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NPs)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技术中,并作为几种新型疗法的载体。NPs在体内的分布研究表明,NPs可以通过生物屏障运输,并集中在特定的组织中。本文报道了在两室微流体装置中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和SH‐SY5Y细胞中,聚苯乙烯NPs的转运行为和最终目的地。在这两种细胞类型,-聚苯乙烯NPs(PS(−))小于100纳米的轴突,进行轴突逆行运输、somata和积累。NP转运的检测揭示了不同的转运机制,具体取决于溶酶体的细胞类型、颗粒电荷和颗粒内化。在皮层神经元,PS(−)内溶酶体和40 nm积极聚苯乙烯NPs接受轴突运输缓慢,而PS(−)外溶酶体进行快速轴突运输。动力蛋白在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抑制作用降低了运输速度,导致剂量依赖性减少的数量积累PS(−),这表明快轴突运输动力蛋白介导的。这些结果表明,NPs轴突逆行转运依赖于所采取的内体通路,并建立了一种筛选涉及神经元疾病的纳米颗粒治疗药物的方法。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