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干岩地热储层的热-水-力学模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1-05-31
  • 有了足够的数据和适当的建模工具,就有可能复制地热系统的真实行为。建模工具可以指导地质学家、工程师和决策者为这些系统开发最佳设计。为了探索建模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水-力耦合(THM)过程的干热岩(HDR)地热储层三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在COMSOL多物理有限元(FE)求解器中实现,通过对新墨西哥州Fenton Hill Phase I HDR系统的现场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在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后,通过两个实例分析,确定了开发过程中影响油藏动态的不同因素。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的因素是使用单一和多个平面裂缝HDR系统配置的井筒对准和布置。结果表明,井眼矫直不影响裂缝性质和油藏产能的变化。然而,井眼位置对油藏性能有显著影响。模拟分析表明,在规划、勘探、设计和开发阶段,注入/生产井筒位置的知识对油藏工程师/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产。

相关报告
  • 《热-水-机械耦合作用在断层型热干岩地热能源开采中的数值模拟》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3-12
    • 干热岩地热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深层可再生能源。然而,人工水库的建设是相当困难的。本文以西藏阳八井地热田深大倾角断裂带为天然人工储集层,提出了一套针对该断裂带模式的干热岩热提取方案。为研究断层型热干岩地热能源开采过程中温度、应力和渗流的分布,建立了三维热-水-力学耦合模型。# 1生产井的温度保持445?°C 22年手术后,它从445年开始减少?°C到不到200?°C # 2生产15年手术后。最初的垂直压力附近注入井是199?MPa,减少到193?MPa后1年,没有任何变化。井间断裂带的比流量随抽采时间呈负增长和指数增长。断层岩体的渗流阻力逐渐减小。经过22年的运行,总有效产热量为13130 MWa。 ——文章发布于2019年8月
  • 《含非均质裂缝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酸压裂的热-水-力学-化学耦合模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1-03-28
    • 酸压裂和水力压裂是提高地热井产能的两种有效方法。与水力压裂相比,由于酸化流体与储层岩石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对地热储层酸压裂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建立了碳酸盐岩地热储层酸压裂过程热-水-力-化学耦合过程的建模框架,并利用已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酸压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浓度和注入速度这两个人为控制参数对扩展面积起着重要作用,而酸蚀刻模式主要取决于储集层孔径场、储集层温度和地应力等天然参数。将该建模框架成功地应用于北京某地热井酸压裂现场试验。本文还讨论了进一步的后续研究和本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