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能源要闻:隆基绿能将首次在美国建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6
  •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为您精选国内外能源讯息。欢迎读者朋友在文末“写留言”处,与我们互动、交流、探讨

    政策法规

    1、四部门:进一步增强煤炭铁水联运服务和保障能力

    3月14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的《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加快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进一步推动以主要港口为节点的中欧班列、过境运输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展。发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联运主通道作用,推动联运装备自动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增强煤炭铁水联运服务和保障能力。

    2、北京:储能电站不得使用梯次电池

    3月1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十四五”中后期新型储能电站拟建项目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本次征集新型储能拟建项目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DB11/T 1893—2021)等相关要求,不得使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重点支持安全度较高的技术路线。

    3、江西宜春: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3月14日,江西宜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宜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80万千瓦,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探索虚拟电厂建设,优化灵活性负荷控制,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到2030年,全市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企业动态

    1、隆基绿能将首次在美国建厂

    近日,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打算与隆基绿能合作,在俄亥俄州建设一处5GW光伏组件工厂。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美国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厂,将同时支持850个工作岗位,施工设计划于4月开始,预计2023年底开始运营。

    2、一大型煤电集团IPO成功过会

    3月13日,陕能股份顺利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8次会议审核。据悉,陕能股份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煤炭生产和销售。

    3、丰田使用新设备制氢在福岛工厂开展测试

    3月14日,丰田利用Mirai技术开发新的PEM电解槽设备在福岛县田村市的电装工厂进行实证试验。装置宽约5.8米,高约2.8米,对水进行电解,每小时可制造约8公斤氢气。该装置约9成利用丰田燃料电池车 “MIRAI” 搭载的燃料电池零部件,实现了低成本和小型化。

    行业要闻

    1、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

    2、我国首款双源智能重卡下线

    3月14日,由中国中车研发的我国首款双源智能重卡在山西大同成功下线,这是我国重卡汽车在公路及矿山系统实现电气化运输的示范项目。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3、山东:2025年风光储达87GW

     

    3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发文,提出到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57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设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抽水蓄能电站在运在建装机达到800万千瓦。

    国际头条

    1、欧佩克:全球原油需求预测日均下调2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3月14日在月度石油报告中称,由于季节性需求低迷,全球石油市场可能在下个季度出现小幅供应过剩,并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日均下调20万桶。

    2、2022年欧盟天然气支出达2080亿欧元

    欧洲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在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上的支出达到20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342亿元),为2021年的3.3倍。

