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监管无力 龙头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严重》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7-11
  • 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进驻 黑龙江 省开展督察“回头看”,并统筹实施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专项督察。督察发现,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到位,环境污染和风险突出。

    一、肇东市龙头企业污染严重

    江西正邦集团是一家以养猪为主的大型农牧企业。近年来,根据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的政策,在肇东、青冈、巴彦、富裕等县市启动了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根据群众举报,6月10日,督察组对该企业在肇东市建设的两家年产10万头的生猪养殖场进行了检查。

    一是养殖场环境脏乱差。现场检查发现,大量猪粪在场地内随意堆存,周边沟渠臭气熏天,蝇虫成群。两家养殖场 污水处理设施 均处于停运状态,高浓度废水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污水暂存池内,但9个暂存池有5个防渗膜已多处破损,废水渗入地下。

    二是污染防治设施失效。按照环评要求,养殖场采用水泡粪工艺,每天产生粪便约30吨,尿液加冲洗水380吨,粪尿通过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约3.8吨,外运周边农户作为有机肥使用。但长期以来,企业污染防治措施名存实亡。2018年5月,肇东市环保局对该企业检查时发现,污水处理厂从2018年2月起擅自停止运行;污水暂存池防渗膜破损严重,并向周边草原偷排大量高浓度废水,废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3700mg/L。当地虽对企业进行了处罚,但直至督察进驻时,企业超标排污仍然进行。

    二、望奎县示范项目成为摆设

    绥化市望奎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产值占据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畜禽粪污问题,2013年5月,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要求当地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中心项目。下沉督察期间,督察组对望奎县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进行了现场检查。

    一是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被弃置。督察发现,粪污处理中心厂区内近8米高的沼气发生器没有一丝畜禽粪便的影子,沼液沼渣储存车间亦是空空如也,显然已停运多时。据调阅资料,该处理中心仅在2014年9月进行过试生产,随后以当地冬季气温过低为由,从2015年8月起停运至今。

    二是畜禽粪污严重污染环境。距离畜禽粪污处理中心不足500米处,数百吨猪粪堆满了路边狭长的土沟,混杂着猪尿的灰黑色污水连绵50余米,苍蝇遍地、恶臭四散,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三是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成为摆设。为了粪污处理中心项目建设,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450万元,省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140万元,县级配套310万元。如今,粪污处理中心落满灰尘,近千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打了水漂”。

    三、哈尔滨有关区县监管不力

    这次“回头看”进驻伊始,督察组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反映养殖污染问题严重。

    督察组对有关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巴彦县兴隆镇宝成养殖有限公司存在严重污染问题。该公司于2011年建成,年存栏生猪近千头,未建设任何污染防治设施,场区大量粪污直接渗坑排放,养殖场内臭气熏天,环境十分恶劣。

    督察认为,近年来,“南猪北养”渐成趋势,国内大型畜牧业企业相继布局东北地区。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执法监管缺位,导致畜禽粪便随意堆存、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大量存在,人民群众意见极大。对此,督察组要求黑龙江省有关地区应未雨绸缪,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畜禽养殖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
  • 《宁夏大气污染执法严查排污企业》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7-11-17
    • 1月14日,自治区环保厅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通报:为期两周的环境执法攻坚行动发现,五市及宁东地区210家企业存在各类环境违法问题400个。指挥部函告五市及宁东地区环保部门,要求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查办,及时化解环境风险,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达到处罚一批、约谈一批、限产一批、停产一批、移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震慑一批的执法效果。 根据通报,210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主要涉及超标排放、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其中,石嘴山市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数量和环境违法问题数量最多,78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问题198个;银川市56家企业共有环境违法问题94个;吴忠市34家企业共有环境违法问题55个;固原市12家企业共有环境违法问题13个;中卫市17家企业共有环境违法问题25个;宁东基地13家企业共有环境违法问题15个。 按照自治区《大气污染集中执法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各地环保、公安等部门将开展集中执法、联合执法等,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违法企业列出问题清单,严格执行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法规制度。自治区环保厅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将对移交给各地的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情况开展督察,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着力解决恶臭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 《空气重污染 企业仍超排》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6-11-06
    •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持续静稳天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6日起,区域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转为有利,污染带自东北向西南消散。 环境保护部已派出8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并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核查。针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较为突出的问题,环境保护部还组成3个工作组,会同北京市环保局,重点针对重型柴油车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尾气超标排放、柴油车尿素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现场督查发现,河北省迁安市政府对企业提出的应急减排措施不合理,在启动应急响应后,部分企业未采取任何实际减排行动;对企业应急响应措施督导力度不够,检查内容流于形式,无法促进企业实际减排。迁安宝利源炼焦有限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污染物减排,无法达到河北省应急预案要求的减排比例,企业内部无应急响应流程记录。 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出现3次空气重污染。环保部督查发现,部分高架源企业仍在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措施未落实,个别“土小”企业群环境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