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盒大小的低成本高精度激光器问世》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12-25
  • 【内容概述】据激光之家12月24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一款微型、低成本、轻量化的高精度激光器,其性能可与传统的大型激光器相媲美。这些小型化的激光器将为实际的量子系统提供可扩展的激光解决方案,并为便携式、可现场部署以及基于太空的量子传感器提供激光光源,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UC Santa Barbara Blumenthal 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 Andrei Isichenko 表示。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火柴盒大小的 780 纳米激光设备,带有一个芯片,激光由铷原子 D2 线产生。该研究团队首先将一束激光束穿过铷蒸气,使激光吸收铷原子的稳定频率和其他特性。这种相互作用使激光变得稳定,适用于涉及超冷原子和高精度实验的应用。

    下一步是去除激光中不必要的频率,以降低噪声。通常,台式激光器使用笨重的组件来消除噪声,并产生只有单一频率的深红色光束。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紧凑的氮化硅芯片,将法布里-珀罗激光二极管和谐振器集成在芯片上。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产生相干光,消除噪声,并确保最终输出是纯净的单频光束。

    这是一种低线宽激光器,此类激光器以产生纯净、稳定、精确且集中在单一频率的光而闻名,在其他频率上的扩散极小。低线宽激光器是原子钟、传感器和量子实验等应用必不可少的。这款新型激光设备与其他低线宽激光器的区别在于,其价格低廉(使用 50 美元的二极管)、功耗更低,并且设计更加实用。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ODQ0Mjc1NA==&mid=2247553508&idx=4&sn=68501757728e021ad2c4e3ac0d5e7019&chksm=cf6655c1ee9a2adc515306820e1f0e5d854aa598e23e4b344ac0f39e208cdf7d85c0c921ee4c#rd
相关报告
  • 《首台可见光飞秒光纤激光器面世》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7-12
    •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了第一台可在电磁光谱的可见光范围内产生飞秒脉冲的光纤激光器,这种能产生超短、明亮可见波长脉冲的激光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通常产生可见光飞秒脉冲的设备复杂且低效,光纤激光器则拥有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成本低、亮度高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替代方案。但迄今为止,这种激光器还无法直接产生持续时间在飞秒(10-15秒)范围内的可见光脉冲。 研究团队负责人睿尔·瓦雷表示,他们研制出了首台能在可见光范围内工作的飞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基于镧系元素掺杂的氟化物光纤,能发射635纳米的红光,实现了持续时间为168飞秒、峰值功率为0.73千瓦、重复频率为137兆赫兹的压缩脉冲。而且,他们在设备中使用商用蓝色激光二极管作为能量光源,使整体设计更加坚固、紧凑且具有成本效益。 研究团队指出,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潜在应用包括高精度、高质量的生物组织消融和双光子激发显微镜。此外,飞秒激光脉冲还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冷消融,鉴于这一过程不会产生热效应,因此在进行切割时比用更长的脉冲更加清洁。 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改进这项技术,使装置完全单片化,这意味着各个光纤光学组件都将直接互连,将减少装置的光学损耗,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激光器的可靠、紧凑和坚固性。他们还在研究提高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持续时间和平均功率的不同途径。
  • 《芯片大小的激光器或将取代光纤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6-26
    • 近日,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芯片集成的掺铒波导激光器,这一新型激光器的性能接近光纤激光器的性能,结合了可调谐性和芯片级光子集成的实用性。 众所周知,光纤激光器使用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因此与二氧化碳等气体激光器相比具备了高光束质量、高功率、高效率、尺寸小以及光纤输出与柔性加工平台的无缝融合等优势。 而为了满足对芯片级光纤激光器的需求,研究人员转向铒作为增益介质。铒基光纤激光器满足保持高相干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而特别有前景。但长期以来,由于难以保持其特有的高性能,铒基光纤激光器小型化一直难以实现。 为此,研究人员首先基于超低损耗氮化硅光子集成电路构建了一米长的片上光腔。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学和量子测量实验室的研究员Yang Liu认为:尽管芯片尺寸紧凑,但我们能够将激光腔设计为米级长度,这要归功于这些微环谐振器的集成,这些谐振器有效地扩展了光路,而无需物理放大器件。 重大突破!芯片大小的激光器或将取代光纤激光器? 然后,该团队在电路中植入了高浓度的铒离子,以选择性地产生激光所需的有源增益介质。最后,他们将电路与III-V族半导体泵浦激光器集成在一起,以激发铒离子,使它们能够发光并产生激光束。 为了改进激光器的性能并实现精确的波长控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腔内设计,其特点是基于微环的游标滤光片,这是一种可以选择特定频率光的滤光片,以提高激光器的性能并实现精确的波长控制。 该滤光片允许在C波段和L波段内对40 nm的激光波长进行动态调谐,这在调谐和低光谱杂散指标方面都超过了传统的光纤激光器,同时保持与当前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兼容性。该设计支持稳定的单模激光,固有线宽为50Hz。 芯片级铒基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超过10 mW,侧模抑制比大于70 dB,性能优于许多传统激光器。其窄线宽使其能够发出纯净而稳定的光,非常适合传感、陀螺仪、激光雷达和光学频率计量等相干应用。 将铒光纤激光器缩小并整合到芯片级设备中可以使其变得更加经济实惠,为消费电子、医疗诊断和电信领域高度集成的移动系统开辟新的应用。它还可以缩小其他几个应用中的光学技术,包括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学、光频率合成和自由空间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