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芒河(比利时)鮈鱼(鮈属鱼类)中微塑料污染》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11-30
  • 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并成为一种重大的环境危害。尺寸较小的塑料,即微塑料(<5?mm),被认为在水环境中是无处不在的,然而迄今为止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的关注很少,而且未有大量研究。本研究通过记录比利时佛兰德地区15条河流中17个地点的鱼消化系统中出现的微塑料,旨在提高人们对淡水系统中微塑料的认识。为提高研究间的可比性和鉴定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更加标准化方式并与保守的方法相结合,以研究证实微塑料微粒的存在。在四条河流中发现了含有微塑料的鱼。然而,取样地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研究的78个鮈鱼(鮈属鱼类)样本中,9%的鱼摄取了至少一种微塑料制品,看上去似乎受到的污染是有限的。显微镜和光谱分析显示,微塑料来自不同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除了被鉴定为微塑料的八个物质外,还确定了七种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尽管仍需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但这项初步研究表明了几条佛兰芒河中的鮈鱼已被微塑料污染。

相关报告
  • 《青藏高原河流中的微塑料污染》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7-03
    • 青藏高原,也被成为世界第三极,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然而,这些河流中的微塑料污染水平还鲜为人知。本研究从五条河流中选取了六个采样点收集了地表水和沉积物样本。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不锈钢铲分别收集地表水和沉积物样本。地表水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83到967个/ m3,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50到195个/ m3。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小的、纤维状的、透明的微塑料。使用微拉曼光谱法鉴定出五种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微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 (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已受到微塑料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来自于人类活动密集的发达地区,还到来自于偏远地区,这一点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 《中国上海郊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和中塑料污染研究》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08-01
    • 微塑料是新出现的污染物,已在水环境中广泛检测到。然而,人们对土壤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对上海郊区的二十块菜地农田土壤中的微塑料和中塑料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每个调研地点,从浅层土层(0-3cm)和深层土壤(3-6cm)分别收集三份土壤样品。通过密度萃取、30%浓度双氧水消解和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到了微塑料(尺寸为20?μm - 5?mm)和中塑料(尺寸为5?mm - 2?cm)。浅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每公斤土壤78.00±12.91个和每公斤土壤62.50±12.97个。而在浅层和深层土壤中,发现中塑料丰度为每公斤土壤6.75±1.51个和每公斤土壤3.25±1.04个。在这些微(中)塑料中,在浅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尺寸小于1?mm的达到48.79%和59.81%。微塑料的主要形态类型包括纤维、颗粒和薄膜,大部分是黑色或者透明的颜色。并且,我们发现浅层土壤较深层土壤含有更高浓度和更大尺寸的微(中)塑料。此外,绝大多数微(中)塑料是聚丙烯(50.51%)和聚乙烯(43.43%)。本研究揭示了典型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存在和特征。它为陆地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