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25年形成10GW储能容量!争取开工1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9
  •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获悉,1月16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发挥山西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优势,将抽水蓄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主攻方向,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十四五”期间,争取开工1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推进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力争2025年形成基本与新能源装机相适应的1000万千瓦储能容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积极实施存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立足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持续加强新能源发电并网和送出工程建设,到2025年建成10座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善煤电调峰补偿政策,大幅提升煤电调峰能力,实现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合理统筹新能源发电建设和电力灵活性调节资源供给,大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完善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到2030年,电网削峰能力达到最高负荷的5%-10%。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1949.shtml
相关报告
  • 《2021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或将超过10GW》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0
    • 分析和研究机构IHS Markit公司预测,全球各地市场在2021年部署的储能系统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GW以上,其中大约一半部署在美国。尽管美国将在今年占据主导地位,而亚太地区的储能市场份额将在未来几年迅速增长,而欧洲在2021年部署量将同比增长约70%。 该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表示,这将是全球各地市场在2020年部署量的两倍以上(总装机机容量约为4.5GW)。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将持续到2023年。但IHS Markit公司清洁能源技术高级分析师George Hilton指出,美国在2023年之后的储能部署管道将会减少。 IHS Markit公司气候与可持续性总监Sam Wilkinson表示,美国2021年的储能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三倍,并更多地部署更大规模的储能系统,而越来越多的获得投资税收抵免优惠的太阳能+储能项目开始上线运营。 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可以降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税收负担,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而与太阳能发电项目配套部署的储能系统也获得投资税收抵免(ITC)。投资税收抵免(ITC)原本在2017年到期,但如今已经延长了两次,其抵免率仍保持在26%,而在2023年下降到22%,到2024年住宅太阳能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将下降到0,电网规模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将下降到10%。由美国储能协会领导的一些储能开发商呼吁提供适用于独立部署储能系统的投资税收抵免(ITC),但并没有看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采取行动。 Wilkinson表示,在投资税收抵免(ITC)的推动下,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配套部署正成为加快储能部署的“主要驱动力”。而在美国,仅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就已经有装机容量为1.3GW的储能系统与太阳能发电设施配部署。IHS Markit公司预测,全球各地与太阳能发电设施共址部署的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将达到3.8GW。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0.9GW。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去年8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美国互连队列中装机容量为102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中,约有28%的项目与储能系统配套部署。 亚太地区市场将从2025年开始快速推进,欧洲将在2021年再创新高,而新兴市场则将取得更大进展 IHS Markit公司分析师George Hilton在其公司网站的博客上表示,随着储能技术开始成为各国电网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不断出现新机遇,储能部署将在2021年开始显著增长,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脱碳工作的同时,提高电网稳定性,并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整合到电网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能源市场活动的主要动力。 正如其竞争对手研究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公司最近预测的那样,IHS Markit也预测,亚太地区的储能部署将在未来几年加快。从2025年起,中国储能市场将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到2030年,亚太地区的储能部署量将占全球市场的44%。 与此同时,Guidehouse公司最近预测,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亚太地区最早可能在2023年超越北美地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市场。另一家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公司也预测,到2025年,亚太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部署的电网侧储能系统的成本将下降约30%。Wood Mackenzie公司指出,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能力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在全球领先,并将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而在降低储能系统其他组件(包括工厂配套设备)成本方面的努力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IHS Markit公司还预测,欧洲的储能市场将在2021年显著增长,由于频率响应、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市场方面出现的新机遇,与2020年相比将增长约70%。 与此同时,IHS Markit公司气候与可持续性发展总监Sam Wilkinson表示,频率响应服务在成熟市场中变得饱和,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全球新兴市场将会看到辅助电网平衡服务应用在增长中发挥作用。将会看到包括菲律宾、意大利和北欧国家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频率响应服务推动其第一批电池储能系统的开发和部署,这些储能系统可能在2021年和2022年开通运营。 IHS Markit公司分析师预测,尽管在2020年发生了冠状病毒疫情,但仍为全球储能行业创造了机会。该公司当时预测2020年全球储能部署的装机容量将会超过5GW,而在2021年初的调查数据有所下调。无论如何,全球未来的储能部署仍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 《抽水蓄能迎来跨越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载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的署名文章《坚决扛牢电网责任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文章提出:“(国家电网)力争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蓄电站装机由目前263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电化学储能由300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 电能难以储存,在众多储能模式中,抽水蓄能电站被誉为超级“充电宝”——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剩余电能从下水库抽水至上水库,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水从上水库通过管道直冲而下,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放电”。 抽水蓄能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最安全、最具大规模开发潜力的储能技术,对于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低碳转型压力不断增加,我国全力以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抽水蓄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政策支持利好产业发展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面对1.2亿千瓦这样高的装机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关负责人在当月召开的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从设计、施工到相关装备制造,我国都有足够的产业能力支撑起庞大的新增装机需求。 招商证券认为,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预计抽水蓄能这一细分储能品种的建设进度可能会超过预期。 中信建投证券测算,“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约600万千瓦,“十五五”将进一步提升至1200万千瓦。从过往数据来看,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也仅为200万千瓦左右。按平均每千瓦0.5万元投资规模计算,“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新增投资规模将分别达到200亿元和500亿元左右。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看来,《规划》中提及的“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改造”也非常重要。“由常规水电站改造的混合式抽水蓄能往往运行成本比较低,服务新能源消纳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势明显,应该得到重视。” 抽水蓄能项目多点开花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抽水蓄能的工程项目也不断落地。开年以来,抽水蓄能项目签约、开工消息不断:1月30日,投资逾86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核准批复;2月10日,总投资70亿元、120万千瓦的晓峰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武汉签约,落户湖北夷陵;2月10日,国投电力公司与山西省河津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开发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2月14日,总装机140万千瓦的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在湖北罗田举行……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已有超过1亿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超过2470万千瓦,成为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的主力军。 当前,抽水蓄能成为两大电网公司“十四五”时期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我国已投运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网新源和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的南网调峰调频公司占据主要份额。 2021年10月,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在南方五省区抽水蓄能建设动员会上宣布,公司将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未来10年建成投产2100万千瓦抽水蓄能,同时开工建设1500万千瓦“十六五”期间计划投产的抽水蓄能,总投资约2000亿元,可以满足2030年南方五省区约2.5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 积极描绘宏伟蓝图的同时,两大电网公司对旗下的抽水蓄能资产进行了重组。2021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将持有的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51.54%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旗下抽水蓄能资产做了整合。重组后,国网新源集团公司将成为国家电网抽水蓄能业务的平台公司。 2月15日,主营水力发电的云南文山电力发布公告称,拟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根据此前公告,文山电力将成为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 “抽水蓄能是目前全球公认最成熟、最可靠、最清洁、最经济的储能手段,同时还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必要的转动惯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与现有其他调峰、储能措施相比,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水电总院总工程师彭才德指出。 “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的最优方式,显然是建设抽水蓄能或者电化学储能。不过从技术层面看,目前电网中最经济、最有效的储能方式,还是抽水蓄能。这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共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笔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