
  • 《欧盟第二个碳交易市场今年试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5
    • 欧盟第二个大型碳交易市场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II(EU—ETS II)将于今年启动试运行,作为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双胞胎”,EU—ETS II将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碳交易市场运行,主要覆盖建筑、道路运输和其他未被EU—ETS覆盖的小型工业部门碳排放,今年开始试运行3年,2027年或2028年正式启动。有分析认为,EU—ETS II覆盖行业将把昂贵的排放配额成本转嫁到欧洲消费者身上,不仅无法实现既定减排成效,反而会拖累欧洲民生。 ■■建筑和道路运输碳交易体系成形 据了解,EU—ETS II减排目标为到2030年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2%。根据欧盟委员会安排,EU—ETS II排放监测和报告将于今年开始,最早2027年正式启动,届时欧洲经济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8%将被碳价覆盖。如果2026年油气价格异常高企,EU—ETS II将推迟到2028年启动。 EU—ETS II的设计思路与EU—ETS高度类似,包括配额总量上限线性递减、排放配额拍卖、市场稳定储备机制等。去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2027年EU—ETS II排放配额数量上限,覆盖排放量10.36亿吨。为确保启动首年配额供需平衡,2027年排放配额总量会额外增加30%。此外,如果排放配额价格连续两个月均价超过45欧元/吨至55欧元/吨,将释放2000万吨排放配额来调控市场。如果连续三个月价格超过之前6个月均价的两倍,将释放5000万吨配额。 彭博新能源财经欧洲环境市场主管艾玛·科克表示:“欧盟实现气候目标需要所有部门都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处理对总排放量贡献较大的建筑和道路运输领域将十分棘手。” ■■欧洲碳交易进入工业脱碳核心阶段 欧洲智库欧洲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转型圆桌会议表示,欧洲排放交易体系正在进入一个以工业脱碳为中心的新阶段。 EU—ETS II将先与EU—ETS并行运行,在2030年前后合并运行。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在2031年10月底之前对二者合并可行性进行研究。按照现行预测,2030年EU—ETS II排放配额总量大约为8亿吨,EU—ETS排放配额总量届时已经降低到6亿吨,如果二者合并,到2032年欧盟碳市场规模将至少扩大至1.3亿吨。 欧盟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EU—ETS II碳价在50欧元/吨至84欧元/吨之间,这一碳价水平将为建筑翻新和低排放交通投资提供市场激励。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7至2035年间,EU—ETS II将产生约7050亿欧元收益。 但有分析认为,到2030年,EU—ETS II碳价将涨至170欧元/吨至264欧元/吨,甚至可能达到340欧元/吨的高价水平。这凸显出建筑和交通领域的减排挑战,同时反映出业内对这些领域的减排成本和成效缺乏共识。 德国墨卡托全球公域和气候变化研究所指出,只要化石燃料需求仍然很高,EU—ETS II碳价就会走高。因此,针对建筑和道路运输领域,还需要实施额外减排监管措施,尤其是占EU—ETS II相关排放量一半以上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而对于能源和交通贫困比例较高的国家,如保加利亚、匈牙利或斯洛伐克,支持家庭永久淘汰化石燃料则应该是优先事项。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气候与能源政策工作组的负责人迈克尔·帕尔强调,如果碳价涨幅过大,政府可能会选择降低排放上限,这将对气候目标可信度造成重大打击。 ■■消费者面临碳交易高成本转嫁风险 德国墨卡托全球公域和气候变化研究所政策分析师和气候经济学家卢克·海伍德表示:“启动EU—ETS II是为了将运输和供暖燃料纳入减排范畴,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欧洲民众的能源消费成本将直线飙升,届时不仅无法实现更大减排成效,反而让民生遭受更大打击。” 彭博新能源财经指出,到2030年,EU—ETS II将成为全球“最贵”碳市场,届时其碳价预计将飙升至149欧元/吨,是EU—ETS覆盖下工业和发电厂排放二氧化碳价格的两倍多。 虽然EU—ETS II与EU—ETS都是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但在运行细节上存在区别,EU—ETS II主要覆盖上游排放即针对燃料供应商,即燃料供应商需要监测和报告自身排放情况,终端消费者如普通民众、车主等不需要。不过,燃料供应商很可能将产生的高成本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如果成本全部被转嫁,公路运输费用可能会增加22%至27%,家庭取暖费用可能会增加31%至41%。 对此,艾玛·科克表示,根据预测,如果EU—ETS II 2027年正式运行,EU—ETS II碳价将大幅上涨,直接冲击消费者账单。不过,随着早期减排以及电动汽车和热泵等低碳解决方案成本进一步下降,2030年之后碳价有望出现下降。 油价网指出,EU—ETS II所覆盖行业领域的减排行动,不足以助力欧盟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而且还将给欧洲民众和小型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截至目前,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欧盟成员国已经对于EU—ETS II可能给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表示担忧和警惕。
  • 《龙源电力完成首批碳配额履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11
    • 9月1日,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通过自研碳资产交易操作平台系统完成国家能源集团首批3家火电企业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拉开了集团公司第二个履约周期清缴履约工作的序幕。   图为碳交易工作人员进行碳排放配额清缴 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后,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与集团公司所属控排企业密切配合,认真盘查企业碳排放量,精心维护管理企业碳账户,密切跟踪市场交易形势和政策动向,及时制定集团公司整体交易履约方案;研发升级碳资产交易操作平台系统,反复推敲细节功能,精心打磨前沿技术,持续丰富功能配置,实现自动获取配额发放及履约数据,生成企业履约计划并推送审批,智能填报并提交履约申请,有效提升了碳交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开展高质量碳交易工作,该公司控制成本,防范风险,确保控排企业全数按期完成清缴履约,展现集团公司良好形象,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