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芒河(比利时)鮈鱼(鮈属鱼类)中微塑料污染》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11-30
  • 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并成为一种重大的环境危害。尺寸较小的塑料,即微塑料(<5?mm),被认为在水环境中是无处不在的,然而迄今为止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的关注很少,而且未有大量研究。本研究通过记录比利时佛兰德地区15条河流中17个地点的鱼消化系统中出现的微塑料,旨在提高人们对淡水系统中微塑料的认识。为提高研究间的可比性和鉴定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更加标准化方式并与保守的方法相结合,以研究证实微塑料微粒的存在。在四条河流中发现了含有微塑料的鱼。然而,取样地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研究的78个鮈鱼(鮈属鱼类)样本中,9%的鱼摄取了至少一种微塑料制品,看上去似乎受到的污染是有限的。显微镜和光谱分析显示,微塑料来自不同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除了被鉴定为微塑料的八个物质外,还确定了七种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尽管仍需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但这项初步研究表明了几条佛兰芒河中的鮈鱼已被微塑料污染。

相关报告
  • 《青藏高原河流中的微塑料污染》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7-03
    • 青藏高原,也被成为世界第三极,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然而,这些河流中的微塑料污染水平还鲜为人知。本研究从五条河流中选取了六个采样点收集了地表水和沉积物样本。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不锈钢铲分别收集地表水和沉积物样本。地表水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83到967个/ m3,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50到195个/ m3。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小的、纤维状的、透明的微塑料。使用微拉曼光谱法鉴定出五种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微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 (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已受到微塑料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来自于人类活动密集的发达地区,还到来自于偏远地区,这一点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 《海水与淡水微藻胞外聚合物作为微塑料污染生物解决方案的对比研究》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6-03
    • 微藻排放出的胞外聚合物(EPS)具有与微塑料颗粒结合形成异质聚合物的潜力。本研究将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的两种淡水微藻(片状微囊藻和栅藻)和两种海水微藻(四片藻和粘球藻)暴露于不同的微塑料中,并研究微塑料颗粒的类型、大小和密度对产生胞外聚合物(EPS)和形成异质聚合物潜力的影响。大多数被微塑料污染的微藻在培养物中显示出细胞丰度下降(最高下降达到42%)。结果表明,形成的聚合物由微藻类和胞外聚合物(EPS)(同质聚合物)或者由微藻类、胞外聚合物(EPS)和微塑料(异质聚合物)组成。异质聚合物依赖胞外聚合物(EPS)的大小和产量,具有物种特异性。片状微囊藻和栅藻表现出较少的胞外聚合物(EPS)、较高的分解倾向,因此聚集微塑料的能力较低。四片藻对低密度和高密度的微塑料均展示出较高的聚集能力,部分受到微塑料尺寸的影响。粘球藻具有出色的胞外聚合物(EPS)产量并展示出卓越的微塑料聚合能力(微塑料颗粒黏附在粘球藻表面以及结合到胞外聚合物中)。研究结果强调了微藻类产生胞外聚合物(EPS)和絮凝微塑料的潜力,有助于微藻类的垂直分布和随之而来的沉积。因此,这项工作表明了微藻作为水溶性微塑料生物解决方案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