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能源要闻:隆基绿能将首次在美国建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6
  •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为您精选国内外能源讯息。欢迎读者朋友在文末“写留言”处,与我们互动、交流、探讨

    政策法规

    1、四部门:进一步增强煤炭铁水联运服务和保障能力

    3月14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的《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加快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进一步推动以主要港口为节点的中欧班列、过境运输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展。发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联运主通道作用,推动联运装备自动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增强煤炭铁水联运服务和保障能力。

    2、北京:储能电站不得使用梯次电池

    3月1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十四五”中后期新型储能电站拟建项目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本次征集新型储能拟建项目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DB11/T 1893—2021)等相关要求,不得使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重点支持安全度较高的技术路线。

    3、江西宜春: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3月14日,江西宜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宜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80万千瓦,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探索虚拟电厂建设,优化灵活性负荷控制,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到2030年,全市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企业动态

    1、隆基绿能将首次在美国建厂

    近日,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打算与隆基绿能合作,在俄亥俄州建设一处5GW光伏组件工厂。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美国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厂,将同时支持850个工作岗位,施工设计划于4月开始,预计2023年底开始运营。

    2、一大型煤电集团IPO成功过会

    3月13日,陕能股份顺利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8次会议审核。据悉,陕能股份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煤炭生产和销售。

    3、丰田使用新设备制氢在福岛工厂开展测试

    3月14日,丰田利用Mirai技术开发新的PEM电解槽设备在福岛县田村市的电装工厂进行实证试验。装置宽约5.8米,高约2.8米,对水进行电解,每小时可制造约8公斤氢气。该装置约9成利用丰田燃料电池车 “MIRAI” 搭载的燃料电池零部件,实现了低成本和小型化。

    行业要闻

    1、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

    2、我国首款双源智能重卡下线

    3月14日,由中国中车研发的我国首款双源智能重卡在山西大同成功下线,这是我国重卡汽车在公路及矿山系统实现电气化运输的示范项目。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3、山东:2025年风光储达87GW

     

    3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发文,提出到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57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设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抽水蓄能电站在运在建装机达到800万千瓦。

    国际头条

    1、欧佩克:全球原油需求预测日均下调2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3月14日在月度石油报告中称,由于季节性需求低迷,全球石油市场可能在下个季度出现小幅供应过剩,并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日均下调20万桶。

    2、2022年欧盟天然气支出达2080亿欧元

    欧洲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在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上的支出达到20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342亿元),为2021年的3.3倍。

