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东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鱼类生物多样性增加的三十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2-03
  • 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方面之一,正对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在海洋中,过去140年的平均温度上升为1°C。海洋变温动物占据了其热耐受性的大部分潜在纬度范围,因此在其热生态位移位后,它们会向高纬度移动。这些变化在不同物种之间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这取决于它们的扩散潜力、热生态位和开发新资源的能力等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导致群落组成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对于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致的经验证据来概括北极鱼类群落的这些变化。
    诺德大学(No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对来自东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193种鱼类的20,670条标准化科学拖网进行的分析发现,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包括巴伦支海在内的一些北极地区,当地范围内的底栖鱼类物种丰富度翻了一番,并且在邻近地区以较低的速度增加,随后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和周转率增加规模。生物多样性的这些变化与海底温度的升高有关。一些北极物种的出现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有些则增加了。这与南纬物种的增加一起导致了1994年至2020年气候变化导致的北极和亚北极海洋动物群的丰富。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之上。(熊萍  编辑)

  • 原文来源: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20869120
相关报告
  • 《北冰洋正在提前变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11-30
    • 国际研究小组重建了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拉姆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通道)近代海洋变暖史。研究基于海洋微生物化学特征发现,上世纪初随着大西洋温暖咸化海水的不断流入,北冰洋开启了迅速变暖模式,这种变化早于现代仪器测量记录的变暖时间。北冰洋自1900年以来,海洋温度上升了大约2℃,海冰大面积退缩,海水盐度持续增加。这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北冰洋大西洋化的历史视角,揭示了北冰洋与北大西洋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比之前认为的要强烈得多。这种联系能够形成北极气候的变化,对北极海冰消退和全球海平面上升有重要的影响,导致极地冰盖持续融化消减。 随着气候变化,全球海洋经历持续变暖,其中海洋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北冰洋变暖最快。这是由于特殊的反馈机制,导致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多。根据卫星测量显示,北冰洋一直在稳步变暖,尤其是在过去20年间,然而卫星监测数据最多只能追溯到大约40年前。研究人员利用来自海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和生态数据,重建了过去800年来水柱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他们使用多种方法对沉积物进行精确测年,并确定了北冰洋大西洋化前后海水属性(如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在20世纪初,北冰洋温度和盐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研究发现北冰洋这种快速的大西洋化成因很有趣,与拉布拉多海致密水形成速度减缓密切相关。未来,由于格陵兰冰盖融化,极地地区的深层环流预计将进一步减少。研究结果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将进一步大西洋化,变得更加温暖。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暴露了气候模型的缺陷,因为研究模型无法重现北冰洋上世纪初的早期大西洋化,这意味着大西洋化驱动机制还未厘清。(熊萍 编译)
  • 《中新世太平洋-北大西洋表层流的限制加强了大西洋翻转环流》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9-23
    • 佛罗里达海流中有 13Sv 的水体向北运动并汇入湾流,之后成为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 (AMOC)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加勒比海向北大西洋输出暖咸水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重要 组成部分。大多数模式实验表示开通的中美洲航道(CAS)使得低盐水体从赤道太平洋在中纬 度进入大西洋,导致 AMOC 的整体减弱,因此 CAS 关闭的时间变得非常重要。但是对于 CAS 的关闭时 间尚不明确,有必要更详细地审查通过 CAS 的水质 量交换,并将这些结果与有关太平洋向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流出的海洋水体改变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中新世中晚期加勒比海(约 12.5-10 百万年)的太 平洋流动增加与 AMOC 强度的增加相一致,另外 我们也将太平洋中层流向大西洋西北部的水体与 AMOC 强度的记录进行了比较。鉴于前人将海水的 放射性 Nd 同位素广泛的用于重建水团混合和来源的变化,我们采用大洋钻探计划站点 100(6 深 度 658m)测得的沉积有孔虫覆盖层的最新 12.5 百万年的海水 Nd 记录,以及站点 1000(深度 916m)的有关海水 Nd 记录来重构中新世-上新世期间的北大西洋西部(湾流)水体来源。 通过对大洋钻探计划 1006 站位附近表层沉积物和水样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未清洁的浮游有 孔虫可靠地记录了局部底水 Nd 信号,结果显示在 11.5-9.5 百万年之间,从加勒比海到佛罗里 达海峡没有中层水体的输出,在这期间,AMOC 是有所加强的。新数据也显示中新世晚期 CAS 关闭强烈影响了加勒比海中深层水体的组成,正如 9 百万年之后放射性碎屑 Nd 的显著减少。 对一个使用放射性碎屑 Nd 的海洋-大气环流模式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当 CAS 变成 500-200m 深度 的浅滩时,大西洋成为加勒比海中层水体的主要来源。我们的新记录将这一重大变化的时间从 太平洋供应时间限制在距今 9 百万年,因此为发现晚中新世期间 CAS 关闭的主要步骤的研究 提供了支持。9 百万年之后,强的 AMOC 水体得以继续维持,主要是由于 CAS 关闭这一主要 做法以及随后进入加勒比海的低盐太平洋水体的停止。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