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单面光伏相比,双面光伏(Bifacial PV)具有更高的能源产量。开发合适的模型来模拟双面光伏电站的能量产额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工业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充分计算地面反射辐照度(GRI)的能量产额是一个挑战。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调查目前可用的能源产量模型,并提出改进的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来研究双面光伏电站的运行特性。该模型计算了来自每个细胞串前后8个辐照度贡献的吸收辐射:DNI、DHI、来自DHI (GRIDHI)的GRI和来自DNI (GRIDNI)的GRI。该模型是使用一个定义的案例研究发电厂进行测试。吸收辐照(下标“ab”)对其贡献的分解表明,夏季gridni -ab- back明显大于冬季gridhi -ab- back,但冬季两者基本相同。此外,在GRI的计算中,通过对三维空间的视图因子计算算法的实现,避免了对无限长模块行进行一般的简化。这一程序允许评估土地面积对年能源产量的影响。在灵敏度分析中,相关地面面积的扩大导致能量产率的渐近增加。此外,还量化了地面阴影对电厂性能的影响。与没有地面阴影的假设情况相比,地面阴影的存在使年发电量减少了近4%。最后,分析了五种不同的接地面及其产生的双面增益。结果表明,干沥青(12%反射率)的双相增益小于发电(BGel)的6%,而白膜(70%)的双相增益仅为BGel的29%。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