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用细菌把原油赶出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8
  • 扩大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规模,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好的增油效果。”4月13日,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二室微生物采油课题组组长李蔚告诉记者,大庆油田逐年加快微生物采油技术攻关步伐,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据悉,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将菌液和营养剂注入油层,或单纯注入营养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技术,技术优势在于成本低、无污染、适用于各类油藏。大庆外围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虽然丰富,但是新油区接替储量潜力严重不足,且老油区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储量依靠常规水驱难以有效挖潜,给原油稳产、技术攻关和效益开发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快微生物采油技术步伐,不断扩大外围微生物驱应用规模,力争“十四五”末形成原油年产5万吨规模,对大庆油田高质量原油稳产意义重大。

    “形象地说,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把千百万个小细菌注入地下,让微生物进行繁殖,进而把油赶出来。”在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内,高级工程师王蕊告诉记者,在大庆外围油田有这样一类井,由于原油蜡胶质含量高、黏度高,采油生产面临着地层深部驱替难、近井地带流动难、井筒部位采出难“三大难题”。采油七厂通过先导试验发现,一些特殊的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解石蜡的碳链,阻止其凝固结蜡。经过两年的攻关试验,单井年累计增油337吨,平均有效期227天,平均单井投入产出比达到1∶4以上。目前,微生物降黏增产这一新技术已顺利进入现场施工阶段,预计在葡萄花油田治理低产井30口,有效增油8000吨以上,为大庆外围油田再添一项低成本增产利器。

    “微生物采油是储备技术,也是颠覆性技术。”李蔚介绍,多年来,大庆油田几代科研人员强化“一吨油”意识,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攻关与现场试验,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驱油机理、高效驱油体系构建、降解原油成甲烷气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针对国家重大专项技术——微生物吞吐现场试验攻关,增油效果已高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微生物吞吐具有投入产出比高、单井能多轮次应用等特点,可作为外围油田常规增产措施,这无疑为‘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外围油田微生物驱油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他说。

