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储气库群圆满完成第十一轮注气任务,注气量超3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17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正式结束第十一轮注气任务,本轮注气量超过30亿立方米,创下全国在役储气库周期注气量最大记录,充分发挥了东北储气中心调峰保供的重要作用。

    辽河储气库群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能源工程,负责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随着老库扩容、新库建设及注采气装置规模扩大,辽河储气库群的调峰能力全国领先。

    为安全高效完成本轮注采转换,辽河储气库群提前进行设备检修、管线巡护等工作,并于3月28日正式启动第十一轮注气。通过加密设备日常巡检维护,压缩机故障率大幅下降,综合注气单耗降至42.69千瓦时,预计节约电费约1500万元。

    目前,辽河储气库群已进入注采转换期,为第九个周期采气做准备。按照规划,到2035年,辽河储气库群将形成库容量218亿立方米,工作气量100亿立方米,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地下储备中心。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0217.html
相关报告
  • 《本轮冬季保供京津冀 辽河储气库群刷新多项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3月14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获悉,随着双6储气库正式结束第六轮采气周期,包括雷61储气库在内的辽河储气库群,已圆满完成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自2016年采气投产以来,辽河储气库群累计采气量突破72亿立方米。 据了解,本轮冬季保供适逢2022年全国两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肩负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重任的辽河储气库群“火力全开”,多项纪录被刷新。 其中,周期采气量达到22.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了4.32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单日调峰能力最高突破3000万立方米,较去年翻了一番,日调峰增量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11月上旬,在中国石油储气库中第一个开始采气,采气量起步就站在往年最高点,助力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应对强寒潮天气;本轮采气周期共有36口井参与保供,为历年之最。 双6储气库单日最高采气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本轮采气时长同比减少近1个月,采气量仍然达到21.3亿立方米,刷新了上一轮采气周期创下的17.56亿立方米的最高纪录;雷61储气库第二轮采气周期累计采气0.92亿立方米,较之首轮采气318万方大幅增加。 据了解,辽河储气库群已经被列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共包括7座储气库,预计2035年可形成百亿方天然气调峰能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 2022年,辽河储气库群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双台子储气库群地面管线建设、新注采井和大尺寸井建设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国内首台国产大功率离心式压缩机组正在调试当中。
  • 《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地面工程竣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8
    • 10月21日,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地面工程通过股份公司专家组的竣工验收,标志着双6储气库完成建设与生产试运行,正式进入生产考核阶段。 双6储气库担负着“气化辽宁”、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储气库、东北第一大库,在调整国家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保障供气安全及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储气库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完工投产,已累计完成6轮注气和3轮采气,库存天然气量、可调工作气量等重要指标都超额达到设计要求。 据介绍,储气库建设是辽河油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辽河油田对标国家优质工程,坚持精细管理、科学组织,实现了双6储气库率先达容扩容,目前正进一步总结经验,按照建设“百亿立方米气库”目标,加快双台子储气库群和雷61储气库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