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内含子对酵母生长的调节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1
  •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针对内含子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长的调节作用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xcised linear introns regulate growth in yeast”的文章。通过对已知内含子进行删除,研究内含子缺失对酵母生长的影响,为真核单细胞生物内含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新视角。  

    内含子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非编码RNA,它在新生mRNA中被剪接去除以产生功能性蛋白质,但其生物学功能至今仍未被阐释清楚。  

    研究人员对酿酒酵母的34个内含子进行了删除,发现虽然线性RNA在饱和生长条件或其他应激条件下进行积累,但在对数期生长期中迅速降解,从而长期抑制生长信号TORC1。这些内含子的删除对饱和生长条件下的酵母是不利的,并且在TORC1抑制剂雷帕霉素作用下,酵母生长速率异常升高。回补相应的天然或人工内含子可以有效抑制雷帕霉素导致的异常作用。此外,内含子的稳定与剪接体的组分相关,较近的套索分支点和3‘端剪接位点间距是内含子稳定的必要条件。该研究揭示了内含子在酿酒酵母TOR生长信号传导网络内的作用及剪接体内含子的生物学功能。(摘译自Nature, Published: 16 January 2019)

相关报告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将水变成冰”的新细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9-24
    • 纯水在低至-40oF温度下依然保持液态,只有在某些细菌和真菌以及灰尘和植物花粉的“冰核”中才能在较高温度下冷冻成固态。冰核有助于让水分子彼此结合,生长成为冰晶。“冰晶化是水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物理过程,因为它有助于云中水滴的形成,”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植物病理学、生理学和杂草科学教授Boris Vinatzer说,“找到能形成冰核的新分子将有助于加深这个重要过程的理解。” 尽管科学家们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细菌可以成核,但此后发现的所有细菌的成核机制都相同,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蛋白质,即冰核成核活性(INA)蛋白。其中,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P. syringae)被用于滑雪胜地造雪。 赖氨酸芽孢杆菌属细菌(Lysinibacillus)是研究小组发现的是第一个不编码已知INA蛋白的冰核细菌,它可以将一个非蛋白质大分子分泌到其生存环境中。Vinatzer和他的同事们震惊地观察到这个大分子能抵抗长达一个小时的煮沸,而P. syringae 的INA蛋白质在加热几秒钟后就失活了。 为得到这株细菌,该小组经过15个月的取样,在弗吉尼亚州布莱斯堡附近的三个不同地点收集了23个不同风暴的雨水样本,并对超过33000个细菌菌落进行冰核成核测试。除了Lysinibacillus细菌,研究人员还对发现了其他数百个已知冰核成核机制的细菌。因此科学家有希望在这些细菌的遗传多样性方面获取新的发现。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鉴定这个分子。论文作者David G. Schmale III教授 说:“一旦鉴定完成,该分子可以应用于制雪甚至改变天气。”但是,若要达到应用水平,必须生产出上千克的分子。 该研究由NSF资助,成果目前已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学报(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ISME)上发表。 (刘雪雁 编译)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ismej/journal/vaop/ncurrent/full/ismej2017124a.html?foxtrotcallback=true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抑制午睡的基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19-05-22
    • 5月10日,美国罗格斯大学先进生物技术和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对果蝇进行检测的研究中发现了“昼醒”基因,当温度变冷时,“白昼醒来”基因就会激活,这就抑制了苍蝇午睡的需要。基因机制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其他类型的基因表达策略。对于人类来说,短时间小睡有助于记忆和学习,但白天睡眠过多会导致糖尿病、帕金森症和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