    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微生物驱油跟踪调整技术正逐年扩大试验规模。进入“十四五”,大庆油田加快推进庆新油田卫21区块南部和葡南油田葡南三断块等外围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含油面积、地质储量、单井有效厚度等参数明显优化,有效增加了可采储量,实现微生物菌液注入和原油采出同步进行。截至目前,葡南油田试验区日产液量上升、日产油稳定、综合含水率稳定良好。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38070.shtml
相关报告
  • 《大庆油田让残留油变天然气》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05-14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张云普 特约记者杜志清)5月5日,记者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了解到,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大庆油田聚驱后和外围油田开展了矿场试验,可提高采收率3至5个百分点。这个实验室正在开展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生成天然气技术的研究。大庆油田从水驱、聚驱、复合驱一路走来,经历了长达60年的高速开发,地下油藏含油量逐年减少,也越来越难有效动用。现在他们正在攻关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要将残留在地下利用现有技术无法采出的原油转化成天然气,把油田变成气田进行开发,达到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大庆油田“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科研理念,对大庆油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该院采收率研究二室高级工程师王蕊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微生物自身的活动来增产或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采油技术。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大庆油田目前实现了两大技术突破,第一是微生物的碳源由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第二是用调控载体方式,将微生物对原油的过程有效控制。该技术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采油技术。
  • 《大庆油田:谱写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06
    • 大庆油田这几个字,连同铁人精神一道,已深深镌刻在国人记忆里。 以奋斗铸就历史奇迹 60年前的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庆油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3年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51.3%,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实现了我国石油基本自给。 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为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5000万吨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巨大的贡献支撑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大厦。 改革开放后,大庆油田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编制油田长期稳产规划,实施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和聚合物三次采油技术,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世界同类油田的稳产期一般只有3—5年,最多不过12年,大庆油田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从2003年到2014年,又实现了4000万吨连续12年持续稳产,为我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维护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大庆油田60年来,凭借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以及几代大庆油田人的辛勤付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23.7亿吨,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9万亿元。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陆相油田开发水平,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4000万吨以上12年持续稳产,三元复合驱产量突破4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国家。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和“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打造了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涌现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锤炼了一支“三老四严”、永创一流的英雄队伍。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发挥了国有大企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催生了一座美丽繁荣的现代化油城。 60年来,大庆油田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以改革创造新辉煌 资源型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庆油田面对这一难题,果断地选择通过改革要活力。 以“铁人精神”著称的大庆人对改革一点不陌生。在改革开放之初,人民日报就曾经在头版头条刊发《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向全国推广大庆油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经验。1981年9月,石油部对大庆实行原油产量包干。当年年末,大庆召开推行经济责任制座谈会,颁布《推行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1993年,作为国内陆上石油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大庆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与地方合资合作开发边际低产油田的第一次尝试。在大庆油田身上,充分见证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巨变,也深深烙印着大型资源型国企曾经的辉煌,现在的突围,以及今后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 针对油田一些企业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市场化生存能力较差的实际,自2015年起,大庆油田开展了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2015年8月,大庆油田出台《关于开展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7家试点单位运行以来活力迸发。他们首先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强整体设计,细化实施步骤,明确运作程序,健全工作机制,以确保改革试点取得实效。他们设定了“四步走”改革时间表。第一阶段,2015年出台总体工作方案,明确权限下放清单,成立组织机构。第二阶段,2016年筛选各业务板块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总结试点经验。第三阶段,2017年实行“三扩”:扩范围,市场型企业均开展内部试点;扩规模,增加主要生产企业试点;扩权力,扩充下放权力,激发经营活力。第四阶段,2019年制定“五自”经营专项改革方案,推动最终实现充分的市场化发展。 通过下放经营限权,试点企业经营理念发生了“三个转变”:发展定位由依赖油田向依靠市场转变;能力建设由满足内部保障向支撑外拓服务转变;管理取向由“等靠要”向“争闯干”转变。2016年,试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11.8%;4家经营性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达252%;两家医院费用补贴同比减少9800万元,减幅40.7%。2017年,5家经营性试点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8%,两家医院同比减幅43%。 改革方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大庆油田公司五届三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主题报告指出的,推进油田振兴发展,既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也不能固守田园、安于一隅,必须开放包容、自我革新,必须走出大庆、走向世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只是改革的一小步,却带来了发展的一大步。用大庆油田人自己的说法:人还是那些人,业务还是那些业务,但是通过改革,焕发了活力,迸发了生机,企业发展,员工受益。大庆油田人从不惧怕改革挑战,从不惧怕市场竞争。一路走来,红旗就是这么扛的,标杆就是这么当的。只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蹄疾步稳,稳中求进,成功一定属于他们,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以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始终是大庆油田人的鲜明特征。油田勘探开发是一个需要高科技的工业领域,大庆油田人在几乎毫无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仅掌握了这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在很多方面成为世界上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领跑者。这些技术的积累和获得,是大庆油田的真正竞争力所在。 大庆油田基于自主创新、持续创新,60年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非均质多油层大型陆相砂岩油田的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及技术系列,在大型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勘探开发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主导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正是由于大庆油田科技的持续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地质理论和配套技术,才带来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水平的不断攀升,铸就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 2011年1月14日,“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那一年颁发的特等奖里惟一的一个通用技术项目,也是大庆油田第三次荣登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榜单。前两次分别是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1996年的“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重点奖励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评选原则是宁缺勿滥,每年评选不超过3项,有的年度甚至出现空缺。而大庆油田三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历史纪录。不仅如此,2007年,大庆油田荣获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2008年,大庆油田荣获“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称号。“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油田高含水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在国家组织的历年年度评估中,都位列“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首位。而大庆油田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更是达到了近万项。 抓科技就是抓根本,为企业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大庆油田用科技创新撑起梦想,走向振兴发展新篇章。大庆人在过去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按照关键技术、重大技术、颠覆技术3个定位,工业化、配套、攻关、储备4种规模,2019年、2030年、2060年3个节点,制定了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把科研攻关的中长期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牢牢锁定在解决重大难题上。不仅如此,大庆油田还设立了“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这些专项涉及勘探、开发、天然气等各个领域,事关全局、至关重要,代表了科技发展的风向标。以此为龙头,大庆石油人精心组织先导试验、矿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着力破解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难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积累的科技创新,大庆油田才能不用担心油田储量下降等制约资源型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实现了从依赖资源到依靠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道路,这是大庆油田人今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自信所在。 回想60年前,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人靠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在茫茫荒原上艰苦创业,奠定了大庆油田这一共和国工业标杆旗帜的发展基础。毛泽东当年的号召“工业学大庆”言犹在耳,激励了我们几十年。大庆油田的60年,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中国人却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改造天地、实现现代化。其间的甘苦,老一辈革命家知道,像铁人王进喜这样的共和国建设者知道,还有很多很多人知道,我们更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