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以来投资在美国经济中的新的风力发电项目超过1280亿美金》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chenss
  • 发布时间:2016-03-26
  • 在美国,新风电场的建立使美国经济在过去五年中年平均增加了130亿美元。据美国风能协会(AWEA)公布的信息,其每年比美国职棒大联盟产生的年收入更多。

    “通过建立新的风电场,全国在过去的十年中,风电公司已经向美国经济投资1280亿美元到。”AWEA首席执行官Tom Kiernan说,“风电在这段时间中已经迅速扩大规模。现在有足够的风电装机为超过1900万的美国家庭可靠地供电。继续投资于我们国家世界一流的风资源将有助于保障我们能源使用,发展国家经济,并让业主和商家的口袋里有更多的钱。”

    2015年中,风能新增8598兆瓦的装机容量,是新增电容量的首要来源。这个数字意味着一年内在风电项目中投资了147亿美元,比2014年在新项目中投入85亿美元增长了73%,比2013年的风电投资增加量超过七倍。

    近期的繁荣-萧条周期的投资,是由到期的生产税收抵免和另类投资税收信贷造成的,现在由于去年十二月国会批准的预算计划中延伸到2020年底的长期税收抵免,将趋于平稳。

相关报告
  • 《100MW!甘肃陇南一风力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2
    •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蔓延。由于供应端瓶颈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此刻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浓重。硝烟之中,产业链价格仍未见底,短期内跌势还将持续。 最近两年多以来,不断突破预期的高价多晶硅料是悬在光伏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疯涨的硅料价格因下游需求旺盛而起,又不断向下游传导,带动光伏产业链全线涨价。已连续下降十几年的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不降反升,导致一些大型光伏项目建设陷入滞缓——被坚挺的高价灼伤,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需求尤其受到抑制。 因此,解开硅料“死结”和产业链降价,被业内视为刺激终端需求大规模释放的关键。多位产业链及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正在“退烧”,2021年末2022年初硅料硅片价格短暂下跌后又反弹攀高的一幕不会再重演,2023年硅料价格将呈现阶梯式回落至合理水平。业内对明年全球光伏装机的展望普遍乐观,预计同比增长30%-40%。 行业春天到来之前,仍有两个悬念待解:“失锚”的硅料长单定价如何打破僵局,以及产业链进入降价通道后终端需求最快何时启动。 年底大“甩卖”,从硅片开始 光伏产业链由上至下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等环节。一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踩踏式急跌,从硅片开始。 两大硅片龙头的产品报价具有风向标意义:隆基绿能(601012.SH)和TCL中环(002129.SZ)12月23日同日更新硅片价格,整体降幅分别高达27%、23%。 在此之前,硅片领域已进入“杀价”时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21日发布数据,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5-5.1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08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5.2%;M10单晶硅片(182mm /150μm)价格区间在5.38-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41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7.16-7.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7.2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8.4%。 受硅片走跌和需求趋弱影响,电池片价格也跌幅明显。12月27日,全球最大电池片供应商通威太阳能更新报价,182和210尺寸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降至1.07元/W、1.06元/W,较10月25日的报价下跌19.5%、20.3%。 硅片和电池端的上述调价均创下年度最大“折扣”。但跳水仍未结束,PVInfolink等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最新跟踪数据显示,本周硅片、电池的价格已跌破以上龙头企业的公示报价,周环比跌幅达7%-20%,硅片“一天一个价”成常态。 尽管业内对产业链降价大趋势已有共识、自11月以来硅片降价促销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但当降价潮真正发生时,竟如此高频、剧烈,且掺杂着混乱。 硅片价格战激战正酣,刀光剑影。大厂一出手,“硅片新贵”们的血量直面考验。 “硅片扩产太凶猛了。跨界资本和老牌企业不断加码,使得硅片成为全产业链扩产和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环节。”一位资深光伏供应链人士对记者分析称,硅片领域的竞争加剧是上演此轮价格“厮杀”的主因。叠加传统淡季预期,以及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硅片厂商加快抛售,造成了硅片价格急跌的局面。与此同时,上游硅料价格虽有下降但依然高企,硅片价格的降幅与降速比硅料更快,硅片企业的盈利空间已受到压制。 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超额收益最高的环节,由此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并急剧扩产。长期稳定的隆基、中环“双寡头”格局由此打破。 “硅片的竞争格局导致了硅片先跌。”一位券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记者说,硅片先于产业链其他环节跌价有其必然性,随着竞争格局更加激烈,硅片价格战是必然趋势。“硅料供给增加后,近期硅片价格的松动尤其显著。龙头公司看起来也愿意打一打价格战。” 硅业分会上周在单晶硅片周评中称,拉晶环节已迫近成本线,一线企业依靠渠道、技术、资金等优势仍可维持薄利,部分企业面临亏损风险。 多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硅片龙头的调价举动体现了其挤压硅片新势力生存空间的意图:在硅片整体盈利性和开工率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发动大幅降价,将硅片环节拖入亏损,施压新厂商。至于硅片杀价何时触底,目前依然没有清晰的答案,或许“杀到龙头公司微利状态就差不多了”,也可能因下游需求疲软继续恐慌下跌,“需求明朗之前不存在所谓的降价‘触底’,该亏的还得亏”。 