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硬化蛋白的疗法是否会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5-09
  • 目前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试验中一项有潜能的新方法是通过针对Wnt信号的抑制剂,硬化蛋白抗体促进骨形成。Wehmeyer和他同事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能促进肿瘤坏死因子(TNF)依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效应。

    Wnt信号抑制剂的基于抗体的抑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的一个有潜能的新方法。迄今为止,人们对人源化的,中和抗体进行了研究:Romosozumab或AMG 785(Amgen公司和UCB),Blosozumab (埃利礼来公司),以及BPS804(诺华)。抗硬化蛋白疗法,被认为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质减少,而不在其他组织中产生严重不利影响。事实上,抗硬化蛋白治疗方法有研究报道,可防止与TNF转基因小鼠以及TNF-α依赖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全身性骨质流失。在依赖于TNF的小鼠模型另一个的Wnt抑制剂,Dikkopf相关蛋白1(DKK-1),也取得类似的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在于滑膜细胞,关节内的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包括TNF,IL-6和IL-1)增加。这种情况导致三个局部病状:炎症(关节肿胀),软骨退化,和焦骨侵蚀通过破骨细胞,以及全身骨质减少(低骨质量)。类风湿关节炎的多重病理因素,患者会使用TNF生物制剂(例如,英夫利昔单抗),IL-6(例如,托珠单抗)或IL-1(例如,Anakinra),使用这些试剂通常由个别病人的反应指导。

    在最近的一项Wehmeyer及其同事的研究中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依赖风湿性关节炎小鼠缺乏硬化蛋白(Wnt信号和骨形成的抑制剂)炎症反应水平高于表达硬化蛋白的关节炎小鼠。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抗硬化蛋白治疗对骨质减少(即,低骨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在滑膜细胞硬化的旁分泌(滑膜细胞)提供一个负反馈可以防止炎症和关节损伤。如果这些结果是可重复的可再现的,那么使用抗硬化蛋白治疗的患者治疗骨质疏松,会影响TNF依赖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和其他可能与TNF-α相关联的病理状态。

    总之,Wehmeyer及其同事提出Wnt抑制剂或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共享的路径在研发硬化蛋白抗体时是值得关注的。

相关报告
  • 《Tofacitinib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述》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11-30
    • Tofacitinib(Xeljanz®)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JAK抑制剂,优先抑制JAK1和JAK3。在欧盟,对于对一种或多种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成年患者,口服tofacitinib 5 mg,每日两次,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几项持续≤24个月的临床研究显示,托法替尼单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以及与常规合成DMARD(csDMARD;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的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体征和症状,且可改善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HR-QOL),并且在长期治疗(≤96个月)期间同样有作用。 Tofacitinib单药治疗在≤24个月的治疗期间抑制甲氨蝶呤初治患者的结构损伤进展,在接受tofacitinib加甲氨蝶呤作为二线治疗12个月的患者中也有有益效果。 Tofacitinib在≤114个月的治疗期间一般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轻度或中度严重。托法替尼的耐受性一般与生物DMARDs(bDMARDs)相似,感染和侵袭是托法替尼接受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s)。然而,托法替尼的带状疱疹(HZ)发病率高于一般RA人群,尽管感染在临床上是可控的。当添加甲氨蝶呤时,就效力而言,托法替尼不劣于阿达木单抗,且两种组合疗法具有普遍相似的耐受性概况。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来确定tofacitinib相对于bDMARDs和其他靶向合成DMARD的确切位置,但目前的证据表明,口服tofacitinib是治疗RA患者的有用选择。
  • 《饮食时间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昼夜振荡调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节律》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1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具有明显节律波动的炎症活动。然而,控制这些炎症节律的精确机制仍然难以捉摸。在此,我们探讨了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模式、肠道微生物群昼夜振荡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节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强调了饮食时机在调节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节律中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双面类杆菌(P. distasonis)利用β-葡萄糖苷酶(β-GC)从饮食中释放出黄豆黄素(GLY)来响应日常营养提示,影响依赖于sir tuin 5-核因子-κB (SIRT5-NF-κB)轴的RA炎症节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通过昼夜循环的连续采样,验证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distasonis-β-GC-GLY的每日波动。这些发现强调了饮食时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节律性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缓解关节炎的新治疗策略的潜在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