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欧洲钢铁制造商达成合作 加速全球化布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6
  • 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下,比亚迪(349.270, 5.89, 1.72%)(002594)坚定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

    6月25日晚,比亚迪官宣,当地时间6月24日,比亚迪与欧洲知名钢铁制造商奥钢联集团(voestalpine)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合作协议,voestalpine将为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供应钢材。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与voestalpine首席执行官Herbert Eibensteiner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协议内容包括钢片和钢板供应,voestalpine也成为比亚迪匈牙利塞格德工厂首批供应合作伙伴之一。

    李柯表示:“比亚迪始终坚信,我们既要国际化,也要本地化,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业务远不止汽车销售。我们希望,未来五年内本地消费者将比亚迪视为一家欧洲制造商,而匈牙利工厂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我很高兴比亚迪与voestalpine合作,这是一家拥有悠久创新历史、致力于脱碳和可持续减排的公司。”

    比亚迪方面表示,本次合作标志着比亚迪本地化战略进程的重要一步。比亚迪长期致力于与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本地供应商合作,实现在欧洲生产汽车、服务欧洲市场的目标。

    据了解,2022年9月以来,比亚迪加速拓展欧洲业务。今年5月,比亚迪官宣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设立新的欧洲总部及研发中心。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在欧洲的销售网点预计超过1000家。

    在今年6月6日举行的比亚迪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未来三年,出海与高端化是公司未来核心战略,“正如2020年国内市场进入爆发期一样,目前比亚迪海外市场也逐步进入爆发期”。

    “出海今年数据会很好,会实现逐月提升,这些从全球各地汽车注册量都可以查到,另外国外汽车价格也比较稳定。”王传福说。

    据比亚迪年报,2024年比亚迪汽车全球销量达469万辆,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427.2万辆,同比增长41.2%;国外市场销量为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其中欧洲市场全年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187%。截至2024年年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高端化,王传福表示,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步必须打赢的硬仗,比亚迪准备在欧洲上市腾势。“海外某些地方的高端化甚至比国内发展更快,尤其在东南亚等地,包括澳大利亚等,股东去旅行都逐步看到更多比亚迪的车。”他说。