硅料长单定价如何走出“失锚”僵局 虽然近来硅片和电池价格的降速吸睛,但市场更关注的是“一头一尾”:硅料和组件。前者是产业链实质性降温的源头,后者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是终端应用市场冷暖的直接风向标。 记者注意到,在硅料和组件端,目前都存在价格失真、报价混乱的现象。 综合多家第三方数据跟踪机构的信息,本周市场上有单晶致密料和复投料出现了低于200元/公斤的成交价格。由于业内对硅料降价已是“望眼欲穿”,12月以来关于硅料雪崩的传闻频出,真假难辨众说纷纭。若以近日传闻的硅料最低180元/公斤计算,已较年内硅料价格的最高点跌去40%。但此类订单的相关厂商、硅料品质等细节均不明,无法代表硅料的主流价格。 “多晶硅价格跌到‘1’开头不是没可能,但现在市场鲜有硅料成交。”一位头部硅料供应商人士说道。据记者了解,硅料和硅片企业仍在激烈博弈中,近期硅料交易极为清淡,硅料长单月度安排还在僵持,12月甚至出现下游不按期商定硅料提货的违约行为。 多晶硅市场交易中90%以长单形式销售,每到月底,多晶硅企业与下游企业商定次月的供应量和价格。目前上下游的分歧在于,主流硅料大厂主张参照上期价格,但在硅片已跌跌不休的情况下,下游硅片厂商对硅料长单的签单和提货基本停滞。 实际上,自今年9月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暂停公布多晶硅采集价格后,上述僵局的伏笔已经埋下。相较于其他第三方机构数据,该采集价格覆盖样本更全面且数据客观,在停止公布后,硅料市场失去了公认的价格参照系。尤其在产业链降价背景下,上下游各怀心思,新的硅料长单价格仍在难产。 PVInfolink分析称,因买卖双方心态差异,以及不同硅料企业之间策略差异(包括个别企业已有主动出击,而个别企业仍然保持观望和按兵不动),所以硅料市场价格范围持续扩大,而且因需求萎缩导致难以成交的困境仍在持续。因周转速率放缓,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已经开始明显堆积。 对于承压已久的组件端而言,上游产业链降价意味着久旱逢甘霖。随着硅料价格回落、下游装机需求增长,组件环节盈利有望回升。 与上游相比,目前组件端跌幅相对较小。“组件会降价,但不会很快。和其他环节比,涨价潮中组件涨得慢,进入降价通道后组件降得也慢。”有组件厂商市场高管对记者说。据行业媒体“光伏們”报道,总体来看,由于地面电站抢装供货已经结束,近日组件成交以分布式光伏为主,但价格并未形成主流报价,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价格差别非常之大。 光伏行业仍在等待拨云见日。可以确定的是,明年各个季度都会有新增硅料产能投产,随着上游供应进一步缓解,光伏产业链成本下行,将进一步刺激更广泛的终端装机需求释放。 “多晶硅已经不是光伏供应链的瓶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12月初在行业论坛上介绍,今年的国内硅料供应总量加上进口将达到90万吨,可满足350GW用料,足以支撑全球市场需求。明年保守估计国内产量将超过146万吨,加上进口硅料,总量将达到156万吨,可以满足600GW的光伏用料。
  • 《美国在过去45年的能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10-29
    • 1973年,阿拉伯欧佩克成员国因美国支持以色列而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当时,美国过度依赖外国石油,禁运损害了美国经济。尼克松总统在电视上露面,描述了为度过石油危机而采取的各种节约能源的措施。 “太阳日”活动的执行董事Ken Bossong回答了一些关于美国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问题的问题。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化石燃料消耗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和过度依赖个人交通而不是公共交通的影响吗? 当考虑到自1973年以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长,区分三种主要的化石燃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的增长模式是由不同的因素驱动的。煤和天然气运输发挥很小的作用——石油是压倒性的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消耗的汽车,卡车,飞机,船,火车,等。45年前,石油也是一个重要的燃料发电,但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取代,不仅煤炭和天然气,而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今天运输部门使用的石油大约比1973年增加了50%,而美国人口在这段时间内增长了大约相同的百分比。所以,是的,人口增长和相应的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石油使用的增长。但事实并非如此。对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城市等给予更高的优先考虑可能会抑制对石油的需求。如果乘用车需要更省油,可以实现更大的减排。25年前,实现汽车能效目标(例如,每加仑40英里)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这在今天仍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对其他形式的运输实行更严格的燃油效率标准,还可以节省更多的费用。 2。为什么在采取各种节约措施的情况下,总能源消耗仍在增加? 总能源使用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1973年美国人口约为2.12亿;现在大约是3亿2千8百万,增长了50%以上。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数据,1973年美国的实际GDP为5.687万亿美元;到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了两倍多,达到18.051万亿美元。重要的发展是,在过去45年里,能源使用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同步——在1973年以前,一般的规则是,经济每增长1%,能源使用就会有相应的增长率。能源使用增加了50%或更少,而经济增长了三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有部门提高了能源效率以及更加重视减少能源浪费。然而,在有人想要自鸣得意之前,值得注意的是,更大的节能潜力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看一看每个能源使用部门(例如,建筑、电器、交通、工业),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不损害经济、就业或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至少将目前的能源使用控制在50%以下,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3.