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脉冲为调谐拓扑材料开辟了道路》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08
  • 美国能源部艾姆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控制三维拓扑绝缘体表面电导率的方法。

    三维拓扑绝缘体是一种新兴的材料,由于表面具有独特的导电状态,不会产生后向散射,内部大部分是正常的绝缘体,因而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在加强和有选择地控制其表面的高频传输时,不增加块体材料的散射,这仍然是一个挑战。

    通过利用超短的中红外和太赫兹脉冲(不超过一万亿分之一秒),艾姆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能够成功地分离和控制铋硒(Bi2Se3)3D绝缘体的表面特性。该方法实质上提供了一种新的“调谐旋钮”,用于控制这类材料中的表面电导率。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可以发展为一种表达和操作这些材料的标准方法,并且有望改造它们以适应新的量子技术的应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ameslab.gov/news/news-releases/laser-pulses-light-the-way-tuning-topological-materials-spintronics-and-quantum
相关报告
  • 《用激光改变材料性质》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10
    • 研究人员使用先进光源(ALS)证明可以用激光重复改变材料中的耦合电子和磁性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束擦除和重写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数据存储材料中的信息是可能的。 许多半导体器件使用电流控制和操作编码信息实现信息存储。然而,这种方法已经达到热稳定特征尺寸的物理极限,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下一代材料和工艺,来生产更小、更快、更强大的器件。可以按照理论规格进行逐层设计的材料为解决以上问题开辟了道路。多铁性是一种可以将材料设计成由外场控制的特殊性质,但很少有研究探索利用激光调谐这类材料中的电磁排列。 铁酸铋(BiFeO3)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室温多铁性材料。在薄膜中,铁酸铋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极化(铁电性),与材料的反铁磁有序共存并与之强耦合。此外,当受到面内压缩应变时,铁酸铋经历了从四方相(T-BFO)到菱形相(R-BFO)的晶体对称性转变。这种位移导致功能性质的调制,包括导电性、压电性和折射率。在特定的条件下,铁酸铋的“混合相”样品可能处于四方相(T-BFO)和菱形相(R-BFO)相之间的转变边缘。 在用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获得的混合相铁酸铋的图像中,这些相呈现为暗区[菱形相(R-BFO)]和亮区[四方相(T-BFO)]。用532纳米绿光激光照射样品后,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图像显示了清晰的相位重分布。拉曼光谱证实了激光局部加热是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并且用相场仿真准确地模拟了结果。 为了探测激光照射下铁酸铋的铁电和反铁磁有序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在先进光源(ALS)束线11.0.1上使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开展研究。高亮度、软X射线束线可以在铁L边的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之间直接切换,使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线和圆二向色性绘制特定区域的铁电和反铁磁顺序。测量结果表明,激光调谐铁酸铋的畴结构可以同时控制相关的铁电性、反铁磁性和剩余磁化强度。 只要移动激光光斑,畴结构就可以重复擦除和重写。移动光斑照射后的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图像显示了从纯四方相(T-BFO)到混合相再到纯四方相(T-BFO)的演变过程。该研究证明了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激光对多铁性材料的非挥发性、确定性和局域控制。这种控制同时影响功能性质,如铁电性和反铁磁性,并可以以热辅助磁记录。它不仅是在复杂材料中裁剪铁磁有序的有效方法,还有助于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数据存储设备等技术在微电子领域应用。
  •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CoFe2O4和正方相BiFeO3纳米复合材料的磁电。》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1-16
    • 研究了磁电异质结构中BiFeO3 (BFO)和CoFe2O4 (CFO)的正方相(T-phase)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沉积了(001)LaAlO3单晶底物。在30分钟的退火后,首席财务官的顶层显示了一种t相似的结构,与BFO形成了一种类似平台的形态。磁滞回线在强制场中表现出了CFO层的强厚度效应,特别是沿面外方向。磁力显微镜图像显示,t阶段CFO平台包含多个磁畴,可以通过应用尖端偏压进行调谐。利用形状、应变和交换耦合效应来解释观测结果。 ——文章发布于2018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