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提出电网建设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05
  • 近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电网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加快建设和更新输电及配电网络,确保欧盟电力网络更高效运行,同时电网改造需适应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该计划指出,到2030年,欧盟的电力消耗预计将增加60%左右。据预测,欧盟为了实现此前设定的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供给中的占比从目前的22%提高到42.5%,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容量必须从2022年的400吉瓦增加到2030年的1000吉瓦以上。考虑到欧盟40%的配电网络已有40年以上的历史、电力跨境传输能力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1倍等因素,到2030年欧盟将需要5840亿欧元投资以实现电网现代化。

    与一些国家已经建成的智能电网相比,欧盟的电网相对落后,一些电网亟待更新升级。以比利时为例,目前家庭用电量的统计和缴费方式仍较传统,需用户自己查电表或电力公司派人上门查电表,而电价的实时变化、查表不及时等又导致产生诸多电费纠纷。比利时一家电力公司负责人费尔南德·格里菲表示,要解决频繁出现的问题,安装智能电表、升级智能电网是最好的选择。

    2023年秋季,荷兰气候与能源大臣罗布·耶滕表示,目前荷兰所有省份的电网负荷都处于饱和边缘,他敦促企业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荷兰需要将现有电网升级改造为智能电网,使其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更多电力以弥补高峰时段的缺口。

    欧盟还计划到2035年禁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机动车。但是目前欧洲普通家庭电网的容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未来,还需要在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安装更多快充充电桩,这也对电网增容提出更高要求。

    欧盟认为,通过大量投资建设和更新电力网络并使其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尤为必要,特别是需要扩大配电网络,输送通过分散方式产生的大量可再生能源。例如居民使用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的电力,可以在满足自家用电需求后,将剩余电力出售给政府。欧盟表示,对电网的投资将产生显著效益,包括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等。

    为更快筹集到数千亿欧元的投资,欧盟计划尽快启动与投资者、信贷机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电网企业的密集交流合作,以解决融资障碍。

    (本报布鲁塞尔1月4日电)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3723-1.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委员会提出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7
    • 当地时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行动计划,其中包括降低能源成本、完善能源联盟、吸引投资和更好地应对潜在能源危机的短期措施。预计到2025年总体节省450亿欧元,到2030年每年节省1300亿欧元,到2040年节省260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将向成员国提出建议,降低国家电力税,使消费者能够更轻松地转换供应商以获得更便宜的能源产品等。欧盟委员会还将在能源监管合作机构 (ACER)、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和国家监管机构的帮助下,加强对欧盟天然气市场的审查。欧盟还将与可靠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合作,寻找具有成本竞争力的额外进口产品,并通过聚集欧盟公司的需求来利用联盟的购买力。
  • 《欧盟决定斥巨资建设现代电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9
    • "稳定的供电网络是欧洲内部能源市场的重要支柱,更是实现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在不久前发布的《欧盟电网建设行动计划》中,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旗帜鲜明地指出,欧洲电力网络必须朝“更智能、更分散、更灵活”的方向迈进。为此,欧委会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5840亿欧元,致力于实现电网现代化。 欧委会此举背后折射的,是能源界对欧洲电网建设进度滞后日益加剧的担忧。分析普遍认为,欧盟当前电网规模太小、相对落后、过于集中、连接不够,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先,老化的输配电网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消耗需求。据预测,到2030年,欧盟的电力消耗将较当前水平增加约60%。而欧洲目前约40%的配电网络已使用40多年,距离初始设计寿命终结只有不到10年时间。老化电网不仅在电力传输中失去效能,更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可再生能源供需两端的增长势头对现有网络构成了考验。数百万个新增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热泵以及当地能源社区共享资源亟需电网接入,而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和氢气生产需求则要求配套更灵活和更先进的电网系统。 另外,繁冗的监管流程也令许多电力生产商叫苦不迭。《计划》注意到,在许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并网权。欧洲电力工业联盟负责人、德国意昂集团首席执行官莱昂哈德·伯恩鲍姆曾抱怨道:“作为德国最大公用事业公司,意昂的入网申请也石沉大海。” 不仅如此,欧盟内部日益增长的电力交易也对成员国间的电网互联提出了更高要求。欧洲知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当一个成员国国内发电不足时,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能源,这将增强整个欧洲的能源韧性。例如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气候期间,法国国内核电站发电量减少,转而增加从英国、西班牙、德国和比利时的电力进口,以保障国内需求。 代表39家欧洲电力企业的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联盟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7年中,欧盟跨境传输基础设施应增加一倍,到2025年应增加23吉瓦容量,在此基础上到2030年再增加64吉瓦容量。 为了应对这些迫在眉睫的挑战,欧委会在《计划》中明确了重点发力的7个关键领域,包括加速现有项目实施及新项目开发、加强长期网络规划、引入前瞻性监管框架、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精简许可审批流程和完善加强供应链等。《计划》针对上述每一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设想。 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尔斯·迪克森认为,欧委会推出该《计划》实属“明智之举”,“这表明欧委会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对电网进行大规模投资,就不可能实现能源转型”。迪克森赞赏《计划》对于电网供应链标准化的重视,“输电系统运营商需要获得明确的激励措施来采购标准化设备”。 与此同时,迪克森强调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尤其是解决申请并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排队问题。迪克森认为应该确保优先考虑那些最成熟、最具战略性和最有可能建成的项目,避免“让投机类项目把事情搞砸”。迪克森还呼吁欧洲投资银行等公共银行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反担保。 在欧盟积极推进电网现代化的背景下,各成员国应共同努力,克服挑战,推动欧洲电网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只有这样,欧洲才能迈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