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和核壳结构Au NR @ SiO2 @ TiO2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协同效应》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9-04
  • 掺入SiO2 @ TiO2双壳(AuNR @ SiO2 @ TiO2)的石墨烯和Au纳米棒(AuNR)被掺入以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形成新型复合光阳极。系统地研究了光阳极和DSSC的性能。这些复合DSSCs的短路电流密度(J sc)和功率转换效率(PCE)大大提高,并揭示了石墨烯,AuNRs和SiO2 @ TiO2双壳的影响。在石墨烯与AuNR @ SiO2 @ TiO2共掺杂的DSSC中,获得了最大J sc为16.26 mA cm-2,PCE为8.08%的最佳性能,显着高于传统DSSC与纯TiO2光电阳极37.7。 %和32.9%。 J sc和PCE的这些显着增强归因于石墨烯的协同效应,AuNRs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以及外部SiO 2 @TiO2双壳,这导致比表面积和染料吸附增加,增加光吸收,降低的电荷转移电阻R 2和电子重组,从而增加DSSC的J sc和PCE。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3日

相关报告
  • 《Piper Ornatum和Piper Betle是TiO2和Sn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有机染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15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模拟了天然光合作用的原理,因为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制造成本低。在本报告中,我们使用了Piper ornatum (PO)和Piper betle (PB)作为增敏剂来制造低成本DSSCs。我们比较了两种增敏剂与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锡(SnO2)半导体的光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SnO2中,与标准TiO2相比较,PO和PB染料在SnO2中具有较高的短路电流(Jsc),即使在SnO2器件上也受到了开环电压(Voc)的限制。综上所述,从结果来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带隙半导体来实现更高的电子注入,这是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的策略之一。
  • 《剪切去叶石墨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1-21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效率一直受到TiO2光阳极中固有的缓慢电荷传输的限制。trap-limited扩散的指控在半导体阻止光电阳极厚度大于15?µm,从而限制DSSC的潜力。特别是随着最近的研究逐渐远离需要更厚的光阳极的碘基电解质。较厚的光阳极意味着更高的潜在效率,因为更好的光收集,而不诉诸散射或反射层捕捉光与薄的光阳极。在其他研究中,石墨烯以rGO的形式被添加到TiO2光阳极中,但在更高浓度下,其电子重组增加。在这项研究中,shear-exfoliated石墨烯被成功纳入二氧化钛纳米纤维通过电纺的生产纤维直径52 - 73?纳米光电阳极,石墨烯在上卷形成纳米纤维内部消除边缘效应的二维石墨烯片导致电子复合。纳米纤维基光电阳极的电子扩散长度明显延长,对复合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电子扩散系数较高。因此,厚最佳光电阳极,23?µm,可以获得与设备效率测量为8.9%,高于22%,如果没有石墨烯与最优厚度13?µm。石墨烯对N719染料的载色密度也无干扰。我们首次证明,电纺TiO2/石墨烯纳米纤维是实现更厚、更高效DSSCs的潜在起点。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