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图情2020年度10大国际动态》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1-03-21
  • 2021年1月10日,e线图情2020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e线图情与《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与情报》编辑部共同评选出了e线图情2020年度最有影响的10大国际动态。
    具体有:国际图书馆界迎难而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首届东盟公共图书馆员区域会议在菲律宾举行、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撤销电子书禁售令、2020年国际图联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因疫情取消、国际图联着手对《公共图书馆宣言》进行修订、“欧洲图书馆建筑”网站正式上线、2020年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获胜者揭晓、第22届国际灰色文献大会聚焦灰色文献在多领域的应用、国际图联发布《关于图书馆与开放、善治的声明》、欧盟委员会发布《数字服务法》草案。

相关报告
  • 《e线图情公布2016年度10大图情领域国际动态》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17-02-08
    • 1.国际图联发布“被遗忘权”声明 2016年2月25日,国际图联官网发布《国际图联被遗忘权声明》,指出,“被遗忘权”(RTBF)指的是个人具有要求搜索引擎(或其他数据供应商)将指向有关他/她本人相关信息的链接从搜索结果中移除的权利。国际图联呼吁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积极参与有关被遗忘权的政策讨论,同时也支持个人公民的隐私权并协助个人对信息的搜索。 2.美法院判决谷歌图书不侵权 2015年10月,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美国作家协会控告谷歌大范围侵犯版权的指控,裁定谷歌的图书扫描项目合法。然而美国作协不满此判决结果,在2016年1月继续就版权费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2016年4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终结了诉讼,驳回了美国作家协会的上诉,并宣布将不再接受此案的上诉请求。这一决定也宣告了这起长达11年的版权纠纷案正式结束。 3.国际研究图书馆协会联盟签署开放数据国际协议 2016年4月29日,由北美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CARL)、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委员会(CAUL)、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和英国研究图书馆(RLUK)这世界5大研究图书馆机构共同倡议成立的国际研究图书馆协会联盟宣布签署《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国际协定》,强调实现数据开放的重要性,并提出开放数据是解决全球多种社会挑战的钥匙。 4.2016年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奖获奖者揭晓 2016年5月18日,国际图联(IFLA)环境可持续与图书馆特别兴趣小组宣布了2016年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奖(IFLA Green Library Award 2016)获奖者名单。前三名分别为: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小太阳生态图书馆;澳大利亚的科克伯恩市的一座具有可持续性的优秀绿色建筑;美国哥伦比亚的土地用于播种的人项目。 5.第8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哥伦布市召开 2016年8月13日-19日,第8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召开,会议主题是:“连接、合作、共同体”(Connections Collaboration Community)。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分别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期间,发布了《联合国持续计划选择数字遗产进行长期保存指导方针》、《国际图联关于网络中立和零评价的声明》等多个重要文献。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特别向大会致函表示祝贺。 6.卡拉·海登就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 2016年9月14日,卡拉·海登(Carla Hayden)博士在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兹的监誓下就任,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以来的第14位馆长。2016年7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名,正式任命卡拉·海登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第14位馆长。海登博士曾担任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她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历任馆长中的第一位女性馆长和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 7.《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生效 2013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即马拉喀什条约),该条约规定了创建、发行用于印刷品阅读障碍者无障碍格式的版权法限制与例外的最低标准,并允许这些无障碍格式作品能够跨境交换。2016年6月30日,加拿大正式批准了《马拉喀什条约》,成为第20个批准或加入该条约的国家。由此,该条约在三个月后,即2016年9月30日,开始生效。 8.“创客空间:图书馆里的创造力——人人参与的创客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办 2016年11月20日-23日,“创客空间:图书馆里的创造力——人人参与的创客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成功举办,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咨询管理学院、媒体以及社会组织、企业等诸多领域,他们共聚一堂,交流各自在创客空间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经验,为人们奉上了一场丰富而精彩的学术盛宴。 9.第18届国际灰色文献会议召开 第18届国际灰色文献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Literature)于2016年11月28日至29日在纽约召开,主题是“利用灰色文献的多样性”(Leveraging Diversity in Grey Literature)。国际灰色文献大会于199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召开,从2003年起,国际灰色文献大会每年举办一届,已成为世界各国交流灰色文献开发与利用的国际盛会。 10.国际图联力推图书馆成为促进联合国2030年议程目标实现的关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国际图联指出,图书馆是促进《议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并于2016年6月发布了宣传手册《所有人的渠道和机遇——图书馆如何促进联合国2030议程》等资料,还启动了国际宣传计划(IAP),于2016年10月至12月在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非洲和欧洲陆续举办了多场区域性研讨会,推动图书馆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目标。
  •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1-01-20
    •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为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本年度的评选,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的项目较往年数量明显增加,体现了“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日臻完善,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不断扩大;获奖项目中非院士主导项目所占比例较往年大,体现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后备力量强大。更为显著的是,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知识创新类项目“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创新类项目“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和技术创新类项目“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意义。技术创新类项目“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和知识创新类项目“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聚焦国计民生和全民健康等热点问题。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6个年度。每年公布评选结果后,邀请入选项目专家编写和出版科普书籍,并举办交流会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报告会,向公众揭示生命科学的新奥秘,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极大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现向社会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 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并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证明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实验室合成的低剂量4VA能够吸引到大量野生蝗虫种群。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还被认为是昆虫学和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昆虫化学感受操控的4种防治策略被认为是未来害虫绿色防控的新方向。《自然》杂志(Nature)配发编者按和专门评述文章,F1000 Prime评价推荐系统给予最高推荐,世界主要媒体都争相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4:584-588)。   