你认为在未来10年内,公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会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吗? 尽管这可以说是一个未被充分报道的故事,但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很可能已经达到临界点,在未来10年里,它的作用将远远超过“取得进展”。在过去几年里,电动汽车的销量已经接近汽车总销量的1%,但最近的新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可能已经跃升至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格的下降,以及司机对电动汽车更加熟悉和舒适。新车型的续航里程(介于充电和充电之间)现在与使用单一油箱燃料的汽油动力汽车相当,甚至接近。而且,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正在美国各地越来越多地建立起来。我最乐观的估计是,未来10-15年电动汽车的销量甚至会超过目前最乐观的预测,因此,这将大大减少交通领域的石油使用量。 4所示。你能粗略地估计一下现任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弃了合理的能源政策吗? 胜过政府显然是做伟大的损害国家的能源政策作为其努力回滚以能效标准设备和车辆,扭转努力控制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勘探和开采化石燃料——包括海上钻井、压裂的天然气,在公共土地和开发,支撑不经济的煤和核电站。试图把一个经济图上可能是不成熟的,因为许多政府的努力正在进行和/或绑在法庭,抵制各州和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例如,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和效率)的预算。尽管如此,反对个人提案的人表示,这些成本可能导致数千人死亡,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广泛影响,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只需看看最近由气候变化驱动的飓风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就能了解最终代价的潜在巨大。这将是灾难性的。 5。你认为工业会继续安装和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吗? 是的,我预计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将会加速,原因有二:首先,任何行业的公众形象都应该被视为对环境负责和“绿色”。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好的经济学。随着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持续下降,并变得比化石燃料和核能更具竞争力和更便宜,投资和购买这些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是有道理的。可再生能源的吸引力只会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而增长,成本也会下降,并为建立微电网和摆脱对传统公用事业的依赖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除了工业,州、县和市政府也将越来越多地转向可再生能源。这一趋势始于29个拥有可再生能源授权的州。目前有近100个县和城市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100%的可再生能源。 6。你认为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再翻三番还要多久? 答案更多的是政治而不是技术或经济。如今的可再生能源比核能更便宜,而且可以说比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更便宜——尽管美国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一些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迅速增加。环境和供应方面的限制可能会限制水电和生物量的增长;在过去的45年里,这些能源的增长非常缓慢,我认为短期或中期这些能源的增长不会增加一倍,更不会增加两倍。地热具有适度增长的潜力,特别是如果增强的地热系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话。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在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内,地热发电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地热发电的基数很小,因此即便是在中期,地热发电也不太可能成为主要的能源发电企业。不过,风能和太阳能确实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尤其是如果加上存储设备的话。近年来,风能的年增长率接近10%,而太阳能的年增长率常常超过25%。加起来,它们现在占美国发电量的10%,占总能源消耗的近4%。如果最近的增长率继续或增加,在未来10年内翻一番或翻两倍肯定是可能的;事实上,这种增长可能被低估了。 7所示。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关注能源消费的领导人的候选人。为什么能源独立作为一种理念存在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得到更严肃的对待? 作为尼克松(Nixon)和福特(Ford)政府期间几家联邦能源政策咨询机构的一员,我怀疑,他们对能源消费的担忧更多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出于深层次的环境价值观或对能源技术的真正理解。尼克松(Nixon)和福特(Ford)政府的本能反应是,为了应对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运,他们将煤炭和核能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尤其是在电力生产方面。后来的几届政府——尤其是里根总统、乔治·h·布什、乔治·w·布什和现在的特朗普——都认为能源独立的道路是“钻,宝贝,钻”或“先榨干美国”的道路。但对化石燃料和核能的依赖受到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广泛影响。与此同时,共和党总统及其政府普遍拒绝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也不支持促进这些领域发展的政策——通常是出于不健全的意识形态原因。在使可持续能源成为实现能源独立的可行选择方面已经取得进展的程度上,必须归功于卡特、克林顿和奥巴马政府以及企业、非营利组织、地方和州领导人。因此,这种模式通常是向前走两步,向后走一步或多步,净进展非常有限。 ——文章发布于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