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HIV病毒一旦感染人体,将终身携带。HIV不断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增加机体对多种感染和疾病的易感性,如结核、乙肝、HIV感染相关肿瘤、精神异常等。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出现大大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如果早期及时正确接受治疗的话,HIV感染者的寿命与未感染者并无明显差异。但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名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疗法治疗后,将由于早衰平均减少5年的寿命。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联合开展研究探讨慢性HIV感染导致早衰的机制。其研究结果发表于4月21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
研究者在慢性HIV感染者的红细胞内发现了一个CpG的DNA甲基化标记,可能与其加速的衰老进程相关。研究对137名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感染者和44名健康对照成人的全血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了他们DNA甲基化标记形态的差异。研究发现,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衰老时间平均提前4.9年。而早衰的出现与HIV感染时限无关,不管是近期感染(小于5年)还是慢性感染(大于12年),结局无差异。提示我们与早衰相关的是HIV感染本身,而非感染时间的长短。
在未来,调节甲基化的药物将可能用于延缓HIV感染者的衰老进程。同时,通过运用表观遗传学方法确定患者的生物学年龄,医生将有可能为患者定制更加个性化且有效的预防干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