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 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解析新冠病毒关键药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揭示药靶的重要特征,开发特效药迫在眉睫。 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在病毒生活周期中起关键调节作用,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药物靶点。上海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抗新冠联合攻关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主蛋白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个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阐明了抑制剂精确靶向主蛋白酶的作用机制;发现依布硒和双硫仑等老药或临床药物是靶向主蛋白酶的抗病毒小分子,且二者已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II期试验,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上述成果为抗新冠药物的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2:289-293)。 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科学研究衰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揭示了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在系统生物学水平阐明热量限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炎症通路延缓衰老的新机制;发现基于核心节律蛋白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缓解增龄性小鼠骨关节变性并促进关节软骨再生。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机制的理解,为建立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Cell,2020,180:585-600;Cell,2020,180:984-1001)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20,10:1-18)等杂志。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动物模型是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之一,是阐明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筛选药物和评价疫苗的基础研究工作。发现与鉴定对新冠病毒敏感的动物、研制检测动物体内病毒的试剂、使动物准确模拟疾病临床表现,是造模的三个关键难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武桂珍、谭文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团队合作,通过比较医学分析,培育了病毒受体高度人源化的动物,建立了模型特异的检测技术,证实了病毒入侵受体,遵循科赫法则证实了致病病原体,揭示了新冠肺炎免疫特征和病理特征,再现了病毒感染、复制、宿主免疫和病理发生过程,系统模拟了新冠肺炎的不同临床特征,在国际上第一个构建了动物模型。 应用动物模型,阐明了系列疾病机理,筛选到了系列有效药物,完成了国家部署的80%以上疫苗评价,模型研制方法和标准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WHO),供国际研究使用。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2020 Jul;583:830-833)和《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杂志(Animal Model & Experimental Medicine,2020 Mar 30;3:93-97)。 人脑发育关键细胞与调控网络 脑是人类智能活动的物质载体,研究发育过程中脑结构功能的建立,将揭示智能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同时为相关医学应用提供理论线索与技术方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吴倩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展开合作,通过高通量单细胞组学分析对人类胚胎发育关键期的海马体、下丘脑、大脑皮层多亚区以及视网膜进行了细胞构成图谱及基因调控网络研究,对关键细胞类型的功能发育进行了追踪,揭示了多个脑区发育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基因,详细绘制了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坚实基础。 多篇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自然》(Nature, 2020, 577:531-536)、《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11:4063)等杂志。 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我们的生活经验暗示,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小鼠模型里发现,脾脏如果丧失神经支配,疫苗接种后机体就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这是因为大脑内被称为中央杏仁核和室旁核的区域有一类CRH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激活CRH神经元,会增加脾神经活动,进而可以增进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反之,抑制CRH神经元会降低疫苗的效力。进而他们还设计出了一种小鼠的行为范式,可以通过激活这一新发现的脑-脾神经通路来达到增强抗体产生的效果。这些发现,首次建立了大脑活动可以增进抗体产生的一条神经通路,指出了将来利用锻炼、冥想等行为增强疫苗效果、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可能。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1:204-208)。 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脂质,但太多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人在进食碳水化合物时,胆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获得。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合成,饥饿时则抑制,这其中的机制长期不清楚。 武汉大学宋保亮实验室在胆固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该团队发现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血液中升高的葡萄糖和胰岛素促使肝脏中USP20蛋白被磷酸化修饰,USP20稳定胆固醇合成途径限速酶HMGCR,从而上调胆固醇合成。抑制USP20,降低血脂、减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该发现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USP20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8:479-484)。 提高绿色革命作物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新机制 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团队在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研究发现了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新组分NGR5通过介导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来调控植物响应土壤氮素水平的变化,同时与生长阻遏因子DELLA蛋白竞争性结合赤霉素受体GID1,实现赤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在高产水稻品种中增加NGR5的表达可在减少氮肥的条件下,仍可获得高产。该发现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高产提高又能降低氮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 367 eaaz2046, 2020)。 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 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抗源稀缺,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 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研究团队历时20年,从小麦近缘属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阐明其功能、抗病机理和水平转移进化机制。同时,利用远缘杂交将Fhb7转移到推广小麦品种中,赤霉病抗性表现稳定,且对产量没有显著负面影响。目前团队选育的多个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已进入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并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金钥匙”。另外,Fhb7对镰孢菌分泌的单端孢霉稀族毒素的广谱解毒功能,有望应用于其他作物抗镰孢菌病害的遗传改良,以及解决粮食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 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2020,368:eaba5435)。 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 CAR-T细胞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面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和细胞持续性低等挑战。CAR的信号元件来自抗原受体TCR的CD3ζ链以及共刺激分子如CD28。目前对CAR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共刺激信号元件,而忽视了抗原信号元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北京大学医学部黄超兰研究组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研究组合作,通过定量质谱和生化方法发现TCR的CD3z 链具有特殊的信号转导功能,可以同时招募抑制性分子Csk和活化性分子PI3K。将CD3z 胞内区加入临床使用的CAR序列中,可使得CAR-T细胞持续性更好,抗肿瘤功能更强,并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风险降低。 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20,182:855-871) 来源: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