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极冰盖的融化率对海洋温度的变化高度敏感》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0-29
  • 根据本周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南极西部冰架的融化速度会随着深海温度的变化而加快或减慢,而且变化幅度远比之前认为的要大。

    科学家在研究作为南极西部冰盖(WAIS)组成部分的阿蒙森海海水温度时发现,在16年的观察中,海洋经历了一个变暖和降温的循环。他们首次表明,虽然在温暖期冰盖的质量损失增加,但在冷位相时会变得稳定,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减少。作者还展示了将这一周期与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联系起来的证据。这些发现对于更好地预测冰川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2000~2016年的八个南极夏季期,来自英国、美国和韩国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观测了Dotson冰架附近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变化。相对温暖的阿蒙森海(~0.5-1°C)的温度波动引起的更大融冰变化发生在深海温度较低(~-2°C)的南极海岸线部分。

    第一作者阿德里安•詹金斯教授说:“我们选取了一个海洋的整个冷-暖-冷循环,观察到Dotson冰架的融化速率先急剧上升然后回落。在未来,了解极端海水温度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无论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了冰川对极端气候的响应速度有多快。”

    尽管作者现在已经证明了冰架融化在短期内可能有很大差异,考虑到当地冰盖外流的变化,最近的一篇自然报纸报道说,WAIS的整体趋势目前仍然是冰损失。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共同作者Pierre Dutrieux教授说:“我们对冰盖——海洋相互作用的理解在过去十年中发展很是迅速。看似不可移动的冰巨人实际上是非常动态的系统,能够对海洋和大气的广泛空间和时间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观测站(LDEO)的共同作者斯坦雅各布斯说:“这项工作证实了冰盖对深海温度敏感的理论。如果我们要缩小未来WAIS的海平面贡献不确定性,那么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这些温度变化的更深入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207-4
相关报告
  • 《西南极洲冰盖融化速度快于先前观测结果》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0-10
    • 2019年9月3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恢复的模拟雷达记录中的南极冰盖多年代观测》(Multidecadal Observations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from Restored Analog Radar Records)的文章,通过对比历史和现代雷达探测数据来观察南极冰盖过去40多年的变化,指出西南极洲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的融化速度快于先前观测结果。 ? 机载雷达探测可以测量极地冰盖内部和下方的状况。在南极洲,大多数数字雷达探测只有过去20年的数据,这限制了人们理解冰盖长期变化的控制过程的能力。因此,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将过去40多年在南极洲收集的模拟雷达数据与现代记录相结合,以量化南极冰盖的多年代际变化。 ? 研究人员将1971—1979年最初记录在35mm光学胶片上航线里程超过40万km的雷达数据进行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过程中提高分辨率,以识别和调查冰盖下方及内部的水文、地质和地形特征。数字化数据与现代雷达测量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1978—2009年,西南极洲思韦茨冰川东部的冰架变薄了10%~33%。这一融化速度比之前的估计更快,这表明该冰架可能比预期更早地崩塌。 ?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冰盖下面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以前只能在现代数据中观测到,包括冰层内部过去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灰层和冰盖下面流水侵蚀冰架底部的通道。 摘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8期,刘燕飞 编译.
  • 《英美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导致南极冰盖融化的证据》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0-10
    • 2019年8月12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题为《南极西部冰川损失受内部气候变率和人为强迫的影响》(West Antarctic Ice Loss Influencedby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的文章,指出英美研究团队发现了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对南极冰层的大量融化负有责任。该研究提供了证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与南极西部冰盖融化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的首个证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南极洲冰川损失大幅增加,并且还在继续。科学家已经知道该损失是由海洋驱动的融化造成的,并且该地区风的变化导致了关键冰川附近相对温暖和凉爽的海洋环境之间的转变。但迄今尚不清楚风的变化如何导致冰川损失。因此,英国南极调查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1920年以来西南极洲附近海洋的风受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了风的长期变化,从而使温暖的海洋环境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陆风从20世纪20年代的平均东风转变到现今的平均纬向风。剧烈的内部气候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有关)与这种强迫趋势叠加在一起。气候模式预测显示,到2100年,未来强的温室气体强迫会产生持续的平均西风,这表明海洋温度异常将进一步增强。而在温室气体浓度稳定的情况下,未来风的变化将很小。 摘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7期,刘燕飞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