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和核壳结构Au NR @ SiO2 @ TiO2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协同效应》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9-04
  • 掺入SiO2 @ TiO2双壳(AuNR @ SiO2 @ TiO2)的石墨烯和Au纳米棒(AuNR)被掺入以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形成新型复合光阳极。系统地研究了光阳极和DSSC的性能。这些复合DSSCs的短路电流密度(J sc)和功率转换效率(PCE)大大提高,并揭示了石墨烯,AuNRs和SiO2 @ TiO2双壳的影响。在石墨烯与AuNR @ SiO2 @ TiO2共掺杂的DSSC中,获得了最大J sc为16.26 mA cm-2,PCE为8.08%的最佳性能,显着高于传统DSSC与纯TiO2光电阳极37.7。 %和32.9%。 J sc和PCE的这些显着增强归因于石墨烯的协同效应,AuNRs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以及外部SiO 2 @TiO2双壳,这导致比表面积和染料吸附增加,增加光吸收,降低的电荷转移电阻R 2和电子重组,从而增加DSSC的J sc和PCE。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3日

相关报告
  • 《Piper Ornatum和Piper Betle是TiO2和Sn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有机染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15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模拟了天然光合作用的原理,因为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制造成本低。在本报告中,我们使用了Piper ornatum (PO)和Piper betle (PB)作为增敏剂来制造低成本DSSCs。我们比较了两种增敏剂与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锡(SnO2)半导体的光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SnO2中,与标准TiO2相比较,PO和PB染料在SnO2中具有较高的短路电流(Jsc),即使在SnO2器件上也受到了开环电压(Voc)的限制。综上所述,从结果来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带隙半导体来实现更高的电子注入,这是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的策略之一。
  • 《基于表面TiO2改性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4-16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已经被更系统地研究多年。各种光阳极材料的创新设计为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η)铺平了道路。纳米TiO2的制备和表面改性等新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对改善DSSCs的η具有积极作用。低成本的TiO2由于其强吸附能力,不具有抗光腐蚀性,良好的耐酸碱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成为有前途的光阳极材料。激发的染料分子将电子转移到TiO2的导带,然后通过TiO2衬底转移到外部电路。光电子的产生,转移和输出与TiO2,染料/ TiO2界面和电解质/ TiO2界面有关。其中,电子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染料/ TiO2界面上的I3-捕获电子和电解质/ TiO2界面。因此,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用于改性TiO2表面以减少过程中电子的损失,从而改善DSSC的η。本文综述了纳米TiO2的制备及表面改性,对改善DSSCs的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根据基于TiO2光电阳极的DSSCs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常用的TiO2改性方法,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DSSC的影响。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