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全悬浮定深高抗台风养殖平台 “海塔一号”正式开工建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2-31
  • 12月18日,由湛江湾实验室设计打造的“海塔一号”举行开工建造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这座全球首例全悬浮定深高抗台风养殖平台正式拉开建设序幕。项目预计2024年可下水运行。“海塔一号”是具备海上半潜养殖自主航行避台风、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控制智能等特点的全海域漂浮式动力定位网箱。项目采用潜艇悬浮定深技术,半潜可抗14级台风,全潜可抗超强台风,可抗19米巨浪,适用于南海离岸20公里至300公里海域,具有全潜避风、多能互补、自动投喂、养殖监测、无线传输、渔旅结合等功能。“海塔一号”针对漂浮式网箱的总体性能、作业工况、作业需求研制而成,是全球首例全悬浮定深高抗台风养殖平台,也是远海养殖发展和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的重大科研装置之一。

  • 原文来源:https://aoc.ouc.edu.cn/2023/1228/c9828a453239/page.htm
相关报告
  • 《全球首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在通州湾下水》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袁雪
    • 发布时间:2025-04-01
    • 点击上方蓝字 轻松关注我们 全球首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在通州湾下水   3月28日,由钦实佳美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在通州湾举行下水仪式,这是南通船舶海工企业在现代化、智能化渔业养殖模式上的成功探索,也是南通与湛江携手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成功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在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方面的空白。   该智能平台是钦实佳美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湛江湾实验室、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重大海洋装备项目。作为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工船,它以“无限航区设计”“动态化养殖模式”“智慧化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开创了深远海工业化养殖的新纪元。   据了解,该智能平台于2024年4月开工,设计通航水域为无限航区,总长154.00米,型宽44.00米,型深24.25米,最大养殖吃水20米,养殖水体80000立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设计寿命20年,设计转场能力1000海里。平台艏艉和柱稳式中部相结合,布置有驾驶室、生活楼、直升机平台等。艉部配置两台全回转舵桨装置,艏部配置两台侧向推进装置,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及锚泊等系统,可实现漂浮式养殖、自主航行和紧急避台。   据悉,平台针对深海养殖海域工作环境的要求,通过多能互补能源自供给智能化管理机制,提出南海全域化的“以静为主,动静结合”渔业养殖模式,开展“海上半潜养殖、漂浮动力定位、自主航行避台、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功能智能”的养殖试验研究,打造常态化漂浮式动力定位的海上综合试验平台,打破南海渔业养殖区域受水深的制约,引领海洋渔业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 农业科技侠交流群 入群可添加小编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来意-姓名-单位,若二维码添加失败,请公众号后台私信留言“入群”) 投稿、宣传推广、开白等请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1”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转自农业科技侠数字与智慧农业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沐瑶 来源:扬子晚报 声明:本文旨在前沿分享,若有编辑等问题,敬请后台留言
  • 《直面超强台风“摩羯”挑战!全球最大漂浮式风机、全球最大海上风机展现卓越抗台风性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9
    • 9月6日下午,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在海南文昌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m/s),成为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 超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横扫海南、广东、广西等区域,我国南海在运的风电机组均直接或间接受到台风影响。在台风中,包括全球最大漂浮式风机“明阳天成号”(MySE16.6T-180)、 全球最大海上风机MySE18.X-20MW机组、国内首台“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MySE7.25-158)、国内首个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引领号”(MySE5.5-155)、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等在内的超1700台明阳风机直面“摩羯”挑战,展现出卓越的抗台风性能。 