    王传福还明确指出,比亚迪已经意识到,并且找到了高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后续将集中火力打赢高端化之战。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shortnews/47819.html
相关报告
  • 《需求疲软、审批过慢,能源危机下欧洲风能制造商陷困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31
    • 能源危机背景下,欧洲各国争先恐后地增加国内的可再生能源供应,然而,欧洲不少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却陷入财务困境。 西门子歌美飒全球公共事务主管科尔塔扎尔 (Jon Lezamiz Cortázar)近期表示,风力涡轮机制造商通用电气陆上风电部门和西门子歌美飒最近几周都宣布裁员,而欧洲制造商“都在财务上陷入困境”。 此前,全球最大风电整机制造商维斯塔斯(Vestas)一直传出裁员消息。今年3月,在宣布关闭3个欧洲工厂后,维斯塔斯再次宣布裁员至少275人,岗位全部在欧洲。 除了竞争外,科尔塔扎尔说:“在已经捉襟见肘的风能产业供应链中,一切都变得更加昂贵。” 按照欧盟对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希望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从32%提高到45%。除了供应链因素外,欧洲各国政府对风电项目的审批流程过慢也在影响该行业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本土风电新增项目不足,影响风电企业的订单需求,进而影响现金流。 头部欧洲风电企业大调整 西门子歌美飒2022财年第三季度营收状况不佳,收入24.36亿欧元,同比下降10%,净亏损4.46亿欧元。为恢复盈利,该企业决定裁员2900人,岗位都在欧洲。西门子歌美飒表示,能源、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涨,风机关键部件缺货以及港口拥堵和物流延误等都导致营收下降。 维斯塔斯此前也在财报中强调了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营收下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据行业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9月至今,维斯塔斯已经在全球裁撤了近2000个岗位。 同时,通用电气公司的陆上风电部门员工也被纳入了重组和调整业务规模计划的一部分,以应对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和供应链延迟等问题。据悉,通用电气陆上风电部门20%的员工将受影响。 通用电气向媒体证实了其正在“精简”陆上风电业务以应对市场现实的消息,但没有直接评论任何裁员消息。陆上风电是通用电气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业务。截至2021年底,该业务在全球共雇佣了38000 名员工。然而,由于通货膨胀和供应链压力,该部门一直在与原材料成本上涨作斗争。 美国一直是通用电气最赚钱的陆上风电市场,但是去年可再生电力生产税收抵免到期后的政策不确定性打击了客户需求,导致该部门今年的收入下降。 去年,通用电气陆上风电部门为公司的工业销售额贡献了15%,如今营收下降也影响了公司整体可再生能源业务的表现。通货膨胀、钢铁和铜等关键材料成本的上涨推高了涡轮机的制造成本。但客户提前数年锁定的较长交货时间和涡轮机价格使制造商难以转嫁更高的成本。 风电行业还在努力解决供应链延迟问题,分析师表示,这使风电制造公司面临不得不向客户支付所谓的“违约金”或与项目延误相关的赔偿金风险。 风电获批速度过慢 维斯塔斯全球营销和公共事务主管迪霍姆(Morten Dyrholm)表示,目前的情况相当于“供应链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他表示:“如果有足够多的项目可以进行,供应链的状况会好得多”,但它们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批准。 迪霍姆的“吐槽”是业界众所周知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在能源危机中,欧洲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期望和部署,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欧洲能源专家都表示,能源危机将是一次加速欧洲进行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契机;另一方面,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风电项目,批准速度非常缓慢。 此前,欧洲多国领导人在波罗的海能源峰会上签署“马林堡宣言”,同意加强能源安全和海上风电合作,计划在2030年将由其掌控的波罗的海地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2.8吉瓦提高至19.6吉瓦(1吉瓦等于100万千瓦)。 此次峰会的与会国包括丹麦、瑞典、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德国。会上签署的“马林堡宣言”还规划从位于波罗的海的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铺设一条连接德国、长约470公里的电缆,以便在需要时输电。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马林堡宣言”的达成将助力欧洲加速绿色转型,摆脱能源依赖。 然而在现实中,全球风能委员会的测算显示,今年全球新增装风机容量可能从约101吉瓦下调至94~95吉瓦。这意味着,自去年以来,这一领域几乎没有增长,2021年显然已成为了海上风电安装的高峰年。 能源咨询机构Ember的数据也显示,在对欧洲18个国家的陆上风电项目分析后,这些项目平均获得许可的时间都超过了两年,有些获批时间甚至达到十年之久。 Ember的研究认为,如以当前的部署速度推算,在欧盟成员国中,仅有芬兰、克罗地亚、立陶宛和瑞典可以实现所需的新增风能装机量。同时,在对欧盟风能产业至关重要的几个国家之中,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在2026年的风电装机量将持平或下降。 吴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风电项目可以投产,企业可以尽快回笼资金,而这将使企业有能力去投资大型化风机,以实现降本,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 《欧盟钢铁制造商批评保障措施审查提案》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0-07-07
    • 欧盟钢铁制造商批评保障措施审查提案。发布于2020年6月9日消息来源:Kallanish欧盟钢铁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已经写信给欧盟委员会,对欧盟委员会准备的拟议保障措施审查表示失望。在欧洲钢铁制造商协会(Eurofer)发表的信中,钢铁制造商再次要求大幅削减保障性关税配额,以应对与Covid-19相关的钢铁需求下滑。他们在信中写道:“自3月份Covid-19流感爆发以来,钢铁需求已经下降了50%。“我们的钢铁行业不得不大幅减产以适应这些变化的环境,40%的欧盟钢铁工人下岗或不得不兼职。与此同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并没有停歇:它们继续或正在恢复钢铁生产和储备。廉价钢材供应涌入市场的迫在眉睫的风险将阻碍我们的复苏和欧洲战略产业之一的生存。按照目前的情况,这项要求没有列入欧盟委员会的审查提案。然而,它对该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限制从主要进口国进一步进口某些关键产品。欧洲外汇储备委员会的信一开始就指出,由于欧盟委员会的审查提议,欧洲钢铁工业的生存面临风险。Kalanish指出,过去五年,欧洲钢铁制造商多次提出限制进口的要求,也出现了类似的主题。上个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审查保障措施的建议,但这些措施仍需获得批准才能从7月初起生效。尽管欧元区外汇管理局希望对提案的进一步修改能够得到实施,但它表示:“这场危机需要一次认真的审查,考虑到当今世界的现状。正在审查的钢铁防护措施是为前科维德时代创建的。现在它需要适应后科维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