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聚焦新技术可形成高强度局域光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3
  • 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革命性光聚焦技术,可将光束缚在与自身波长相当的极小空间内。该方法利用了光子晶体的特殊性质,适用波长范围更广,能形成极高强度的局域光场,可为光子芯片、量子通信等领域带来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传统光聚焦技术存在固有局限:光学谐振腔依赖特定波长共振,而透镜类波导仅适用于远大于波长的器件。此次,团队另辟蹊径,首次利用拓扑光子晶体的特殊性质破解难题。

    团队使用的光子晶体,是由硅制成的薄片,上面刻有非常小的孔洞阵列。从原理上讲,这些孔洞会阻止光线在硅薄片中的传播。但将两片镜像对称的晶体并排放置时,它们的边界处就会形成一个波导,光线只能沿着边界移动。这种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光线的传导是受拓扑保护的,这意味着晶体中的缺陷对光线的散射或反射被抑制了。

    团队在波导末端设置了光线无法穿透的反射“墙”。由于拓扑保护机制,入射光被“困”在界面处持续累积,形成强度极高的局域光场。他们使用独特显微镜,通过晶体表面上方的一根超细针尖扫描光场,能在宽度是人类头发丝约千分之一的尺度上定位光强。

    团队在拓扑波导末端看到光场明显放大。有趣的是,这种情况仅在波导末端的“墙”以特定角度放置时才会发生,这证明光放大与后向反射的拓扑抑制有关。光放大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内,小到与光线本身的波长相当。这种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宽带特性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波长。

