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将在深圳校区新建集成电路学院》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3-19
  • 据宝安日报报道,中山大学近日发布了《中山大学关于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等的通知》。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新建集成电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商学院、理学院6个学院。

    目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建设10个学院,今年暑假将全部搬迁进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建设项目也将在今年底全部建成交付使用。

    据了解,中山大学早于1995年就开办了微电子学本科专业方向,发展至今已建立起较为完成的微电子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建设第三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中山大学获准筹备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2015年,中山大学成立了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2019年,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成立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旨在培养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高级人才,致力于国家急需的自主产权的高性能芯片的研究。

相关报告
  • 《中山大学等高校拟获批设立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25
    • 广东省教育厅将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院系布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集中各方优势,将基地打造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高地,为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据悉,本次获批的6所高校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以及珠海科技学院。 当前,在国产化浪潮趋势下,国内众多高校相继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以缓解人才紧缺问题,包括此次获批设立人才培养基地的中山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其余获批的4所高校虽暂未成立,但也通过微电子学院或相关学科专业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021年2月,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主要服务国家对高性能通用集成电路和高端专用芯片的重大需求,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市的微电子产业。 集成电路学院将聚焦制造工艺、装备、材料、设计工具、封装测试及产业应用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学院主要围绕集成电路领域构建新工科学科体系,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培养世界一流的设计和制造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电子学院)正式成立于2021年10月,旨在通过校内外集成电路优势教学与科研资源,打造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兴学院,培养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人才。 据官网介绍,集成电路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为落实《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东强芯工程》等政策精神的重大举措,已经先后与华为、全志科技、粤芯半导体、工信部电子五所等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产教协同育人,共同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复合型创新人才。 未来,集成电路学院将以广东省集成电路“卡脖子”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体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EDA)、集成电路制备技术、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封装与可靠性等方向,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与华为、粤芯等共建联合培养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首批建设学院,也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 微电子学院学院致力于与华为、中兴、广州粤芯半导体、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国内龙头企业和研究所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在集成电路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并积极推进技术转化,实现“学研产用”的深度融合。同时,实行学企双导师制,加强理论与应用的综合能力培养,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计划。 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整机”的专业全链条。目前正聚焦宽带通信芯片、计算和人工智能芯片、低功耗物联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芯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柔性电子、新型量子器件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芯片研制,以及在通信、雷达、物联网、人工智能、医学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系统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与中兴微、Arm中国等共建实验室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学院建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微纳工艺研发平台和IC设计与测试平台,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微纳系统与集成四大研究方向展开科学研究。 未来,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对包括深圳、香港、澳门在内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据悉,学院不仅与大湾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还与行业知名集成电路企业如中兴微、Arm中国、国微集团、紫光同创、国电科技等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联培研究生,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等。 深圳大学:为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深圳大学主要通过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据介绍,深圳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是2006年国家首批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 依托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系统学科和电路与系统学科领域领先的学术团队和科研条件,主要开展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两个方向的工程技术研究,致力于广泛的产学研互动合作,为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珠海科技学院: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数量排全省第三 珠海科技学院是此次唯一一所获批立项设立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民办高校。该基地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负责运行,依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培养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 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相关数据,珠海科技学院拥有2个集成电路A+专业,11个与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从数量来看,珠海科技学院在全省高校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数量排名中位居第三。 珠海科技学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将聚合多个学科专业优势,培养面向集成电路“三业”的应用型人才,加强设计类、拓展封测类和制造类人才培养;外引内培,开放共享,丰富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院多维协同的育人体系。 基地将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发挥珠海-澳门集成电路领域优势特色,培养软硬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集成电路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江西岸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解读 将规划IC设计产业园》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设计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8-31
    • 8月22日,2019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在深圳举办。在峰会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对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行了解读。 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深圳市IC产业结构特点非常明显——设计业为主。钟海表示,2018年深圳IC设计业销售收入731.8亿元、占比达90.1%,在全国IC设计产业中占比29.05%,已连续7年位于全国第一。此外,深圳IC设计业近年来仍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最近5年平均增长率在25%以上,最近三年增长率更是接近了30%。 钟海进一步介绍称,2018年深圳设计企业数量166家,其中一家企业(海思)销售收入超百亿、四家企业超十亿,在全国设计十强企业中深圳企业占据三席,分别取得第一、第六、第七,IC设计从业人员达到23255人,同比增长31%,专利申请数达3704件、同比增长46.3%。 在钟海看来,深圳IC设计产业拥有以下特点:IC设计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专利数量持续增长;IC设计水平持续提升,最小特征线宽达到7纳米;龙头IC设计企业优势明显,资源向大企业集中;整机和互联网等应用企业向产业的底层延伸,涉足IC研发;深圳市场活跃,5G、人工智能、智能驾驶、IoT等新兴领域浮现。 不过,相对于强大的设计业,2018年深圳IC封测业的规模与2017年持平,在高端的封测业有待加强,IC制造业方面则还是略显单薄。钟海指出,深圳IC产业链存在设计强、制造封装弱的短板,上下游协作成本高,高端制造和封装环节缺失,对设计产业发展也产生影响。 纵观2019年上半年,钟海表示我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同比下降,进口金额继续保持缩减态势,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在此大环境下,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总体平稳增长,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企业业务业态受影响、部分企业业绩下滑;此外,今年上半年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特点——产业链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深圳整机厂商芯片来源多样化。 近两年来,深圳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继成立了深圳第三大半导体创新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国家“核高基”EDA重大专项落户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获批列入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广东省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亦在深圳正式挂牌。 钟海表示,未来深圳IC基地将打造“多区、多分园、连锁服务”的服务模式,大力支持和服务深圳IC企业做大做强,为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政策供给、人才引领、源头创新、强链补链、投资环境等支持措施与服务体系。 如在空间保障方面,深圳在留仙洞规划面积达约10万平米的IC设计产业园,实现产业聚集发展;实施多区多园战略,在深圳各区建设IC专业园,扩充产业空间。 在政策方面,深圳今年发布了《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和《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产业链方面,钟海表示深圳将支持设计业进一步发展,支持特色先进制造和封装产业在深圳落地发展,和设计业的协同促进作用。 这次峰会上,共建集成电路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国家深圳IC基地坪山园和基地分平台、共建国家深圳IC基地福田园和国家“芯火”深圳平台三个平台成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