    3、拜登政府终于批准80亿美元北极圈石油项目

    当地时间3月13日,拜登政府批准了代号“柳树(Willow)”的这一在美国政治光谱中富有争议的阿拉斯加州石油开采项目,该项目预计耗资80亿美元,投产后日产量可达18万桶,占美国当前产量的1.6%。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891.shtml
相关报告
  • 《10月25日能源要闻:官方解读二十大报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5
    • 今日能源热点 政策法规 1、官方解读二十大报告 10月24日,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六部委: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 10月25日,《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在节能环保方面,文件提出,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领域。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3、《“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监测机制的通知,发布《规划》任务榜单,按照“揭榜挂帅”、自愿申报的原则,广泛征集《规划》任务实施依托项目及能源领域其他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建立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实施监测项目库。 行业要闻 1、1-9月全国风力发电量4871亿千瓦时!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风力发电量为4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1-9月份风力发电量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9月份太阳能发电量为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1-9月份太阳能发电量为17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 2、新疆首个重要用户电力“智慧大脑”上线 10月24日,经过半年运行测试,由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重要用户用电信息监视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新疆首个具有多维感知、故障预警、全面监测的智能系统。 3、中国“智”造新能源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 10月20日,装载着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汽车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马拉后到达德国汉堡,预计运输时效15天。此次成都中欧班列助推新能源汽车出口,满足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和欧洲增长的市场需求。 企业动态 1、东方电气钻机创造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 10月21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宏华制造的3000HP人工岛快速移运丛式井钻机在Upper Zakum区域的四个人工岛之一Umm Al Anbar创造了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该水平井长50,000英尺(15240米),较2017年俄罗斯最大石油出口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创下的世界纪录约长800英尺(244米)。 2、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换人 10月23日,中核集团官微发布关于杨明栋等职务任免的通知:杨明栋任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免去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免去王秋林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3、厦钨新能拟1亿设立氢能公司 10月18日,厦钨新能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厦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氢能公司”),并以其自有及自筹资金1.6457亿元以非公开协议受让方式收购厦门钨业持有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 国际头条 1、智利参议院通过储能部署法案 近日,智利参议院日前通过了一项重大立法,该法案将鼓励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EV)技术的部署。该法案寻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通过部署储能系统来解决电网拥塞问题,目前电网拥塞意味着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被丢弃。 2、对欧供气价格太高 马克龙批美搞“双标” 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向美国“开火”,指责美国在出售天然气上搞“双重标准”。法国总统 马克龙:北美在经济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增加其自身吸引力的选择,这一点我尊重,但是这构成了双重标准。美国的能源价格比其他地方低很多,因为美国是能源生产国,而他们的液化天然气的售价在欧洲是美国的三到四倍,而且他们对某些行业的政府补贴甚至达到了80%,而这在我们这里是禁止的,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双重标准。 3、欧洲2023年气价电价或将再创新高 俄罗斯卫星社10月24日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留存的燃料储备能够度过这个冬天,但2023年将再次面临天然气和电力出现创纪录价格的风险。
  • 《6月5日能源要闻:中国首张蓝色碳票在福州颁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5
    • 政策法规 1、国家能源局: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 国家能源局6月2日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大力建设新型煤电,在减少发电量占比的同时大幅提升煤电的调节能力,夯实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 2、吉林新型储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5年达0.5GW 近期,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吉林省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提出,“十四五”末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其中,2021年全省批复的新能源项目中要求配置的储能作为第一批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总规模约20万千瓦,10万千瓦铅炭电池储能项目,10万千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第一批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补偿价格0.5元/千瓦时。 3、新疆哈密启动新能源市场化项目申报,重点推动8大类型 近日,新疆哈密市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市场化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其重点推进路径包括规模化制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油气增产扩绿、园区低碳转型、服务抽水蓄能、煤电灵活性改造、自备机组转公用、共享储能和新型储能建设。 企业动态 1、百亿营收户用光伏企业IPO上市   6月4日晚,正泰电器公布了分拆旗下从事户用光伏业务的子公司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预案。据悉,正泰安能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37亿元,净利润17亿元。分拆完成后,正泰电器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正泰安能的控制权,直接和间接持有正泰安能64.13%股份。 2、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投产 6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泰州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电CCUS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氧化碳年捕集量达50万吨,可实现100%消纳。 3、南方电网新上任一位副总经理 据南方电网报消息,5月30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到南方电网公司调研。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代表公司作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参加调研座谈会。贺晓柏为南方电网新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行业要闻 1、中国首张蓝色碳票在福州颁发 6月3日,全国首张由海渔部门备案、碳汇交易部门确认的“蓝色碳票”在福州开出。据悉,这张蓝色碳票涉及约171.8公顷蓝色海域,折算成碳减排量27456吨。 2、武南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江西段)开始放线 6月2日,江西进贤县三阳集乡的鄱阳湖畔,武汉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开始进行跨越湖区导线展放作业,这是该工程全线首个进行导线展放作业的区段。 3、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近日,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在经受了8级大风、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环境的考验后,连续稳定运行了超过240小时。 国际头条 1、美军盗运叙利亚石油出境 当地时间6月3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称,当天美国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使用45辆油罐车,将其在叙利亚东北部盗采的石油,通过马哈茂迪非法过境点运送至伊拉克北部地区。 2、俄气公司将对“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开展计划内年度维护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地时间6月2日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5日至12日对“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开展计划内年度维护,在此期间将暂停通过管道的两条管线输送天然气。 3、日本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新产生核污染水减少,今年排海目标不变 近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新产生的核污染水数量逐渐减少。2022年,该核电站平均每日产生约90吨核污染水,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最低的核污染水排放水平。日本东电表示,今年夏天开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目标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