同时,全球首个装机容量超三百万千瓦的海上风场——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43台在运风机成功抵御了超强台风的冲击,9月5日0时至9月7日9时发电量超1088万千瓦时,再次证明了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领先力与可靠性,将“台风区”变为“富矿区”。 创新引领,漂浮式风机彰显卓越“抗风力” 在广东阳江,由明阳智能研制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和“三峡引领号”机组表现出了卓越的抗台风能力。 “明阳天成号”以真本领应对了极端天气的挑战。为确保风机的稳定和安全,“明阳天成号”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360°的台风载荷。“明阳天成号”采用了单点系泊系统,在锚链的牵引以及翼型塔筒提供的气动升力作用下,它能够根据台风的方向进行自适应的偏航调整——台风吹向哪,“明阳天成号”就转向哪,让风轮始终正对来风方向。 其单点系泊方案使支撑结构极限载荷降低40%,从而提高了风机在台风天气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明阳天成号”在台风过程中各种极限工况下运动响应监测数据分析评估,“明阳天成号”在台风中的运动响应与设计吻合,满足设计要求。台风期间,机舱加速度稳定在0.13g以内。 “三峡引领号”在本次台风期间直面最高瞬时风速达40m/s。该平台搭载的MySE5.5-155风机在设计阶段就注入了抗台风基因。在机组研发过程中,基于南海台风、极端海浪等恶劣环境的考虑,明阳智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定制化设计,选用了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最高可抵抗17级台风。自2021年投运至今,“三峡引领号”又一次成功抵御了极端天气的冲击,再次证明了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 逐浪蓝海,超1700台风机安全稳定运行 今年8月下旬,在海南临高完成吊装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MySE18.X-20MW也是“摩羯”台风的主要途径之地。该款机组曾获评Windpower Monthly 杂志“2023年全球最佳海上机组金奖”,其采用柔性功率设计,最大功率可达20MW。MySE18.X-20MW依托于明阳智能2600多台抗台风机组运行经验,采用主动抗台风技术,在此次极端天气状况中“安然无恙”。 此次台风过境,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沿海风电场均受到影响。据统计,有51个海陆风电场的1735台明阳风机直面台风挑战,抗台风表现优异。 9月6日下午13时40分前后,广东湛江徐闻北海上风电场47台明阳抗台风海上风电机组迎来的最大瞬时风速达到了76m/s——相当于17级以上的风力强度。 台风过境期间,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监测到最大瞬时风速达到49m/s,相当于15级以上风力强度。该风电场表现出了优异的抗台风性能,9月5日0时至9月7日9时发电量超1088万千瓦时。 位于此次台风风圈中的“明渔一号”也平稳地屹立在台风中。它采用50年一遇的设计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海洋工程、渔业养殖等多专业设计理念,对网箱结构及网衣系统进行合理加强设计,并减少台风工况下的养殖容积损失,有效保障了装备的安全和养殖鱼的安全,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影响。 知难而进,深耕风电开发“无人区” 中国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处在台风区域,明阳智能知难而进,将台风“无人区”变为了风电开发的“富集地”。明阳智能创新把抗台风智能化与AI相结合,针对不同地区、风场、机位,配置个性化的抗台风控制策略,使其可进行智能逻辑判断,主动应对台风侵袭。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台风未来登陆区域的风向、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气压、距风电场距离等预判数据,为制定抗台风策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明阳智能的抗台风历史还要从广东湛江说起。2007年,明阳智能研制的全球首台抗台风型1.5兆瓦风电机组在湛江徐闻投运。此后,明阳智能持续领航抗台风风机发展。 2016年,MySE3.0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机在珠海桂山海上示范风电场投运,次年即经历17级强台风“天鸽”的正面冲击,在68.5m/s的极限风速考验下依然可靠稳定运行;2021年,由明阳智能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抗台风漂浮式风机“三峡引领号”成功并网;2023年,“海油观澜号”开启了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捕风、抗台风征程;2024年9月,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机“明阳天成号”直面超强台风“摩羯”的挑战。 抗台风十七载,明阳智能现已自主攻克多项台风区海上风电的世界级难题,并实现全球抗台风风电技术引领,成为行业内掌握台风风场实际运行数据最多的企业,也是抗台风风机中的“第一品牌”。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600台明阳风机在台风区域运行,这些风机先后经历了数十场不同等级的台风,最大台风等级达到1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