    3、拜登政府终于批准80亿美元北极圈石油项目

    当地时间3月13日,拜登政府批准了代号“柳树(Willow)”的这一在美国政治光谱中富有争议的阿拉斯加州石油开采项目,该项目预计耗资80亿美元,投产后日产量可达18万桶,占美国当前产量的1.6%。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891.shtml
相关报告
  • 《10月25日能源要闻:官方解读二十大报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5
    • 今日能源热点 政策法规 1、官方解读二十大报告 10月24日,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六部委: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 10月25日,《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在节能环保方面,文件提出,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领域。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3、《“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监测机制的通知,发布《规划》任务榜单,按照“揭榜挂帅”、自愿申报的原则,广泛征集《规划》任务实施依托项目及能源领域其他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建立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实施监测项目库。 行业要闻 1、1-9月全国风力发电量4871亿千瓦时!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风力发电量为4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1-9月份风力发电量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9月份太阳能发电量为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1-9月份太阳能发电量为17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 2、新疆首个重要用户电力“智慧大脑”上线 10月24日,经过半年运行测试,由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重要用户用电信息监视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新疆首个具有多维感知、故障预警、全面监测的智能系统。 3、中国“智”造新能源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 10月20日,装载着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汽车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马拉后到达德国汉堡,预计运输时效15天。此次成都中欧班列助推新能源汽车出口,满足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和欧洲增长的市场需求。 企业动态 1、东方电气钻机创造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 10月21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宏华制造的3000HP人工岛快速移运丛式井钻机在Upper Zakum区域的四个人工岛之一Umm Al Anbar创造了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该水平井长50,000英尺(15240米),较2017年俄罗斯最大石油出口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创下的世界纪录约长800英尺(244米)。 2、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换人 10月23日,中核集团官微发布关于杨明栋等职务任免的通知:杨明栋任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免去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免去王秋林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3、厦钨新能拟1亿设立氢能公司 10月18日,厦钨新能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厦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氢能公司”),并以其自有及自筹资金1.6457亿元以非公开协议受让方式收购厦门钨业持有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 国际头条 1、智利参议院通过储能部署法案 近日,智利参议院日前通过了一项重大立法,该法案将鼓励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EV)技术的部署。该法案寻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通过部署储能系统来解决电网拥塞问题,目前电网拥塞意味着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被丢弃。 2、对欧供气价格太高 马克龙批美搞“双标” 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向美国“开火”,指责美国在出售天然气上搞“双重标准”。法国总统 马克龙:北美在经济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增加其自身吸引力的选择,这一点我尊重,但是这构成了双重标准。美国的能源价格比其他地方低很多,因为美国是能源生产国,而他们的液化天然气的售价在欧洲是美国的三到四倍,而且他们对某些行业的政府补贴甚至达到了80%,而这在我们这里是禁止的,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双重标准。 3、欧洲2023年气价电价或将再创新高 俄罗斯卫星社10月24日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留存的燃料储备能够度过这个冬天,但2023年将再次面临天然气和电力出现创纪录价格的风险。
  • 《研究综述:2019年3月15日》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19
    • 系统生物学研究人类出生后的身体变化,对癌症的关键见解,研究古伊比利亚半岛,等等。 欢迎来到2019年3月15日的研究综述,这是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合作者发表的最新研究的一个重复快照。 来自年轻一代的数据洪流 为了系统生物学研究出生后人体的变化,由克拉曼细胞观测站的副成员Ofer Levy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Tobias Kollmann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新生儿出生第一周的血液样本。他们优化了从不到半茶匙的血液中提取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单细胞免疫表型数据的方法。研究小组发现,在稳定的发育轨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干扰素和补体通路以及中性粒细胞相关信号。请阅读《自然通讯》、《波士顿儿童医院博客》、《向量》和《科学美国人》。 测量那些活不长也不活跃的细菌 使用传统的生长抑制试验很难筛选出杀死耐药细菌的新抗生素。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由该研究所成员James Collins、博士后Jonathan Stokes和传染病和微生物组项目的Arnaud Gutierrez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固体培养基便携式细胞杀伤(SPOCK)检测方法,使用代谢敏感染色来显示耐抗生素细菌的死亡。《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描述了这种方法,它可以阐明如何操纵细菌的代谢状态,从而使抗生素变得更有效,并有助于揭示一套治疗各种代谢状态细菌的综合目标。 为组蛋白呼吸新鲜空气 细胞对氧气水平的变化做出反应,部分原因在于氧气感应反馈回路,其中包括酶的加入或移除组蛋白上称为甲基的化学标签(这种蛋白质结构有助于控制哪些基因在什么时候是活跃的)。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的是,这些酶是直接还是间接地(通过其他的氧检测蛋白)感知氧气。博士后阿布夏克·查克拉博蒂、癌症项目的联合成员威廉·凯林和同事们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称,一种名为KDM6A的酶确实能直接感知氧气,有助于阐明氧气影响细胞发育的方式,尤其是在胚胎中(因为子宫中氧气相对较少)。 最大限度地破坏Myc Myc转录因子是许多癌症的关键因子,通常与另一种转录因子Max协同工作,激活生长和增殖基因。安吉拉·克勒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包括癌症计划的成员,化学生物学和治疗科学项目,中心疗法的发展——在细胞化学生物学报告一个叫做ki -一- 008小分子相互鼓励的副本Max绑定而不是Myc和减少肿瘤生长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这一发现为间接靶向Myc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策略。 绘制从变量到函数的路径图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在发现与特定人类特征相关的基因变异方面做得很好,但从那以后,确定“因果”变异及其工作机制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联合研究员雅各布·乌利尔施(Jacob Ulirsch)、研究生凯勒布·拉罗(Caleb Lareau)和埃里克·鲍(Erik Bao)、联合成员杰森·布恩罗斯特罗(Jason Buenrostro)和维贾伊·桑卡兰(Vijay Sankaran)及其同事将遗传精细作图(一种从统计学上解决可能的因果变异的方法)应用于16项血细胞生产指标。他们将这些结果与多种组织特异性表观基因组数据集结合,以确定数百种变异的潜在调控机制和细胞类型。在作者的推文中了解更多。 罕见卵巢癌的分子研究 大约20%的人类癌症与一组名为mSWI/SNF的蛋白质突变有关。一个由博士后Joshua Pan、ciall Kadoch和他的同事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种罕见的卵巢癌,叫做SCCOHT,绝大多数肿瘤表现为mSWI/SNF atp酶成分、SMARCA4和SMARCA2完全缺失。研究小组分析了这些成分的作用以及它们组装成的复杂“模块”,揭示了它们在基因调控中的功能以及SCCOHT致癌机制。请阅读《自然遗传学》和作者的推文。 调查古伊比利亚 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由资深副研究员戴维•赖克(David Reich)及其同事领导的一个小组报告了关于伊比利亚半岛人口历史的新见解。研究人员分析了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1600年间的403名古伊比利亚人、975名来自伊比利亚以外的古代人以及2862名现代人的基因组。最引人注目的发现表明,伊比利亚Y染色体的祖先几乎完全被来自大草原的祖先在青铜时代取代。该研究还包括关于古代狩猎采集者之间的遗传变异以及古伊比利亚人与北非和地中海人的混合的细节。阅读更多来自哈佛医学院和纽约时报的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