    这种拓扑聚焦机制具有普适性,理论上可推广至声波、电子波等其他波动形式。

    【总编辑圈点】

    操控和利用光是现代通信的一个重要命题。此次,科研人员利用光子晶体的特殊性质,在芯片上实现超小空间的光聚集。团队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让光只能沿着特定路线移动,还给光装上了“防抖装置”,并在光行进路线的尽头设置了“墙”,光因为无法通过而持续累积,形成高能能量场。该机制不仅适用于光波,也可推广到声波、电子波等其他形式。该技术为未来超紧凑、高性能光学芯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为光电子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5/04/23/detail_20250423210371.html
相关报告
  • 《分散式风电发展聚焦新市场、新技术、新模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7
    • 从2011年到2019年,从国家首次明确分散式风电的开发思路到颁布《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分散式风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突破的近十年发展历程。如今,国内已有陕西、安徽、河北、黑龙江、湖北等超10省市出台分散式风电规划,总容量超1000万千瓦,分散式风电也逐渐成为各地市撬动产业经济,探索风电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未来,市场化交易、绿色港口电力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分散式风电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会。这是8月23日召开的“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上所透露出的信息。 新市场、新机遇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经过4年的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为新能源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能源电力市场交易的范围、规模和类型一直在扩大和加快,参与新能源电力交易的省份也由2015年的1个增加到2018年的13个,并且还在增加。”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王红野指出,“这意味着电力市场化交易不但增加了新能源企业的发电量,更是降低了装机大省弃风、弃光率,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和发展。” 一组数字显示:2019国网上半年省间清洁能源消纳1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新能源省间外送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对此,领航智库副总裁、《能源》杂志副总编王秀强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认为,分散式风电的运营突破口在于电力市场化交易,因为有着明显的近负荷优势, “隔墙售电”合法化、110kv电压等级之内可就近销售电量等政策均给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带来了系列利好。以蒙东地区为例,2018年新核准风电标杆电价0.45元/Kwh,若选择与一般工商业用户市场交易,交易电价为0.702元/千瓦时(目录电价下调10%),在3000小时利用小时数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将提高到10个点以上。 除了市场化交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认为基于“绿色港口建设”需求下的分散式风电发展不容小觑。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规模不断增加,用能需求显著增强,岸电改造潜力巨大。考虑到港口及周边可用土地因素、风电终端港口电力消费占比,‘十三五’期间港口分散式风电可开发规模在3GW以上。”陶冶指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在会议上指出,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是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我国中东南部十九省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0亿,目前仅开发11%,未来分散式风电还存在众多机遇,大有可为。 来自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技术运营总监邢涛为与会者展示了一组数字:由于分散式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差异较大、接入方式多样,投资差异也较大。经测算,分散式风电按照110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600~7800元;35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300~10150元;而集中式风电项目单位千瓦动态投资水平处于6800~7800元,分散式风电项目投资水平高于集中式项目。 这意味着,分散式风电开发还需要更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开发方降低前期投资风险,降低开发成本,从而提高后期收益率水平。 金风科技是业内风电数据持有最大的企业。金风科技风能研究院风资源技术总监王海斌指出,依托6000多台测风塔与3万多台机组数据,金风科技专门针对分散式风电痛点,形成了从测风到风电场设计降本方案,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控运维模式,并持续改善风机设备的环境友好度,助力分散式风电实现深度定制。 同样带来分散式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还有上海电气。“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风电指导电价也在降低,增加分散式项目自发自用的消纳比例,是实现项目未来稳定收益的最佳选择”,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常春阳说,“目前上海电气已形成从风资源评估到风电场设计,从数字化产品到主动运维服务,结合更可靠且性能更优异的风电机组,搭配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能够应对分散式风电市场各种各样的项目形式,实现项目降本增效的需求。” 针对风电运维成本高、影响效益的现存情况,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总工杨继新指出,要将风电运维从“事后维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智能润滑对分散式风电实现“无人值守、少人运维”的目标意义重大。据杨继新总工介绍,其智能润滑产品已在某风场的两台机组齿轮箱上使用18个月,油品状况保持良好、可大幅度延长轴承与齿轮寿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自维斯塔斯销售第一台商业化风机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惠剑为与会专家分享了《四十不惑,维斯塔斯全球分散式风电成功经验与秘密武器》主题演讲。他认为,高可靠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前提,基于此维斯塔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基于先进可靠的4MW平台技术新机型V155-3.3 MW,成熟的4 MW平台久经验证,在全球44个国家累计装机超过24GW,是值得信赖的平台机组,其优异表现将助力中国低风速区域和分散式风电发展。 来自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设计院的张伟副院长指出,明阳智能分散式风电场一体化评估系统是其在对分散式风电开发新模式的探索中,基于其自主研发的DMS(Deep Matrix Space)风电场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并集成了负荷/消纳评估模块的分散式风电场可行性快速评估系统,并可对风电场评估过程中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展示,相比传统评估方式可节省90%以上的工作量。 分散式风电仍需突破 从2018年元年至今,分散式风电虽然落地了一些项目,但仍有诸多问题和痛点制约着其发展,如何进一步明确接入定义、降低非技术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专业的勘测手段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凯辉看来,分散式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利用自身分布式优势获取典型的应用场景;其次要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考虑电网调峰和输送通道等约束确定全省整体的承载力,将各个配电网的承载力作为省内新能源布局优化的考量条件;最后,则是要重视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同时,多名与会嘉宾认为,未来的分散式风电可以探索多种运营模式相结合,并根据用户需求延伸,以微电网、多能互补形式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发展。 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当天议程。“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由北极星电力网、上海电力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深圳市清洁能源研究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普优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 《TCL光伏科技签约中来智慧新能源 聚焦工商业光伏领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15
    • 2月14日,TCL光伏科技与中来智慧新能源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内的优势与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主的新能源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转型能源结构,使用绿色低碳能源逐渐成为碳减排趋势下的社会共识,光伏绿电以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快速覆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其中,工商企业及工厂园区用电量大、电价高,在厂房、办公楼顶上加装光伏发电设施,不仅可以自身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电力供应,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并网售电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支持工商业光伏发展。在政策和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动下,工商业光伏的增量市场、渗透率值得期待。《2022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2—2025年期间,工商业光伏新增占比全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市场的50%,预计新增25—35GW。   签约仪式上,TCL光伏科技总经理王国光表示,TCL光伏科技是“双碳”背景下TCL聚焦分布式光伏领域的重要布局,依托于TCL中环的“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的双主业发展驱动,发挥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器材、太阳能硅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上游供应链优势,同时充分发挥TCL遍布全国的仓储、物流车辆、用户服务网点、售后服务商等智能终端服务能力优势,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集投资开发、建设、运维、能源管理、项目咨询、融资的绿色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矢志成为清洁能源产业的领导者。中来智慧作为极具活力的光伏企业,经验丰富、实力雄厚,希望双方加强交流,以工商业光伏为起点共同推动全领域的光伏项目合作。   中来智慧新能源总经理王宏亮介绍,中来智慧新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结合光伏美学,深耕新能源+的业态创新和开发,致力于将光伏电站与生态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建筑业等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积极拓展园区光储充业务。期待双方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加强在新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双方将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工商业光伏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等合作,共同打造绿色清洁工厂和园区。 TCL光伏科技发挥TCL实业与TCL中环产业链协同优势,依托TCL的品牌影响力及成熟的下沉渠道,坚定地要成为推动国内能源结构转型的主要力量。在国家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TCL光伏科技正在积极布局,多维度持续发力分布式光伏,与客户、合作伙伴携手共赢,共同推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共创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