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能低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3-14
  • 有关气候变化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它如何影响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布朗塔夫茨大学对人们选择耕作的土地面积和他们种植的作物对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研究的地区选择了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州,一个新兴的全球粮仓,2013年它供应了全球10%的大豆。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个州8年温度和降水的变异对区域农业生产的敏感性,这些历史的比较有助于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敏感性。

    研究发现,在2002至2008年气候模式的基础上,如果马托格罗索州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将会导致大豆和玉米9-13%的减产。项目首席专家埃弗里科恩认为这个结果很可怕,因为到本世纪中叶,这个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中温度将升高2度。

    但是研究员利亚·万维认为,这项研究的更广泛的影响源于农业产量的变化背后的机制。大多数研究只看到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冲击程度,即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只看到这单一变量,研究人员可能忽视了影响产量的动态过程,没有考虑农民的反映。例如,农民可能因为减产而不盈利,缩减耕作面积,也可能改变作物品种。如果天气不好,农民可能不中第二茬作物。

    卫星数据中,耕地被定义为在生长季节变绿的区域,然后变褐色,表明是收获。同一生长季节两次变绿表明是双作。可以定量化这些数据,并用这些数据分析气候、经济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上升1摄氏度,作物面积和双作面积都下降。事实上,这种下降占到了生产损失的70%,只有30%归因于作物产量。因此,理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重要。下一步的研究将看是否农业补贴或保险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震慑作用。如果可以,可以在气候变化区域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关报告
  • 《新的脆弱性评估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可能重绘中美洲农业景观》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丽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气候变化是指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臭氧层耗损、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目前中美洲适合农业发展的大多数地区都在日益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实现全球农业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无疑需要全面掌握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农业景观的影响程度,为采取适当应对措施提供一手资料。 9月28日,《气候变化》刊发了一项关于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中美洲农业景观的研究新发现,此研究由热带农业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 Centre, CATIE)克劳迪娅·博龙克尔(Claudia Bouroncle)牵头,研究小组利用作物和气候模型,评估了2050年前气候变化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等国1,000个城市可能造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中美洲的农业景观。香蕉、出口用大豆和咖啡不再适应生长环境,这一变化可能会对农民以及农村居民的生计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跨越上述4国的易旱地带称为干燥走廊(Dry Corridor)地区,该地区的城市居住着约1,000万人口,将遭受最严重的影响;在调研的所有国家中,预计玉米、木薯、旱稻和高粱会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反应,但研究人员提醒,尽管有些地区会因为气候变化更易于种植以上作物,但有些地区是森林或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等受保护地区。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别很大,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出精准回应。为了帮助农民改变种植作物,促进政策制定者将资金优先投放在帮助人们适应气候变化上,研究小组针对当地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力度、每个城市中农业群体的脆弱性、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民做出反应行动的速度等几方面,进行了目前为止学术界同类研究中最为完整的评估。 研究建议,每个区域都应考虑开展一系列的适应性活动。作物适应能力损失最大的地区,需要从农场及以上层面就适应性活动做出回应,比如:恢复退化土地、在不同地区之间重新明确土地用途、鼓励人们谋生方式多样化等。但是,项目组调查当地现行的适应性工作情况发现,多数工作范围过窄,仅仅专注于目前系统内农耕方式和技术的变化。 该项研究成果中的方法有望去粗取精后应用于世界上其它有气候变化倾向的地区。该研究的参与者之一,CATIE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科学家佩德罗·因巴赫(Pedro Imbach)指出:“利用一些大量可用的数据,就可以将我们的方法应用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来确定适合活动开展的重点地区。由此我们提出3点建议:第一,从作物产量变化方面继续细化气候变化的影响;第二,将社会、文化和自然资产因素纳入进去,使其适应能力符合当地特点;第三,关注农业景观。” (编译 梁丽)
  • 《发展适应性农业以应对气候变化,提升2050年作物产量》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徐倩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未来全球气温的继续上升,将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果不能采取应对措施,农作物将会减产。但对于西非国家的高粱种植者来说,采取新的措施尤为困难,因为该地区种子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干旱频发、降雨量难以预测。最新研究表明,种植更多的耐热型高粱品种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收益。 此研究成果《评估西非谷物体系的气候适应措施和不确定性》(Assessing climate adaptation options and uncertainties for cereal systems in West Africa)一文刊登在期刊《农业和林业气象学》(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由洛克菲勒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国际发展部(NERC/DFID)非洲未来气候研究计划以及法国斯坦福跨学科研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人员在不同气候条件中模拟农民可采用的适应性措施,并衡量其有效性,最终得出5个对种植高粱的西非农民可能更为可行的方案。 研究团队统计了过去30年(1961-1990年)的降雨和气温数据,并对未来(2031-2060年)气候做出了8种不同预测。斯坦福大学的大卫·勒贝尔(David Lobell),曾经在不同的历史、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绘制了一个新的农作物产量表,研究人员根据该表格计算出了5种管理方案对产量的影响。结论表明: 1.推迟耕种,或选择更安全的种植时间无助于产量的提高; 2.增加播种密度并多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但与气候是否变化无关; 3.改变高粱种植所需的受热时间会使作物减产; 4.在干旱时期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仅能小幅改善作物产量,而且与气候是否变化无关; 5.未来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种植在花期更加耐热的高粱品种会大大提高作物产量。 8种气候条件下,分别应用5项适应措施和不采取措施情况下,作物产量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运用可靠的农作物模型对每项措施下的作物产量进行量化,从而确定每项措施的效果,这种全新的方法在衡量各种措施的潜在影响时非常有价值。此研究还为西非地区的高粱种植提供了许多详细数据,也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接下来的挑战可能是帮助西非农民获得新的耐热品种。目前惯例是农民从每年收获的谷物中保留一部分作为种子,年复一年种植相同的品种。研究人员建议政府资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一个向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耐热高粱品种的渠道。 (编译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