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25年形成10GW储能容量!争取开工1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9
  •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获悉,1月16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发挥山西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优势,将抽水蓄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主攻方向,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十四五”期间,争取开工1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推进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力争2025年形成基本与新能源装机相适应的1000万千瓦储能容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积极实施存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立足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持续加强新能源发电并网和送出工程建设,到2025年建成10座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善煤电调峰补偿政策,大幅提升煤电调峰能力,实现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合理统筹新能源发电建设和电力灵活性调节资源供给,大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完善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到2030年,电网削峰能力达到最高负荷的5%-10%。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1949.shtml
相关报告
  • 《2021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或将超过10GW》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0
    • 分析和研究机构IHS Markit公司预测,全球各地市场在2021年部署的储能系统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GW以上,其中大约一半部署在美国。尽管美国将在今年占据主导地位,而亚太地区的储能市场份额将在未来几年迅速增长,而欧洲在2021年部署量将同比增长约70%。 该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表示,这将是全球各地市场在2020年部署量的两倍以上(总装机机容量约为4.5GW)。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将持续到2023年。但IHS Markit公司清洁能源技术高级分析师George Hilton指出,美国在2023年之后的储能部署管道将会减少。 IHS Markit公司气候与可持续性总监Sam Wilkinson表示,美国2021年的储能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三倍,并更多地部署更大规模的储能系统,而越来越多的获得投资税收抵免优惠的太阳能+储能项目开始上线运营。 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可以降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税收负担,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而与太阳能发电项目配套部署的储能系统也获得投资税收抵免(ITC)。投资税收抵免(ITC)原本在2017年到期,但如今已经延长了两次,其抵免率仍保持在26%,而在2023年下降到22%,到2024年住宅太阳能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将下降到0,电网规模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将下降到10%。由美国储能协会领导的一些储能开发商呼吁提供适用于独立部署储能系统的投资税收抵免(ITC),但并没有看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采取行动。 Wilkinson表示,在投资税收抵免(ITC)的推动下,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配套部署正成为加快储能部署的“主要驱动力”。而在美国,仅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就已经有装机容量为1.3GW的储能系统与太阳能发电设施配部署。IHS Markit公司预测,全球各地与太阳能发电设施共址部署的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将达到3.8GW。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0.9GW。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去年8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美国互连队列中装机容量为102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中,约有28%的项目与储能系统配套部署。 亚太地区市场将从2025年开始快速推进,欧洲将在2021年再创新高,而新兴市场则将取得更大进展 IHS Markit公司分析师George Hilton在其公司网站的博客上表示,随着储能技术开始成为各国电网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不断出现新机遇,储能部署将在2021年开始显著增长,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脱碳工作的同时,提高电网稳定性,并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整合到电网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能源市场活动的主要动力。 正如其竞争对手研究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公司最近预测的那样,IHS Markit也预测,亚太地区的储能部署将在未来几年加快。从2025年起,中国储能市场将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到2030年,亚太地区的储能部署量将占全球市场的44%。 与此同时,Guidehouse公司最近预测,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亚太地区最早可能在2023年超越北美地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市场。另一家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公司也预测,到2025年,亚太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部署的电网侧储能系统的成本将下降约30%。Wood Mackenzie公司指出,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能力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在全球领先,并将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而在降低储能系统其他组件(包括工厂配套设备)成本方面的努力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IHS Markit公司还预测,欧洲的储能市场将在2021年显著增长,由于频率响应、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市场方面出现的新机遇,与2020年相比将增长约70%。 与此同时,IHS Markit公司气候与可持续性发展总监Sam Wilkinson表示,频率响应服务在成熟市场中变得饱和,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全球新兴市场将会看到辅助电网平衡服务应用在增长中发挥作用。将会看到包括菲律宾、意大利和北欧国家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频率响应服务推动其第一批电池储能系统的开发和部署,这些储能系统可能在2021年和2022年开通运营。 IHS Markit公司分析师预测,尽管在2020年发生了冠状病毒疫情,但仍为全球储能行业创造了机会。该公司当时预测2020年全球储能部署的装机容量将会超过5GW,而在2021年初的调查数据有所下调。无论如何,全球未来的储能部署仍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 《电池储能这么火,抽水蓄能表示不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28
    • 摘要:如果电池储能技术成本能够低于抽水蓄能,就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运用。 5月22日,在水电与未来能源系统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铭山表示,目前中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刚性需求没有变,但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环境约束。 林铭山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抽水蓄能运行机组容量为2919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1.7%。目前中国在运抽水蓄能电站27座,分布在18个省,在建31座,分布在17个省市。按目前开发建设的速度,预计到2020和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比重将升至1.8%和3%。当前清洁能源迅猛发展,与电力系统的需求比,抽水蓄能电站总体规模仍然偏低。 但他也表示,由于抽水蓄能技术电站一般位于偏远山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因素多。这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抽水蓄能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已有百年历史。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可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等多种辅助服务。根据《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三五”新开工抽水蓄能应达到6000万千瓦。 国际水电协会执行长Richard Taylor在会上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53GW。 来自德国福伊特水电控股集团的代表对比了抽水蓄能电站和电池储能的成本,他采用德国阿尔道夫抽水蓄能电站和Wemag电池储能电站的实际数据进行测算。 德国阿尔道夫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400MW,设计寿命100年,每四十年需要更换发电设备,造价16亿欧元。Wemag储能电站项目规模为5MW/5MWH(可扩展至6MW/6MWH),电站使用25600节锰酸锂电芯,由三星SDI提供,在温度为17摄氏度情况下电芯寿命为20年,项目造价为670万欧元。 这位代表表示,在同等规模下,电池储能的投资成本比抽水蓄能电站贵5到8倍。考虑到电池寿命有限,两者的成本差异实际上更大。 而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电池储能的碳足迹(也就是碳的消耗量)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两倍,前者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原料环节,后者主要来自建造环节。 但是电池储能占地更少,同等条件下,电池储能只需用到抽水蓄能电站70%的土地。 近年来,电池储能技术不断发展,并开始在电力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应用。林铭山表示,不同储能技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存在客观差异,这决定了其功能定位的不同。电力领域需要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不同的储能资源。 另有电网企业有关人士此前告诉eo,近年来,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成本呈上升趋势,但电池储能成本一路下降,如果电池储能技术成本能够低于抽水蓄能,就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运用。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现货市场已经逐渐走近,在电力辅助市场建设方面,如何利用市场化手段来促进电池储能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是摆在市场设计者面前现实的问题,其重要性会越来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