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折纸术 我科学家实现目前最小尺寸石墨烯折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9-12
  • 我国科学家借鉴民间的“折纸术”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操控。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团队的陈辉博士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民间有一种“折纸术”。人们通过精妙的手法,把简单的二维纸张变成丰富多彩的三维结构。受这种艺术的启发,折叠操纵经常被巧妙地用在很多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用来构筑形状与功能各异的结构、器件甚至机器,例如生物学领域可以将DNA单链折叠成复杂的二维形状的方法等。在宏观尺度下,受折纸术的启发,科学家已经能够构建出石墨烯功能器件甚至机器模型。理论预测发现,在原子尺度,通过对石墨烯的弯曲折叠,可以构筑出具有新奇电子学特性的纳米结构。

    陈辉博士等人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构筑出一种新型的准三维石墨烯纳米结构。该结构由二维旋转堆垛双层石墨烯纳米结构与一维的类碳纳米管结构组成。这项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世界上最小尺寸的、原子级精准控制的、可以按需定制的石墨烯折叠。

    陈辉说,基于这种原子级精准的“折纸术”,还可以折叠其他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复杂的叠层结构,进而制备出功能纳米结构及其量子器件,研究其新奇物理现象。这项研究对构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机器)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技术上的意义。

    探索新型低维碳纳米材料及其新奇物性一直是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相关研究曾于1996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9/09/content_430353.htm?div=-1
相关报告
  • 《原子级精准控制!我国首次实现全球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9-06
    • 经过多年研究攻关,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对构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今天(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首次实现原子级石墨烯可控折叠 探索新型低维碳纳米材料及其新奇物性是世界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相关研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目前在单原子层次上精准构筑和调控基于石墨烯的低维碳纳米结构仍存在巨大挑战。经过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精准、按需定制的可控折叠,构筑出一种新型的准三维石墨烯纳米结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 我们通过纳米扫描探针去操纵石墨烯转动,石墨烯是双晶结构,对双晶石墨烯折叠之后,就可以形成异质结。这个异质结本身如果做成器件的话,它就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量子器件。 石墨烯“折纸术”应用前景广阔据了解,该研究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可控折叠。基于这种原子级精准的“折纸术”,还可以折叠其它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复杂的叠层结构,进而制备出功能纳米结构及其量子器件。 折叠之后,这些新型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有可能由没有超导特性变成(有)超导特性,没有磁性可以变成有磁性。利用这样一些特性的变化去构造功能的量子器件,对未来的应用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量子计算等等。
  • 《外媒:科学家发明可折叠石墨烯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05
    • 外媒称,日前刊登在英国《自然·能源》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科学家利用此前的发现创造出了一种能够存储能量的新型石墨烯折叠装置。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月17日报道,2004年,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从石墨上剥离出非常薄的石墨烯碳层。 事实证明,超薄的石墨烯具有柔韧性,是良好的热和电导体,比纸更轻,却比钢坚硬200倍。 报道称,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和分类之后,围绕石墨烯的研究开始停滞不前。石墨烯的实际使用也举步维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令人着迷的主要特性之一—超强硬度也使其很难加工。 不过,近几年石墨烯再次成为焦点。201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西班牙科学家巴勃罗·哈里略-埃雷罗团队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神奇角度”缠扭在一起时,就会表现出非常规的超导电性。 报道称,由此,一条全新的研究路线被打开了。如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利用此前的发现创造出一种能够存储能量的新型石墨烯折叠装置。这种超级电容器最多可以180度对折而不损失性能,并且在经过5000次充电后仍可保持97.8%的电容。 这种超级电容器的尺寸为6厘米,由两个电极组成,中间的胶片被用作传递电荷的介质。研究人员已经利用这种装置成功点亮了数十个LED灯。新成果解决了电池制造中反复出现的问题:难以在小空间中存储大能量。 研究人员指出:“我们采用了能使我们的超级电容器在具有高功率密度的同时又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材料。通常情况下,只具备其中一个特征是可以实现的,但同时具备两个特征无疑是一个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